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叔 @ 2016.07.20 , 13:00
在1966年的一则专栏中,洛杉矶时报记者Horace Sutton第一次用到“jet lag”(飞行时差)这个词,他形容这是“一种跟宿醉不一样的虚弱感。”他说这是因为“飞机飞得太快,导致你的人体节律落在后面。”在2004年的一篇文章中,旅行作家Pico Ayer描述了它让人失去活力的感受,“你起床准备吃午饭,然后你意识到今天已经吃了6次午餐了。”这是一种黑暗的,令人迷惑的体验,奇怪的是,飞行时差似乎还跟方向有关。 《纽约时报》最新刊登了一篇文章,里面说当你从西往东飞,比如从纽约飞伦敦,飞行时差会比 正如Joanna Klein在时报中写道,科学家们认为飞行时差是由“视交叉上核”控制的,这一小团20000个神经位于你的下丘脑中。这些细胞从你的眼睛感知光线,然后告诉大脑什么时候要休息了。但是如果你长途飞行,你的视交叉上核就找不到光线信号了,因此就无法工作。大部分人的身体都更加适应较长的白天,这就是为什么大学生能通宵撸啊撸,第二天还能照常上课,而且这也是为什么“白天变短”的飞行时差更难受的原因。 飞行时差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旅行中或者旅行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让自己接受短暂的强光照射”,再结合一些飞行APP按时空腹和入睡。根据一位塞尔维亚网球巨星的经验,无论你身处何地,晚9点之前不要睡觉,根据当地时间有规律地吃饭(早餐时间吃早餐)。所以就像那句心酸的老话:一切的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许叔 via nyma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