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画的画 —————————————————— 我成为有收入的写手,并且这份收入能养活自己是这两年才有的事。一切是从微博和微信打赏开始的。但我为了这一天准备了25年左右。 不得不感谢互联网,互联网给草根制造了平等的机遇。否则,我会写一辈子免费的文章。我不可能有机会依靠自己的技能养活自己,我的兴趣不会有机会变成工作。除了感谢互联网,还要感谢那些懂得赏识并愿意支持我的人。如果没有那些有能力的人,在我成长的时候,给我经济上的支持,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动力与成熟的功底。因为一个在贫困中,为了衣食住行奔波的人,很难去坚持自己的理想。有时候为了生存,不得不终断。 虽然有很多人喜欢我的文章,但是也有很多人并不尊重我的劳动。他们觉得我是在骗钱,根本不愿意给我打赏一分钱。我相信,他们这样做,全是凭着一种感觉来判断。其实在他内心,并没有深层次地想过这个问题。
我在互联网上十多年了,对这个社会是看得比较清楚的。我知道人们愿意为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人花时间,也知道人们愿意为什么样事和人花钱。 事情我就不多说了。人们普遍喜欢消费有趣的,悲情的,惨烈的,委屈的,一眼能看出正义的,简单的,有利可图的,愉快的,甚至暴力,色情的。 人们喜欢消费什么样的人呢?这句话也可以换成说,人们愿意消费什么样人的作品呢?比如人们喜欢打赏什么样人的文章。
第一种是权威的。著名的知识份子,国内知名的,国际知名的。他愿意花高价钱消费这样的作品。因为这类作品质量高,出手厚重,有份量。打赏他们是一种稳重而又大气的消费。就像购买高档品牌。只要他有经济实力,这种消费,就会成为他的生活习惯。并且,他只消费这样的产品。
第二种是有名的。就是对专业水准没有太多需求。但他是时下流行的,许多人追捧的。比如一些网络红人。人们对于这类产品可能人们并没有太多的需求,可是他们喜欢这种“一窝疯”的乐趣。什么样的人会选择这样的产品呢?中产阶级,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完全有能力去为生活制造点轻松的乐趣。他们不愿意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愿意花多钱去跟随名人的作品。
第三种是营销账号。营销账号的特点是特点鲜明。要么特别专业,冷门。要么特别暴力,色情,要么就是一锅鲜美的鸡汤。一般是家庭妇女,或者工作稳定的工薪阶层。他们对于思想内涵要求不高,笑点也低。特别喜欢那种唯美的,或者搞怪的文字,为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情趣,或者增添一些乐趣。
第四种是正义与批判的声音。这一类人群是理性消费者。他们分辨这些作品的真正价值,有选择的打赏。实际上,对于这类人来说,打赏作者,就等于是在表达一种立场。“我支持你的观点。”有时候,对作品的认同度,决定着他打赏的金额。他认为有价值的会多赏,认为没有价值的,会少赏。这一类人的行为,无异于是在培养思想者。他们的打赏会促进社会的思想成长。 而在这几类人中间,我所能获得的只有最后一种消费者。但是这一类人群是刚刚觉醒的公民,他们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实际上,我能得到的支持也非常有限。而且,支持我的人群非常固定,都是那些公民圈的人,熟悉我的朋友。多年看我文字的读者。
为什么有钱、中产,还有工薪阶层不愿意消费我的文字呢? 1、 因为我太草根,太底层了。多年来网络的污名,导致许多人根本不愿意看我的文字。而且我的文风也不华丽,根本不是他们喜欢的类型。所以,我实际只有极少数的圈外有购买能力的粉丝。 2、 还有人对一个没有学历的人写的文章,是有偏见的。你一个初中生,写得再好,又怎么样?能好到哪里去?你这不是过骗粉丝罢了。凭你也想靠文字养活自己,太不靠谱了。你要是也能写字赚钱,那些科班生算什么?所以这一类人打赏木子美妥妥的,因为她是科班生。而我是初中生,不屑一顾。即使看了我的文章,也对我百般看不起。 3、 还有一类人认为,“叶海燕,你为什么要收钱啊?为什么你都在网上搞钱啊?”他们可能是因为喜欢我,认可我,所以期望和我之间是一种纯粹的,没有利益的平等关系。但是他们忘记了,我不是国家公务员,忘记对于我来说,写作也是一种劳动,甚至是一种生存方式。他忘记了,我比那些专业的作家,著名的公知更需要钱。因为我比他们穷。一个穷人,怎么会不需要钱呢? 有人会说,“没有钱,你去挣啊!”“看一篇文章还要钱,那我不看了!不看就没有人关注你。你没有名气,谁会花钱买你文章。我看你的文章就是帮你凑人气,你还要钱。” 那么我想说一下。我也是一个理性消费者。打赏文字,是对作者的一种支持。是先读文章,再打赏。所以,其实不是购买,不是交易,是一种自愿的赠予。 如果自己的经济能力有限,没有必要去增加自己的压力。对于那些愿意打赏的人来说,阅读了对方的文字,然后丢下赞赏是轻松愉快的一件事情。我们不要把他变成累赘。 因为我的受众群体非常有限。所以,我需要新的支持者。不能老是这么朋友来支持我,养活我。可是,前面那三条,我突破不了。这也是很多网友说,“叶海燕你怎么折腾,都是麻雀变不成凤凰”的原因。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人人都有平等机会的。可是中国的社会阶层僵化了,不仅仅是制度在强化这种阶级差距,也有思想意识上的僵化。而在民主社会,人们会尽量去减少这种差距。所以,会有一些补偿性的帮助,使得草根更容易获得一些机会。所以,有一些网友反而是经常打赏草根写手。 我知道自己专门靠卖字是有拘限的,因此才开始写画画。我想卖画。但是做为一个无名之辈,卖画也很困难。可是,艺术相对要自由一些。对于草根来说,门槛低,有发挥的空间。只要有好的作品,就会有机会。当然除了才气,也需要名气。我相信我的名气已经有了。而且,画作跟文字不一样。画作没有语言上的障碍。我可以找到欣赏我的支持者,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15岁我就开始写日记,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文字的爱好。19岁报读电大,学习汉语文学。25岁左右开始在互联网上发表文字。当时是很生涩,但一写就是十几年。其实从开始写到现在,我一直没有缺少过赞誉的声音。不同的文字,总有不同的人喜欢。可我明白自己的不足。 为了写文章,我曾经冲孩子发过无数次脾气。因为我思如泉涌时,孩子在旁边叫妈妈,总是把我的思绪打乱。我需要安静的环境才能静心写作,可是孩子总是在闹。而且,我也没有像别人那样的漂亮的书房可以工作。我每天上网的时间有限,要工作,还要做饭。常常是在非常痛苦的环境下完成写作。 我没有钱买好的电脑,经常去网吧发表文章。经常不注意保存,丢失了文字。你们看我写得很轻松,一天一篇,可那些轻松,还有一些俏皮的感悟背后是什么,其实是可以想像的。 我是一个愿意为了生存去吃苦的人。 卖画和卖字一样。一个新的起点,当然要吃新的苦。我没有好的基础,就只能靠滴水穿石一样的毅力取胜。所以我画牡丹,画荷花,都画成魔了。我决定的事情一定要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好。这是我的性格。
正是因为我知道我的支持者都是像我一样的草根居多,所以,收钱的时候我也很惭愧。唯一的办法就是我继续努力,争取让作品再精细一些,然后把我的作品再推出去,推给前面的三类人。所以希望朋友们遇到好的文字时,多多帮忙转发。
并不是说我贪图钱,而是我需要钱。父亲在家里照顾生病的母亲,我带着两个孩子在宋庄。过完暑假就要回武汉安排孩子上学。然后安心考虑一下母亲后续治疗的医药费。我不想贩卖同情,我只想卖文字,卖画。
因为我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有才华的人。所以,不愿意成为弱者去享受资源。我希望我是通过自己的实力有尊严的生存。
除了我,其实还有一些圈内的公民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最近,一个小朋友在我这里,他的字写得很好。暂时也找不到工作,我就鼓励他卖字。这也是凭自己的实力吃饭。还有一些草根写手也开始开公众号赚打赏。我觉得我们这些人的生活方式都应该得到认可与鼓励。眼下,农业消失,工业低潮,商业竞争激烈,经济低靡,很多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希望我们都努力,真实,真诚地活着,熬过这段困难的时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