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比较少人注意到的现象。台湾不同于香港,他们的通用语“国语”和我们的普通话几乎没有差别,交流起来也没有语言障碍。 这是为什么呢?发掘哥在后面会揭开谜底。 虽然台湾不服大陆,但是现在大陆使用的普通话和台湾使用的国语都源自1910年代开始推广的国音。所以二者有很大的相似性。 也就是说普通话和国语其实几乎可以等同,而且两者都发源于民国时期。有了这个前提,台湾使用普通话也就不奇怪了。 1902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总教习吴汝伦前往日本考察,见到日本正在推广“国语”,又称“共同语”。 他回国之后,提出中国也应该推广国语。他认为,中国的国语应以北京话为基准。于是民国开始了推广国语的活动。 最初的老国音是以“北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为原则的,所以包括现在普通话中没有的入声。后来改为“以北平音为国音”的新国语。但不论是哪种国音,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都没有很好地得到推广。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台湾,这时候国语开始在台湾普及。到1949年国民党迁台之后也大力推广国语。当时的国语广播节目主要由齐铁根播音,他是一个地道的北平人(北京人),他每天早上教台湾听众学习国语,所以现在台湾的国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比如“和”读作“汗”,就是北京话的发音。 所以现在一些人觉得“和”读“汗”才是准确的,那倒不如直接学老北京话。 而在大陆。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北京音为准音”,所以大部分北京人说的并不是标准的普通话,而是带有京腔的普通话,反而是东北一些口音比较轻的地方(比如哈尔滨)更容易培养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播音员。 另外确立国语时,粤语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突出,因为除它之外,还有吴语、四川话、晋语之争。粤语只是有了香港人的力撑,才显得出众。 最后,发掘哥总结一下本文。 不管普通话,还是国语,都是发源民国时期。两者都是受北京话影响很大,但普通话受北京话影响相对要小一点。 所以整天装逼把“和”读成“汗”的大陆网友,你可以直接学老北京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