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深入讲解10:多峰与高控盘 上几节讲到了被称为吸筹模式的“双峰填谷”后市看涨的筹码分布观点错误,基本上双峰填谷都是在下降趋势之中发生的。双峰是机构出货形成的位置,上峰是机构出货散户套牢盘形成的密集峰,下峰是机构为了在下跌中获得一些收益,或者提高出货价格,在低位回补一些筹码造成的。而上下峰之间的震荡,被投资者认为是在吸筹,实际上是机构把下峰买入的低位筹码在上峰下沿不断卖出,通过短期操作,将高位没有出货的筹码出掉,并再次获得一些收益。下峰用一个名词形容叫做“空头回补”。当短差做完之后,即使在双峰之间形成单峰密集,也是机构出货完毕形成的。在K线走势上是围绕双峰形成顶部,趋势将会继续下跌。 而真正能够上涨的双峰填谷,大部分都不会形成填谷的单峰,而是在上峰形成单峰,甚至在下峰存留的前提下,围绕上峰形成K线底部,开始向上突破。这样的筹码密集峰叫做双峰高控盘。上峰是机构第一次建仓形成的筹码密集峰,建仓后为了获得更低廉的筹码,同时为了制造更加恐怖的市场氛围,机构主动打破上峰后,向下下跌到某一个位置。散户投资者被暴跌走势吓怕了,不断卖出止损。这样的筹码被叫做“带血的筹码”,从而形成低位筹码密集峰,与上峰相呼应。机构有了低廉的筹码之后,不会再浪费时间,在双峰之间来回震荡,形成单峰密集。只有想卖出才会在双峰之间震荡,而不想让其他投资者获得双峰之间低廉筹码,或者大部分筹码都被机构统统买入。机构就会直接将价格拉到上峰之上,在上峰之上震荡的目的是为了甩下不坚定的浮动筹码,为继续上涨扫清抛压障碍。因此上一讲讲到的驰宏锌锗双峰形成后,围绕上峰成底上涨,才是能够上涨的双峰。所以双峰填谷很难涨,上峰成底是强庄。当然现在没有人提“庄”这个概念了。因为自2000年德隆系之后,基本上没有机构敢于单独炒作一只股票坐庄了。取而代之的是基金等机构投资性质的控盘。其实做盘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原来是自产自销叫做“庄”,现在是外包合作叫做“投资”。因此在筹码上见到的形态不会有区别,就像几千年前所罗门国王就讲过,普天之下不论是过往还是未来,阳光下没有新鲜的东西。所以筹码在庄时代与现在的基金时代,不会有本质甚至是外形的区别。 双峰围绕上峰成底继续上涨,体现的是这两个峰都是机构的仓位,下峰上峰的平均成本就是机构底仓的成本。而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形成了新的筹码密集峰,按照筹码分布精讲开篇给投资者讲到的内容,只要是筹码密密集峰的位置,就是有大量筹码换手的位置。散户投资者就会认为是不是机构出货了?但是如果股价突破新的筹码密集峰继续上涨,那么新的筹码密集峰应该如何定性呢?只能说明机构除底仓之外,再次高位买入了。如此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机构的成本又高了,第二是机构筹码增加了,第三个说明机构不差钱。这样的机构他们的目标必然是长远的。在底仓双峰之上再次出现新的筹码密集峰为机构再次高位建仓的筹码密集峰,这样的筹码形态现实该股被机构高控盘。看看下图,一张是2014年到2015年我做过的三星医疗,它在上涨启动的时候是上峰成底突破的高控盘形态,在上涨过程之中出现了多个新的筹码密集峰,更加体现了该股高控盘的特征。在见顶高点的时候,最大的筹码密集峰依然是底仓的双峰区域。这样的股票除了大涨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大家看看下面上证指数的同样见顶最大的筹码密集峰已经在上面了。见顶是底仓双峰也不上移,这种筹码密集峰说明了什么?我们下节再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