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欠什么都不要欠人情,因为人情最难还。所以我们总是觉得不想麻烦别人,觉得别人对自己一点点的好都不好意思受(微信ID:f600cn)。 隔壁邻居晚上包饺子给你送了一份,你连连说,哎呀不好意思,谢谢谢谢。然后总是想着什么时候能把这个人情还了,怎么还才好,还早了显得太见外,晚了别人会觉得你不近人情。 于是一份人情成了沉甸甸的负担。 1、亲密关系痛苦的根源:不是人情,是缺乏界限感 尤其现在年轻人,出于人情账还不清的委屈,奉行“独善其身”。他们相信,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能够“自给自足”的人才是强大的。 有些年轻人宁愿请阿姨来打扫卫生,也不想妈妈插手,因为她们觉得妈妈无偿帮忙做家务之后,就有资本干涉子女的私生活,并且因为她不收钱,无论她干得好不好,都要心怀感激而不能有任何挑剔,否则就是不孝。 但实际上,中国人亲密关系痛苦的根源在于国人普遍缺乏界限感,而不在于欠人情。 就算妈妈没有为女儿做家务,她同样会去干涉她的私生活。 三姑六婆和邻居大妈同样如此,见面就问“谈恋爱了吗”,“怎么30了还不结婚”,不是因为你欠他情,而是出于没有界限感的关心。 父母的逻辑不是“我把你养这么大所以干预你是理所应当的”,而是“关心则乱”。 即使偶尔抱怨“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还不让我说你两句”,也只是表达委屈的方式。“报恩观念”是手段,不是目的。 2、“不欠人情”的对立面,是人际关系的疏离 讲求高效率的现代城市化体系,特征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疏离。 说到不欠人情,日本人可谓做到了极致。 不给人添麻烦”是日本人的第一行为准则,这句话出现在给小孩学习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抱歉,给您添麻烦了”。 就连自杀,他们都要等到财政年度结束。所以日本的自杀“旺季”一般是每年的3月底。 卧轨也要等末班车,以免耽误白天上班族签到,不能死在出租屋造成房东房子贬值;卧轨比烧炭死和去青木原树海自杀森林快捷无痛苦,而且易于被发现,不用麻烦警察找失踪人口,收尸便利。 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一切都独自承受。因为不愿意进入别人的世界,就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 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反面,是别人最好也不要给我添麻烦。你和千里之外、素未谋面的网友谈笑风生,却连楼上楼下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3、适度依赖,让亲密关系更亲密 尽管“独善其身”似乎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带来人际关系的疏离。 但来自美国的心理学家罗伯特·F·伯恩斯坦和玛丽·A·朗古兰德认为,一定程度地依赖他人、以及允许他人依赖自己,是健康的关系中不可或缺的。 适度依赖让我们自信并充分地信任他人,不恐惧暴露自己的脆弱,懂得求助,同时最终是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依然保持自己的自主性。 4、我对你好,和你又有什么关系 疏离的人不让人贴近自己,他们的人际关系是肤浅的、公式化的,总是在精神上拒人于千里之外。 同事年终抽奖抽到一支口红,自己用不上送给我,我立刻就想请他吃一顿饭还回去。 后来和好友说起来,被他严厉批评:亲密关系里,最忌讳“公平”。如果是我对你好你才对我好,那有什么好稀罕的? 换句话说,我为你付出,和你又有什么关系? 是啊,我付之以真诚,你却还我以天平仔细称量过的人情?真心没有这么廉价。 你只需注意不要成为以下这两种人: 一种是欠了别人人情后就低声下气,仿佛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另外一种就是被欠了人情之后就趾高气扬,仿佛别人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我们的文章主要是分享技术丶产品丶创业丶赚钱项目的相关故事和经历。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f600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