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态杀人狂是如何“炼”成的丨壹起读书

 木头1018 2016-07-21


图片来自网络


选自《FBI心理分析术:我在FBI的20年》

本文已取得授权


文丨罗伯特·K·雷斯勒 / 汤姆·夏希特曼

译丨马玉卿 / 王晓雪


一个人是不可能在某天突然由一个正常人变成魔鬼的,他们后来的凶残行为往往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邪恶的“种子”,而这些“杀戮的种子”,往往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


管他们叫“连环杀手”也好,还是“变态杀人狂”也好,这些杀人犯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隐藏着一些不安的因素。罗伯特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罪犯的直系家属有精神病史,约一半的罪犯父母有过犯罪记录,另外还有大约70%的罪犯和其家庭成员有酗酒和吸毒的记录。几乎所有的罪犯在童年时候都表现出精神上的一些问题,随着他们长大,这些精神问题就发展成了心理医生所说的各种异常状况,比如性功能失调、人际关系不佳等。


童年期

科学调查表明,从出生到六七岁这段时间里,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年人是他们的母亲,而孩子也是在这个阶段学习爱的能力的。罗伯特的研究显示,在此期间,这些罪犯和他们的母亲之间关系冷漠,互相排斥。这些罪犯小时候很少被母亲爱抚,他们感觉不到精神上的温暖。相对于肉体的痛苦,心灵上的创伤往往是更致命的。


他们的言行无人注意,也没有人管他们做什么,父母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让这些孩子无法知道什么是对和错,等他们长大后,这些童年的感受依然存在于内心,因而不知道什么事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或什么是不该做的。



在《新警察故事》中,吴彦祖饰演的便是一个因在童年时遭受父亲凌虐而走上复仇之路的不法之徒


罗伯特的调查研究显示,四成多的杀人犯在儿童时期曾被父母打过或者猥亵过,七成多的凶手在小时候曾亲眼目睹过性暴力的行为,甚至自己也是受害者。其中一人说:“我从14岁时就被父母玩弄和虐待!”另外一个则说:“我的继母曾试图强奸我!”还有一个人说:“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被几个人带到城里凌虐。”


孩子和家人的关系是否融洽是他长大后能否融入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在这些凶手的家里,我们只能看到不称职的父母,因此他们从小时候就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也没有特别亲近的人,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孤独寂寞地生活。


青春期

并不是所有出身于这种家庭的不幸孩子长大后都变成了冷血杀手,因为在成长过程中还有第二个关键阶段:青春期。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被“拯救”,则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可惜罗伯特访谈的凶手当中没有这种幸运儿,他们青春期的时候同样没有遇到拯救者,因此错过了自己最后的机会,最终迈上了这条有去无回的人生道路。

孩子的负面特征到了8~12岁的时候会加速变化,这时候对孩子最重要的人是父亲,但这些罪犯的父亲此时却都没有尽到责任,他们不是已经死亡,就是进了监狱,或者在离婚后离开了这个家庭。有些父亲虽然仍然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在心灵上,他们和孩子非常疏远,只是空有一个父亲的名头。


蒙特·拉尔夫·雷西尔不到19岁就犯下了强奸12名妇女并杀害其中五人的残暴罪行。他的父母在他7岁时就离婚了,离婚之前有七年时间经常在家里大吵大闹,他的哥哥因此在9岁的时候就开始吸食大麻和酗酒。蒙特9岁的时候开始表现出自己的反社会倾向,他和几个男孩一起在人行道边的墙上涂鸦,被校长抓了现行。


 
电影《沉默的羔羊》中的变态杀人狂汉尼拔


父母离婚后,虽然他和哥哥跟着母亲过,但他的母亲大部分时间都和继父待在一起,对孩子不管不问,稍有差错就会打骂。在访谈中,蒙特多次说他的继父根本不会养孩子。继父是个军人,本来在家的时间就少,继父和母亲生了孩子之后只想着照顾自己的亲生孩子,更不管他们兄弟两个死活。继父对他们唯一的照顾就是偶尔给点零花钱,但从不和两个孩子沟通。


9岁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不满全部宣泄在一个表亲身上,用继父买给他的玩具枪冲着这个表弟猛打。继父发现后把他揍了一顿,并没收了这把枪。12岁的时候,母亲又和继父离婚了,他又重新回到了弗吉尼亚州。自此之后他就开始偷盗,13岁的时候因无证驾驶被警方拘捕;14岁的时候开始偷盗女性内衣和汽车,并强奸了两名妇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的暴力犯罪与自己童年和青春期的不幸遭遇有直接联系。


另一位男性杀手很早就表现出了自己的反社会倾向。他是个早产儿,也是家里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家住在阿拉巴马州,父母很穷,常拿孩子们撒气。母亲有时候用电线插座打他,并且经常把他丢给外婆照顾而自己一走了之。孩子的外婆也是个泼妇,稍有不服从就拳打脚踢。他的两个哥哥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家长,高中毕业后就再也没回过家。哥哥们走后,他的母亲、外婆和姐姐就把他当做挡箭牌,让弱小的他对抗那个酗酒的父亲以“保护”自己。

 


电影《七宗罪》中,连环杀手约翰·杜用“七宗罪”的內容去惩罚那些他心目中的“罪人”


他上学时成绩不佳,校长在报告中称他常常“迷失于幻想”,他姐姐也这么说他。他为了一些芝麻小事公然殴打自己的母亲,比如他想要两条狗而母亲只给买了一条。后来,他又偷窃女性内衣,并偷窥姐姐洗澡。16岁的时候,他偷了一个盲人老婆婆的钱包,并企图强奸对方14岁的孙女,因而被提起公诉。同时他还涉入多起案件被警方调查,包括当地同一社区有一个骂过他的老太太后来中弹身亡的案子,当时的证据都显示他是嫌疑犯,但最后这个案子由于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多年之后,他因为其他谋杀案被再次起诉时承认了自己是杀害这个老太太的凶手)。


此案两年之后,他高中毕业,入伍从军,摆脱了母亲的监管。就在入伍仅仅一个月后,他又被指控杀害了一名年轻妇女,该罪名成立,他被判在军事监狱服刑二十年。在军事监狱服刑七年后,他获准假释出狱,交由其母亲监护。服刑期间,监狱曾派了一名心理医生为他提供帮助,但他拒绝了。


假释后他很快和一名已婚妇女结婚了,对方的子女也和他在一起生活。这些孩子后来说继父刚开始的时候表现得很正常,但没过多久就开始和新婚妻子争吵。有一次妻子说起前夫的种种不是后哭着说不如自杀了事,没想到这个丈夫竟然说自己会帮她达成心愿,说着就用枕头蒙住了妻子的脸。后来两个人也经常吵架,丈夫经常酗酒,喝醉后就对妻子大吼,威胁说如果她不赶紧滚开就砍下她的头。后来,这个妻子曾心有余悸地对人说,丈夫有一次抓着一只小兔子往一根木棍上戳,飞溅的鲜血沾了他一身。假释两年之后,他再次犯下一系列强奸和谋杀案,被害者几乎都是便利商店职员,他因第三个被害者被抓,审讯时承认了自己的其他罪行。


一般这种凶手之所以杀人,都是因为无法排解心中的孤独。这种孤独感一般产生于8~12岁之间,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孤独感是他们日后成为杀人犯的最大原因。形成这种孤独感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父爱的缺失。如果父亲不在身边,或者父亲给人的印象不好,青春期的男孩就会在同伴面前感到难堪。

 



中国也出现过众多的连环杀人犯,比如云南晋宁“少年连环失踪案”中的食人魔王张永明,图为警方从其家中拎出多个塑料袋的情景,塑料袋里为众多的人体残骸。


为什么是性犯罪?

罗伯特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强奸犯青春期的时候从手淫开始自己的性行为,他们之中有一半人承认在12~14岁的时候靠着幻想强奸异性来达到性满足,他们之中超过八成的人通过春宫图或淫秽书籍自慰,这也是他们恋物癖和窥视癖形成的原因之一。


心理受创的男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会发现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交技巧越来越差,也无法和异性建立良好的关系。杀人犯通常内心孤独,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在青春期里表现得内向、害羞,的确有些杀人犯是这样的,但也有一些人在中学时期非常善谈,有一帮男性朋友,可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十几岁的年轻人一般会常参加舞会或派对进行狂欢,甚至还有接吻比赛之类的活动,但这些孤独的未来杀手却只能靠幻想满足自己,他们以此取代正常的人际交往,时间越长心理就越扭曲,最终他们的价值观也变得越来越反社会了。


杰若米·布鲁铎斯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挟持女孩了,他总是挑选和自己同龄或小一点的女孩子下手,手持尖刀把她们挟持到农场的谷仓去,强迫她们脱光衣服并拍摄裸照,他那时候年纪还小,没有进行强奸。做完这些时候,他就把对方锁在谷仓里走开,他去换了一套衣服,改变了一下发型,过几分钟又回到谷仓来开门。他对女孩说自己是杰若米的孪生兄弟艾德,他向对方解释说这是自己的兄弟所为,并装作关切地问:“他没把你怎么样吧?”女孩说被拍摄了裸照之后他又会拿出相机来,当着女孩的面毁了底片,最后还对女孩解释说:“杰若米精神不太正常,正在接受心理治疗,最近情况很不稳定,所以我求你等会不要向我的父母或其他人提起这件事,行吗?”



韩国电影《追击者》中,连环杀手的目标便是一系列的按摩女郎


他就靠着这样的诡计蒙混过关,一直都没有人知道他的行为。大了一些之后,他开始用另一个计策,他在校园的刊物上刊登广告招聘女鞋模特,等她们到指定的旅社面试时,他就绑架她们,甚至杀了一些女孩。杀死女孩之后他会把尸体带回自己的车库里吊起来,并拍摄尸体的照片,他最喜欢的是先给这些死者穿上鞋子,再拍摄穿着鞋子的脚部照片。


他的作案手法明显和他不正常的性心理有关,像他这样的凶手一般都有性方面的问题,一般也无法通过正常的男女交往获得性满足,因此就把自己在性方面的无能转化成了谋杀的变态行为。


寻找、拓展、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从孩子抓起,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们会更加渴望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如果此时才开始教导就太晚了。儿童时期的一些异常行为不会必然导致变成杀人犯,但如果碰到酗酒和暴力的父母,他们长大后很可能经常作奸犯科。


在这些男性连环杀人犯的幻想中,性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杀人也大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即使没有强奸或凌虐被害者也仍然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幻想。从身体上来说,这种幻想可能和他们的性能力有关,但这些幻想是驱使他们杀人的直接原因。


一个正常的人偶然也会做做白日梦,比如一个正常的男人偶尔也会幻想某位美艳动人的明星对他投怀送抱。渴望拥有一个性感女性的想法本身并不罪恶,因为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这种渴望。大多数男人都能认清这只是幻想,自己实际上不可能得到那个美女,因而白日梦做完之后还会继续自己的真实生活,但这些罪犯的幻想就不一样了,他可能真去找到那个性感的女人,然后和她发生性关系的时候狠狠捅她几刀。


正常的男人同样认为麦当娜、雪儿和简·方达非常性感迷人,但她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女人,我们会接受这个事实,社会规范和从小受到的教育让我们止步于幻想,最多找个替代品满足一下。但这些杀人凶手从小就没有学会如何约束自己,他们认为自己的幻想可以实现,没人能阻止得了他。



电影《香水》中的杀手格雷诺耶为制作世上最芳香的香水,苦心孤诣地收集少女的体香。为此,他诱骗并杀害一个个美丽的少女,收集自己不朽的素材


艾德蒙·其普12岁左右的时候喜欢和姐姐玩一种游戏,他会央求姐姐把自己绑在椅子上,打开煤气后装死,在他心目中已经埋下了这个世界毫无乐趣的想法。


有的凶手在青春期的时候甚至拿着姐姐的内衣手淫,并且常常让姐姐看到,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还有一个案子,犯人15岁的时候就会把十来岁的小男孩骗到浴室里,再强迫对方进行肛交或为他口交。还有个凶手在3岁的时候就喜欢在自己生殖器上画画,13岁的时候曾在洗澡时用绳子绑住自己的脖子和生殖器,再把身体悬挂起来,等17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劫持年轻的女孩,用枪逼着女孩满足他的邪恶欲望。


正常人也有性方面的幻想,但一般不会幻想暴力、变态的性行为,一般人的性幻想只为娱乐自己,于别人无害,但这些凶手却不甘于只在头脑中构思,他们还要千方百计地实施。施暴的过程中,他们根本不把受害者看成和自己同样的人类,因而毫不顾忌自己的凶残程度。采访中,其普曾对我说:“我这么残忍地对待别人,实在抱歉,我也很后悔,但我就是从心里想要这种特殊的经验,我用自己的方式占有她们的身体,然后毁灭她们的身体。” 


即便再开明的父母也不会和孩子讨论性幻想,因而这些杀手在青春期时的懵懂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教导,等他们长大之后,也认为自己的行动并没有什么不对。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母会关注孩子的成长,会在他行为过激的时候教育他,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用拥抱、亲吻等动作来表示关心和爱护,使孩子感受到温暖。但杀人犯的成长环境中得不到这样的关心,冷漠的父母从未让他感受到爱的温暖,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性的看法也和正常的孩子不同,一般人认为性是爱的一种表达,但凶手们却认为那只是欲望的发泄,与感情无关,他们在强奸女人的时候甚至不把对方当成一个活生生的女人。


心理学家把这种过程称为世界观的形成期,就是指他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过程,会影响到一个人对环境和事物的看法。心理异常的人经过这个过程之后会形成反社会倾向,认为整个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对,因而不会与人交流,把所有的压力都积压在心底,直至最终的爆发。


从幻想到行动

幻想结束后,他们就会展开真正的杀戮,小时候他们把芭比娃娃的玩具头扭断,长大后就把被害人的头颅砍了下来。这是一桩真实的案例,绝非危言耸听。有一个杀手小时候经常和邻居家的孩子在田野里玩耍,他那时候就拿着一把斧头和伙伴打闹,谁能想到,若干年之后,正是这把斧头成了他杀人的凶器。


约翰·裘伯特13岁时有一次骑车外出,拿着铅笔插了路上的一个小女孩,第二次骑车外出的时候,他手里的工具就换成了刀。他的堕落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就在他展开第一桩攻击行为前没多久,他的一位小几岁的好朋友搬走了,他度完暑假回来却找不到对方,没多久就把一支铅笔插进了小女孩的后背。一旦他的幻想驱使他再残害其他人时,情况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当时他被捕、被惩罚或是与心理咨询人员谈谈的话,可能不会走上日后的暴力犯罪之路,但历史无法假设,这真是令人叹息。


很多凶手杀人都有导火索,比如泰德·邦迪是因为财务周转不灵开始了杀人之旅,使得他做个法律高材生的希望就此破灭。有人说如果邦迪没有经济压力,大学毕业后又能找到一位满足他需求的异性,也许就不会作案了。这话也许没错,或许他会成为一位精力充沛的雄辩律师,可以通过嫖妓解决性欲,也可以通过其他可被社会接受的方法发泄心中的情绪,但他永远无法突破心理的障碍。从逻辑关系上讲,无论他是否进入法律系读书,是否能够找到一位“完美”的女子,他走上不归路的可能性都很大,因为从小时候起,他就要通过伤害及破坏才能满足性欲,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会伴随他一生。


而大卫·柏克威兹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生母不肯接纳他,他满怀希望地找到了亲生母亲,却被对方当头一棒,这让他无法承受。艾德蒙·其普杀掉祖父母后入狱服刑,他的母亲想尽办法终于把他从监狱里弄了出来,出狱后母亲一再坚持与他同住,可是回家后却依然看不起这个儿子,并经常说他让她无法去和男人约会。和母亲大吵一架后,其普离家出走,在车上他恨恨地说:“我必须杀掉今晚看到的第一个美女!”很快他就在大学校园里找到了一位漫步的女孩,他以送对方回家的理由邀请对方上车,那名女孩欣然接受,完全不知道这辆车正驶向鬼门关。


压力是谋杀的催化剂,但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碰到麻烦,比如丢了工作、感情破裂或者经济窘迫等,正常人会克服这些问题,但那些杀人犯无法处理这些问题,除他们之外还有很多人不知如何处理压力,这也是精神医疗机构人满为患的原因所在。


心理异常的人在面对挫折时会把一切过错推到其他人身上,而采用幻想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且他们的困扰还会越积越多,比如说失去女友后又因为无心工作被解雇,失业时没有收入和感情慰藉,又会遭遇更多的问题,因而压力越来越大,最终肯定会被压力摧毁。


他们的行为基本上都是自我毁灭并反社会的行为,有些人在被捕后还会狡辩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但他们的幻想永不能得到满足,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下凶案,如果一直没有被抓到,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无敌的超人。


他们也明白一旦犯案就无法回头,因而在犯案过程中凶手会惊慌、恐惧,甚至会产生后悔的感觉,有些凶手作案时非常希望自己被抓到并接受处罚,如果多日之后依然没有警察找他,他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再进行一次杀戮。


《FBI心理分析术:我在FBI的20年缉凶笔记》
本期推荐书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