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就去这些地方走走吧! 罗马凯旋门式—陶淑女子学堂 同治三年(西元1864年),英国圣公会(也译作安立间教会)在英国领事协助下,租用乌山弥陀寺部分房间创办女子小学校,通称“安立间女学堂”。光绪四年(西元1878年)夏,圣公会非法占用寺产建造西式校舍,周边居民闻讯前来交涉,遭教士辱骂,群情激愤,将建筑中的校舍拆毁,并纵火烧毁旧租房两间(此即有名的“乌石山教案”),学校停办。 时间:1903年 地点: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内 哥特式—泛船浦天主堂 教堂平面为巴西利卡式三廊式布局,十字型平面,两边弧状耳室一对,长60.20米,宽19.52米,面积1371.4平方米。厅内拱状天花,每个柱头放射出4条拱形方木,在拱顶交汇。两侧和祭坛上部窗门装有彩色花玻璃,前沿三间玻璃绘有八幅彩色圣像。 时间:1932年 地点:仓山区新民街54号 哥特式—石厝教堂 St.John's Church 石厝教堂于咸丰六年(西元1856年)由侨居福州的英国侨民集资筹建,并得到英国领事馆的帮助,于咸丰八年(西元1858年)聘请香港土木工程师T.G.Walkers设计,由本地建筑队施工,十一年(西元1861年)落成。 时间:1906年 地点:仓山区乐群路22号 哥特式—天安堂 天安堂(Church of Heavenly Peace)是美以美会在福州、也是在整个东亚建造的第二座教堂,与最早建成的茶亭街真神堂都是在咸丰六年(西元1856年)建造的,只比真神堂晚几个月,至今已经有150年的历史。该教堂位于福州仓山区天安里的山坡上,北面就是湍急的闽江。原来这里有一座寺庙天安寺。 时间:1897年 地点:仓山区天安里15号 安妮女王风—西林小筑 西林小筑是仓山典型的近代英式住宅,两层带地下室砖木结构,红砖砌筑。底层“地下室”为各种辅助用房,入口设于其上,又双合式八字形台阶登上;上为门廊,砖砌圆柱,中央椭圆拱券,左右为哥特式尖券;门廊内为厅堂,房间环绕中厅布置。 时间:1927年—1928年 地点:仓山区公园路4号 英式—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的全称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创设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总行设香港,次年3月3日开始营业,是英国设在海外的最大私营银行之一。 时间:1866年 地点:梅坞路57号“聚龙尚书院”内 英式—英国领事馆 英国驻福州领事馆于咸丰四年(西元1854年)动工,咸丰九年(西元1859年)完工,耗时五 年,建成办公楼一座,乐群楼(Foochow Club)一座,以及一些住宅等配套建筑。 时间:1844年 地点:仓山乐群路3号 东欧风格—俄国领事馆 清同治四年九月(西元1865年10月)俄国首任副领事德理到任,于次年在今公园路39号建造领事馆。本官邸为俄国驻福州领事馆的组成部分之一。2006年,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被公布为仓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1891年 地点:公园路39号(现福州外国语学校院内) 广式建筑—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的出名,更因为孙中山先生来闽时曾在此下榻。民国元年(1912年)4月20日,孙中山先生乘“联鲸”舰南下途经福州时,曾到广东会馆下榻。当日,会馆举行了欢迎大会,会馆内外张灯结彩、旗帜飘扬,一派喜庆气氛。 时间:1872年 地点:六一南路52号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美以美会外洋女布道会开始募资修建校舍,其中Mr.J.D.Payne为纪念其女儿捐款修建教学楼一座,美以美会外洋女布道会哥伦比亚河支会为纪念前任支会主席劳拉夫人(Mrs.LauraGranston)认捐修建宿舍一座。工程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2月12日奠基,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竣工启用。 时间:1914年—1925年 地点:上三路8号 鼓岭教堂 鼓岭的第一座教堂建于1919年。这座新教堂位于宜夏村后浦楼,2002年动工改扩建,2006年7月完工,为哥特式风格建筑,占地500㎡,建筑面积2630㎡,可容纳500多人。房子由青石砌成,白灰勾边,显得敦实庄严。遥想当年盛况,加德纳的家人也许都来过这里吧! 时间:1947年 地址:宜夏村后浦楼 宜夏别墅 1885年,英国领事馆馆医任尼率先在鼓岭宜夏村建起第一幢避暑别墅。1992年8月,加德纳夫人来鼓岭时,就住在宜夏别墅。别墅从正面看,有碉堡似的主楼,向两侧延伸成裙楼,远望极像古城堡。 时间:1885年 地址:鼓岭宜夏村 彭氏楼 历史上仓山区还是福州的外贸基地及航运中心,英、美、法等17个国家在仓山设立了领事馆或代办处,这些领事馆建筑成为近代仓山半社会的缩影。强权政治下,列强以各种方式强租、诱租土地,更有甚者,于光绪元年(1875年)福州官府竟强购农田350多亩供“洋人”辟为“跑马场”(即为现在的市体校田径场),还禁止国人入内,后竟给以免租。 时间:1914年 地址:上三路8号 万国公益社 万国公益社是鼓岭上颇为有名的历史建筑,被誉为福州最早的会所。石屋的墙体用青、黑、白等不同颜色的石头砌成,处处透露着波西米亚的风格。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它是福州最早的西式俱乐部,内设歌舞厅、化妆室、更衣室等,设施非常完善。 时间:1887年 地址:鼓岭 李世甲别墅 李世甲故居两侧建有石砌防风墙,石木结构、中西合璧,在鼓岭以西式建筑为主的别墅群中风格独树一帜。 时间:公元1936年 地址:梁厝柳杉王公园边 鼓岭老邮局 1902年6月16日开办的鼓岭夏季邮局,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五个夏季邮局之一。每一封从这里送出的信件都会被打上“KULIANG”(鼓岭)的邮戳。 时间:1902年 地址:鼓岭 清邮政局旧址 现为福州邮电局宿舍,位于爱国路2号。为清末福州最大的邮政机构。 地址:爱国路2号 英国领事公馆旧址 现为普通民居,位于槐英里5号、中国的著名影星胡蝶、在此住过,40年代戴笠来福州处理江秀清期间,也曾居于此地。民国初为一上海商人所购,疑为军统人员。 地址:槐英里5号 乐群楼 现为普通民居,位于乐群路8号。是中国目前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最早的洋人俱乐部。由原烟台山附近各洋人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日战争期间,为日本人占领,曾经一度沦为日本宪兵队慰安所。 地址:乐群路8号 无逸山庄 位于三一弄7-8号。曾为城工部福州市委的活动据点。 地址:三一弄7-8号 筠圃 现为普通民居,此住宅为民国海军总长陈绍宽先生以及亲友的房产。 地址:竹园里1-6号 美国领事馆旧址 现为福州卫生学校仓山校区图书馆(已废弃),位于麦园路84号。是福州地区领事馆建筑保存最完好的一栋。 时间:1854年 地址:麦园路84号 美丰洋行 美丰洋行,现为福州制药厂职工楼,位于观井路29号弄5号,是清末由美国人进入福州创办的最早洋行之一,同时,也是福建地区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洋人商行之一,早期主要经营茶叶。 地址:观井路29号弄5号 原俄国领事官邸 清同治四年九月(西元1865年10月)俄国首任副领事德理到任,于次年在今公园路39号建造领事馆。本官邸为俄国驻福州领事馆的组成部分之一。2006年,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被公布为仓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1891年 地址:公园路39号(现福州外国语学校院内) 带着这些故事,去看看这些楼吧 来自 ▏福州潮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