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历史上的水灾

 木头1018 2016-07-21

北京历史上七八月份出现水灾,特别是特大灾害不绝于史。清代据尹均科先生研究,在清之有国的268 年中, 在今北京市的行政区域内, 共有129 年发生水灾, 堪称特大水灾者有五次:即顺治十年( 1653) 、康熙七年( 1668) 、嘉庆六年( 1801) 、光绪十六年( 1890) 和十九年( 1893) 。第1 次与第2 次间隔15年, 第2 次与第3 次间隔133 年, 第3 次与第4 次间隔89 年, 第4 次与第5 次间隔仅3 年。平均间隔为60 年。其中,顺治十年( 1653) 闰六月( 指阴历, 下同)“淫雨匝月”,“都城内外, 积水成渠。房舍颓坏, 甚者倾压致死。”而在北京城郊州县, 大水“没民田禾, 坏民庐舍,露处哀号, 惨伤满目。”“此实数十年来未有之变也。”光绪十六年( 1890) , “京师自五月末雨,至六月中旬, 无室不漏, 无墙不倾。”

1939年7月25日永定河洪水暴涨,此图为洪峰通过京广铁路桥时的情景

民国时期, 吴文涛老师做了统计,39 年中共有19 个水灾年, 平均概率几为两年一次。其中重大、特大水灾6 次, 占水灾年份的近1/ 3, 占总年份的1/ 6 多。1939 年特大水灾该年7 月以前发生了严重的旱灾。7 月10 日以后则连降暴雨, 时间长达月余, 7 — 8月总降雨量达113712 毫米, 是北京西北部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高记录。且降雨范围覆盖潮白、北运、永定河及大清河水系, 致使这些河流水位持续上涨, 酿成特大洪灾。永定河最高洪峰流量为4390 立方米/ 秒, 潮白河竟达15000 立方米/ 秒, 为历史首位、百年不遇; 拒马河则为3800 立方米/ 秒, 北运河为1670 立方米/ 秒, 均在50 年一遇以上的标准。永定河7 月25、26 日在卢沟桥以下相继决口, 致使良乡、房山及大兴西南部泛滥成灾。仅房山、良乡淹没面积达310平方公里, 5 万户人受灾, 2 万余户倾家荡产, 死伤多人。京汉、京津铁路被冲断。潮白河洪水冲毁京古铁路大桥与公路,致使交通全部中断; 并冲毁密云县城与顺义苏庄大闸( 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拦河闸) , 与北运河洪水连成一片。

40年代因干旱而逃荒的灾民


1939年潮白河大水,苏庄大闸冲毁后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生大的水患有20余次,1952年7月21日,房山、门头沟、海淀、昌平、怀柔等县(区)降暴雨,最大日雨量263毫米(三家店),冲毁耕地891亩、房屋464间,煤矿采空区塌陷72处。1956年7月下旬、8月上旬,多暴雨,主要成灾暴雨集中在7月29日至8月6日。全市受涝面积达264万亩,通县、大兴顺义、良乡等地共有190万亩受灾。8月3日,门头沟区王平口日降雨达435.4毫米,此次暴雨使农田过水面积达52万亩(其中绝收15万亩),倒塌房屋1.6万余间,死亡11人,伤24人。

周总理观看密云水库沙盘模型

1959年全年降水比常年偏多131%,夏季降水比常年偏多156%。6月~9月共发生暴雨1次,日降水量达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有7次,日降雨量达2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有2次,全市受涝成灾农田达217.5万亩。8月6日,全市普降暴雨,房山县葫芦垡24小时降水量达410.7毫米。大兴、房山顺义、朝阳、通县等县(区)的12条小河漫溢决口、城区街道积水严重,全市倒塌房屋4.2万间,死43人,伤58人,245个村庄被淹。1963年8月上旬,全市连降大雨和暴雨,暴雨中心地区雨量达400毫米以上。拒马河、温榆河、大石河及其支流普遍漫溢决口,全市农田沥涝面积共99.3万亩,减产三成以上的10万亩。郊区有69个村庄被洪水围困,有967户被迫迁移。城乡民房倒塌8484间共死亡35人,死大牲畜和猪羊420头。市内交通陷于瘫痪,王府井南口等处积水深半米以上。京广、京包、丰沙、京承等铁路干线及一些单位专用线,累计中断通车210小时,桥涵、路基被冲毁82处。

邓小平同志在十三陵水库劳动(1958年5月25日)

1969年汛期雨量集中,强度大,局部山区发生山洪、泥石流。8月10日,怀柔、密云、平谷、通县降大暴雨,怀柔县枣树林日降雨量达264毫米,当日夜间琉璃庙、奇峰茶、西庄、八道河等四个乡,山洪、泥石流暴发,死亡8人,冲毁土地4074亩、房屋169间,冲走大牲畜89头、猪羊290只。密云县石城乡莲花瓣村受灾严重,全乡死亡59人,受伤22人,耕地大部分被冲毁。京承铁路桥墩受洪水冲击发生倾斜,两侧路基冲断,致使354次列车机车和行李车倾斜翻倒,司机、司炉和十余名乘务员受伤。全市有96.3万亩耕地受洪涝灾害,共死亡159人。8月20日,全市大部分地区降暴雨,最大日降雨量158.9毫米,怀柔县河防口附近地区26处发生泥石流。

1972年7月26日~7月28日,全市普降暴雨,怀柔县枣树林、奇峰茶、琉璃庙、沙峪等地降了特大暴雨,枣树林最大日雨量达479毫米,沙峪一小时降雨114毫米,山洪暴发多处出现泥石流。据不完全统计,共死亡39人,死牲畜343头,冲毁耕地2.6万亩,冲走树木42万多棵,倒塌房屋944间,冲走粮食4.62万斤。交通、电讯中断。同时,延庆县四海乡发生泥石流,13人死亡,5人受伤,冲走房屋1905间、拖拉机等各种农业机械71台。7月28日下午,东直门降雨261.1毫米,东城区倒房400间。

1986年6月26日~6月27日,全市普降暴雨,城区日雨量152毫米。全市漏雨房屋1.1万余间,东四北大街一户房倒,压死2人。市内8条公共汽车线路受阻,69条长途汽车线路停运。京通铁路线山体滑坡,毁机车2台,冲毁路基5公里,中断行车60多小时。7月3日,全市大部地区降暴雨,最大日雨量101.5毫米(密云县番字牌),漏雨房屋8989间,公路塌方中断交通10小时。

1991年6月10日,密云、怀柔、平谷、顺义、延庆等县降暴雨,暴雨中心在密云、怀柔两县北部交界的山区,密云县四合堂日降雨量372.8毫米。共有95个乡发生不同程度洪涝。怀柔、密云、延庆3县的山区发生了泥石流,死亡28人,密云县西北部山区的交通、电力、通讯全部中断。全市受灾农田38万余亩,成灾12.7万亩,其中绝收5.万余亩。倒塌房屋1513间,损坏4000多间,冲毁土地8万亩、果树34.8万棵、其他树木100多万棵、乡村公路517公里、供电线路100公里、大口井88眼、机井281眼和扬水站12处。

1991年6月密云北部山区局部暴雨,番字牌乡道路桥梁被冲毁

1994年7月12日~7月13日和8月13日,均为全市性暴雨,部分地区为大暴雨和特大暴雨。7月13日,最大降雨量达382毫米(通县徐辛庄)。全市受灾粮田100万亩、菜田16万亩、果树3万亩、7人死亡、1人失踪,塌房1万多间,冲毁乡村公路178公里、桥涵176座、土地5400亩、鱼池2万多亩、禽舍7000多间、蔬菜大棚2000多亩和温室2万多亩。京承铁路沿线10多处山体滑坡,路基塌陷,桥梁冲毁,铁路中断行车296小时。

从北京地区的水患情况来看,城市中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危险是房屋倒塌,胡同四合院的民房年代久远加上建筑材料多是石灰、土砖土瓦,如果地势低一点就会进水,难与水患抗衡。

所以陈希同任北京市长的时候,提出“少塌房不死人,就是为人民”的度汛要求。

进入本世纪以后,2012年7月21日是一个比较大的水患,整个北京地区因灾死亡70余人,作为财产损失的一个特点是大量车辆被水泡,仅京港澳高速积水淹没120余辆车。郭金龙书记提出了确保后期防汛工作“不死人不泡车”的要求。从“少塌房不死人”到“不死人不泡车”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不变的是对生命的重视。

今日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目前城区及南部6小时累计降水量达70毫米局地超过100毫米,预计至今晚强降水将持续,白天的累计降水量将超过10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北京市长王安顺在防汛指挥中心要求深刻吸取“7·21”特大自然灾害经验教训,做好各项准备措施,确保不死人、不泡车。




正陽書局微信订阅号
正陽書局微信服务号



正陽書局南號:前門外廊房二條76號(暂停营业)

電話:010-63039616

正陽書局北號西四南大街43,萬松老人塔院

 010-661163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