图1-1 提埃波罗《海神向威尼斯馈赠礼物》 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1696—1770)是18世纪期威尼斯画派代表画家。 他早期的作品色彩浓烈,强调光线与阴影的明暗对比,后期作品更多地吸收传统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形式,画面充满了明亮灿烂的色调。他的作品被认为兼具古典主义和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海神向威尼斯馈赠礼物》这幅油画是为威尼斯总督宫创作的。 作品中的威尼斯被描绘成一位女王。 这位女王手中拿着象征威尼斯王权的权杖,穿着金线编制的华丽衣服,衣服铺满画面的底部,使得整个画面洋溢着金黄的色调。 在女王身边的正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罗马名涅普顿Neptune),他的身后是象征着海洋权力的三叉戟。 海神正将号角中的财富倾倒在女王的面前,寓意着威尼斯财富在海神的保护下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威尼斯“盛”与“衰” 威尼斯发家致富的起点是海洋贸易。 【榜单】 宙斯——众神之王,掌天空 波塞冬——海洋之王,掌水域 ![]() 于是幸运的宙斯得到了天空,波塞冬掌管了水域,而哈迪斯成为冥界之王,其他神仙各有地盘,大家皆大欢喜。 我们的彪悍男神波塞冬从此成为奥林匹斯神山上的第二号主神,掌管着天空之下所有的水域,包括了湖泊和大海。 因为他的地盘主要是大海,所以大多数时候被称为海洋之王。 这位威严的海王,喜欢挥舞手中无情的三叉戟,用狂暴的巨浪与海啸释放无穷的怒气,考验着正不幸航行在海上的船只。 当宙斯要用洪水毁灭整个世界时,正是海神波塞冬助纣为虐,发动铺天盖地的海啸和四处泛滥的河水淹没和冲毁了人间的一切: (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 波塞冬也是霸气无双的震地之神,用令人战栗的力量撼动着大地,激起毁灭的地震,把一切都摧毁殆尽。波塞冬的威力是如此巨大,就连一向离群索居不问世事的冥王都差点吓得要从地府中逃走: (德·古斯塔夫·斯威布:《希腊神话和传说》) ![]() ![]() ![]() 16世纪意大利风格主义雕塑家詹博洛尼亚(Giambologna 1529-1608)创作的《海神波塞冬》(图1-2)雕像,很好地表现了海神波塞冬这位肌肉男神的彪悍形象。 詹博洛尼亚曾在罗马深造两年,其艺术风格受到米开朗基罗的影响,同时在雕刻手法上有着明显的风格主义特点,擅长使用打磨法来处理人像的肌肉,因此,我们手持三叉戟的波塞冬肌肉虬结,魁梧威严,尽显王者气象。 ![]() 图1-2 詹博洛尼亚《海神波塞冬》 ![]() ![]() ![]() 英国画家沃尔特·克莱恩(Walter Crane1845-1915,有的译为克兰)是著名的插画家,曾为一系列儿童书籍作插图。他的艺术作品继承了英国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s Brotherhood)的传统,风格古朴、注重写实、画风独特,细节刻画不遗余力。 1892年克莱恩创作的布面油画《海神之马》(图1-3),收藏于慕尼黑的新绘画陈列馆,这幅油画最突出的特点是描绘海浪和海马的线条感极为强烈,因此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感觉,使我们能充分地感受到海神如同脱缰野马一般奔腾的狂野之心。 ![]() 图1-3 沃尔特·克莱恩《海神之马》 ![]() ![]() ![]() 他们就这样把宙斯神王晾在了一边不管不顾,开会讨论三天三夜没有结果。结果各地勤王的其他神仙们很快赶到,这其中最强大的要属被宙斯的忠实粉丝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请来的百臂巨神。巨人长着五十颗脑袋、一百只手,正是当年帮助宙斯击溃了其他泰坦神的百臂巨神。这位巨无霸往宝座上一坐,瞬间就镇住了刚才还在吵吵嚷嚷的造反神仙们,连叫得最响的波塞冬也偃旗息鼓,做了缩头乌龟,还没等溜回大海就被解开锁链的宙斯抓住。 (德·古斯塔夫·斯威布:《希腊神话和传说》) 被发配到特洛伊国王拉俄墨冬(Laomedon)手下劳改的波塞冬还算比较老实。在新老板手下,他努力学习工程建筑设计理论,积极参加特洛伊城墙设计大赛。上午画完图纸,下午就跑去工地搬砖,晚上回家扒口饭又紧着给拉俄墨冬大人捶背洗脚,就为了表现好之后能减上十天半个月的刑期,顺便捞点外快回家好东山再起。结果,辛辛苦苦任劳任怨,一年到头无休无眠的波塞冬没想到自己碰上的竟是心肝脾肺肾无处不黑的老板。这位特洛伊国王是出了名的食言而肥,从接收这位奥林匹斯神山发配下来的贼配军那一刻起,就压根没打算给波塞冬工资。 (德·古斯塔夫·斯威布:《希腊神话和传说》) 气极败坏的波塞冬在上访跳楼拉横幅爬电线杆穷尽一切非暴力手段讨薪未果之后,派了一头海怪把特洛亚城蹂躏了一百遍不止,结果还是没有解决自己工资被拖欠问题。 ![]() ![]() ![]() 图1-4-桑德拉特或特罗帕《拉俄墨冬拒付阿波罗和波塞冬报酬》 《拉俄墨冬拒付阿波罗和波塞冬报酬》(图1-4)这幅油画,有人认为是德国巴洛克画家约阿希姆·冯·桑德拉特(Joachim von Sandrart 1606-1688)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意大利巴洛克画家吉罗拉莫·特罗帕(Girolamo Troppa 1637–1710)的作品。 这幅油画的画面很饱满,但一点都没有拥挤的感觉。最有戏剧性的是三个人的表情和姿势各异的手势。 最前方的拉俄墨冬一幅葛朗台的表情,一边用手遮住装金币的罐子,一边用身体挡住阿波罗和波塞冬。 阿波罗看起来很高兴,他正伸出手来等着发工资。 最后面的波塞冬也是一脸期待,手还不自觉地放进嘴里,心中肯定美滋滋地觉得自己一年辛苦没有白费。 ![]() ![]() ![]() 占据了水域的波塞冬总觉得自己的地盘不太大,不够大,简直是太小了,所以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想扩充地盘。正好陆地上还有很多人间的城市没有保护神,波塞冬削尖了脑袋想去一些城市收点保护费。拉俄墨冬是个吝啬鬼,连神的工资都敢不给,所以特洛伊城是榨不出一点油水了。他就把目光转向了欣欣向荣的一线城市雅典。 这座城市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发展前景都是收保护费的绝佳对象。波塞冬驾着海马兴冲冲地抵达雅典的海岸边,忽然看见英气勃发的雅典娜大神已经站在雅典城边上严阵以待。两位大神争执不下,于是在宙斯的建议下开始争先恐后地给雅典送礼,希望赢得雅典人民的选票。雅典娜送的是经济作物橄榄树,榨出的橄榄油,做饭炒菜保健美容功效显著,结果大受雅典人民的欢迎。波塞冬虽然下了血本,痛下决心要把自己的马送给雅典,但没想到被从来没有见过马匹的雅典人视为怪物。因为送礼的境界高下立判,雅典成为雅典娜的雅典。 ![]() 图1-5-卡罗法洛《波塞冬和雅典娜争夺雅典》 本韦努托·蒂西(Benvenuto_Tisi_da_Garofalo 1481-1559)是意大利北部城市费拉拉(Ferrara)的宗教画家、神话题材画家,费拉拉画派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受到拉斐尔等画家的影响,融合了文艺复兴和样式主义的风格。据说他在给一些作品签名的时候,喜欢画上一朵康乃馨,所以绰号叫卡罗法洛(Garofalo),就是意大利语康乃馨的意思。 油画《波塞冬和雅典娜争夺雅典》(图1-5)虽然没有发现康乃馨的痕迹,但画得很精致,色彩很鲜艳。最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构图上的对比性。 画面中的两位大神一高一矮,衣服颜色一红一蓝,他们手中拿着的武器形成了两条竖线,既是对画面的一种巧妙分割也同样形成了对比。雅典娜举起的左手形成的曲线正好罩在了远处的城邦之上,手指头又指向了波塞冬,似乎寓意着雅典娜已经在争夺雅典城的竞争中胜出。 ![]() ![]() ![]() 被劳动改造还被拖欠工资,抢地盘又惨遭失败的波塞冬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和神仙的讥讽,终于意识到自己权力的边界还是在这片蔚蓝的水域之中。只有大海才对他不离不弃,才能让他肆意发泄自己的怒火,也唯有大海才能让他归于平静。 所以,当埃涅阿斯从熊熊燃烧的特洛伊城逃出,驾船逃向意大利,天后赫拉命令风神放出十级大风时,海神波塞冬终于扬眉吐气地站了出来,霸气满满地呵斥着不识好歹的风神。当时,自以为有赫拉做靠山,风神肆无忌惮得鼓起腮帮子,在大海上使劲刮起怒不可遏的狂风,把埃涅阿斯的船队吹了个七零八落,平静的海水也被搅得天翻地覆,终于激怒了海神波塞冬。暴怒的海神狠狠地把东风和西风修理了一顿,告诉他们: (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 图1-6-鲁本斯《海神征服暴风雨》 佛兰德斯巴洛克艺术大师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有一幅油画草图《海神征服暴风雨》(图1-6)收藏于美国剑桥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表现的正是波塞冬奋起神力,平息暴风雨,拯救埃涅阿斯船队的故事。 在图中,海神波塞冬驾驶着马车从海浪中出现,他的右手指向天空中的风神,似乎正在斥退这些肆意妄为的风神们,大海的远处到处都是被吹散了的船只,搁浅的搁浅,倾覆的倾覆,正四散飘零在海面上。 ![]() ![]() ![]() ![]() 图1-7-亨德里克·凡·巴伦《海的恩赐》 亨德里克·凡·巴伦(Hendrick van Balen 1575-1632)是安特卫普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画作带有较多的装饰性。 他创作的油画《海的恩赐》(图1-7)充分展现了海神波塞冬的富有。在大海之中,海神波塞冬和他的妻子安菲特里忒坐在马车上。他们的前方是忙碌的海中仙女们,她们正络绎不绝地将大海的馈赠送到岸上,满满的餐桌和华丽的餐具呈现出节日般轻松愉快的气氛。 这幅油画的特点在于巧妙的略带弧线的对角线构图上。画面左边有两位白皙的海之仙女非常醒目,她们正举着串着海鲜的叉子吸引着我们的目光。沿着这两位海仙女视线往右移动,会看见岸边有一位小天使正在接过海仙女递过来的一只大螃蟹,这样小天使旁边穿着蓝色衣服的女侍者就映入眼帘,使得我们的视线自然延伸到餐桌上。在这样的构图下,让观者自然感受到了大海丰饶这一主题。因为安特卫普经济繁荣的原因也在于海洋贸易的蓬勃发展,所以这幅《海的恩赐》油画有着与提埃波罗的油画《海神向威尼斯馈赠礼物》一样的寓意。 ![]() 图1-8-威廉·戴斯《海神授予英国制海权》 有权有钱的波塞冬实在是偶像级的大神。这就是为什么威尼斯富可敌国,还是喜欢弄一张波塞冬送钱送物的油画作为压箱底的宝贝。无独有偶,不仅是威尼斯,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也希望这位海洋之王能够为他们带来海洋的统治霸主地位和无尽的财富。英国的艺术家为此创作了一幅可以媲美提埃波罗《海神向威尼斯馈赠礼物》的作品。 苏格兰画家威廉·戴斯(William Dyce 1806 -1864年)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创始人之一,其作品具有学院派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1847年创作的油画《海神授予英国治海权》(图1-8)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收藏于美国福布斯杂志社。 这幅油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气氛热烈。整个油画最引人注目的是穿着黄色衣服和红色裙子的少女,她的脚边站着一只狮子。狮子是英国国徽的标志,暗示这位少女象征着英国。海神波塞冬交出了手中的三叉戟,他又将自己头上戴着的王冠递给赫尔墨斯,让他送给这位少女。我们还注意到,赫尔墨斯已经将自己的双蛇杖交给了少女背后戴着小红帽的男子。这似乎寓意着英国不仅得到了海神的保护,还得到了其他诸神的护佑。在授予这些权力象征之后,波塞冬驾驶骏马离开英国的海岸,表示英国从此接管了对海洋的控制权。 ![]() 图1-9 鲁本斯《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 当然,像法国这样的大陆国家就不稀罕什么海神。在他的眼里,海神虽然强大,也只不过是人间帝王的仆从。 1610年法国亨利四世被刺杀后,他的王后玛丽·德·美第掌握了统治权。玛丽王后让鲁本斯给她画了一张《玛丽·德·美第奇抵达马赛》(图1-9)的油画。这是鲁本斯著名的二十一幅《玛丽·德·美第奇生平》组画的其中一张。玛丽王后从意大利来到法国,在女仆的簇拥之下,受到穿着鸢尾花图案斗篷的法国女神的迎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