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说,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因此要顺应你的命运。知道自己命运的人,不站在岩石和危墙之下。只有走完人生道路的人,才是顺应天命的做法。那些犯法而死的人,就是死于非命。 “命”是什么?“命,使也。”[1]就是号令。“命”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秉受”的意思。“言天道转运,无极止时也。”[2]这是就大的方面而言,如阴阳相补,白昼更替,四时更迭,阴晴圆缺等等,不是哪个人规定的,而是“命中注定”,自然现象,无有已时。一个人生来秉受父母的遗传信息,又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教育、熏陶、感化、刺激、打击,就形成了自己的“命”。不能一说到“命”就是“宿命论”。把命运归结为上天注定的,才是宿命论。 孟子讲的“命”是什么?就是讲的个人的天性、气质、人格、天赋,归结起来就是“禀赋”,“禀赋”与“天命”不同,但是“禀赋”与天命有互通的地方。一件事情摆在面前,有人这样看,有人那样看;有人这样处理,有人那样处理,就是由于个人“禀赋”的不同,也就是“命相”的不同而决定的。所以说:“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3] “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知道自己命运的人,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地位,为什么?就是说不要去招惹危险的事情,不要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触犯法律,招惹牢狱之灾,不要去发无名火,惹无妄之灾,给自己找麻烦。所以老子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4]知道自己命运的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能胜任什么,不能胜任什么;能担负什么责任,不能担负什么责任;今生可能如何?必须如何?应当如何?动而有节,能而有度,就是“静”,就是“平心静气”,就是“安之若素”。“不立乎岩墙之下”,也是“静”的意思,“安分守己”的意思。如此就能避免死于非命吗?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减少危险的几率,降低死于非命的可能,以尽天年。其实你不去招惹灾祸,灾祸也可能来招惹你,还是那个“命”在起作用。灾祸来招惹你,是你一步步走成这样的,个性使然,禀赋使然,环境使然,知识使然,家庭使然,因此也只能有这样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