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针刺类—三棱针技术

 一元堂中医张 2016-07-22



⊙编辑:小余



三棱针技术是用三棱针刺入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技术,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实证、热证或瘀血、疼痛等。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


三棱针是一种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cm,针柄稍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的针具,分大、中、小三型。临床可根据不同病症及病人形体强弱,适当选择用针型号。针身应光滑,无锈蚀,针尖应锐利、无倒钩(见图1)。



图1 三棱针


(二)基本操作方法


1.消毒

(1)针具消毒:针具使用前应高温高压消毒,或宜选择一次性三棱针。

(2)操作部位消毒:用75%乙醇消毒;或先用2%碘酒消毒,待稍干后,再用75%乙醇脱碘。

(3)医者消毒: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75%乙醇棉签消毒。


2.选穴方法

根据治疗方案选取穴位。一般选取穴位处或穴位附近瘀阻明显的血络。


3.体位选择(见图2)

以医者能正确取穴,操作方便,病人感觉舒适为原则。选取头项、上背部穴位时取俯伏坐位,头面、颈、胸部穴位时取仰靠坐位,背部、腰、臀以及下肢后部穴位时取俯卧位,头面、胸腹及四肢部穴位时取仰卧位,身体侧部穴位时取侧卧位。为了使体表络脉充盈,有时需要采取特殊的体位和方式。如急性腰扭伤取腘静脉委中放血,需病人站立位。刺络时患者局部暴露应充分,便于医生操作及出血处理。



图2 三棱针技术常用体位


4.针刺方法

三棱针刺法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治法。


(1)点刺法(见图3)

点刺法,即用三棱针快速刺入人体特定浅表部位后快速出针的方法。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示、中三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示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mm。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3~5mm,随即将针迅速退出,后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图3 点刺法示意图


(2)散刺法(见图4)

散刺法,即用三棱针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施行多点点刺的方法,又叫“豹纹刺”。操作时,根据病变部位大小不同,可刺10~20针左右,由病变外缘呈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图4 散刺法示意图


(3)刺络法(见图5)

刺络法,即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血络或静脉,放出适量血液的方法。操作时,可先用止血带,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常规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2~3mm,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病症。



图5 刺络法示意图


(4)挑治法(见图6)

挑治法,即用三棱针刺入人体特定部位,挑破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方法。操作时,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有刺入5mm左右,再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白色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综合征、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病症。



图6 挑治法示意图


5.出血量的确定

三棱针点刺出血量多少与治疗效果相关。原则上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体质:体格强壮,气血旺盛者出血量可稍多;小儿、妇女及年老体弱者则出血量应偏少。

(2)部位:头面、四肢末端指(趾)部出血量宜少;四肢部出血量可略多。

(3)病情:阳证、实证、热证、新病出血量宜多;阴证、虚证、久病则出血量宜少。

(4)在具体操作时,对出血量的定量一般分为以下4种:


①微量:出血量在1ml以下,即1滴左右。包括局部充血、渗血以及《内经》中所载“出血如大豆”、“见血而止”及“微出血”等情况。主要用于较大面积浅表疾患,如神经性皮炎、下肢慢性溃疡、银屑病、白癜风、末梢神经炎、顽癣等。

②少量:出血量在1~5ml,即10滴左右。主要用于头面以及四肢指(趾)部穴位的一些急性、热性病,如感冒、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疟疾等。

③中等量:出血量在5~10ml。主要用于一些外科感染性疾患以及部分急症,如疔、疖、痈疽、乳腺炎和急性软组织扭伤、中暑及各种痛证等。

④大量:出血量在10ml以上,可达几十或者上百毫升。多用于一些慢性全身性疾患和部分急证实证,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癫狂等。放血时可以用三棱针缓刺加罐或注射器抽吸。


6.出针后处理

出针后出血,一般任其自然停止即可,后宜用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擦拭或按压,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二、常见疾病的三棱针治疗技术


(一)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发热病症见发热、流涕、咳嗽等,因风寒外袭或风热之邪郁于肌表而发病。本病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关于感冒中医证候及西医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解表散邪。

【操作步骤】取大椎穴。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散刺大椎穴3~5针,予以拔罐,出血量1~5ml,拔罐10~15分钟,以局部青紫为度。每日1次。


(二)天行赤眼(急性结膜炎)


本病是以单侧或双目白睛红赤,伴点片状溢血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多因猝感疫疠之气,或肺胃积热,侵犯肝经,上攻于目而发病。临床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疏风清热。

【操作步骤】取耳尖穴或太阳穴。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耳尖或太阳穴,予以挤压,出血量1~5ml。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


(三)急喉痹(急性咽炎)


本病是以咽部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为主症的疾病。查体可见咽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或见脓点。多因肺胃蕴热,或痰热上扰,蒸灼咽喉而为病。本病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疏风清热。

【操作步骤】取大椎、少商、商阳穴。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散刺大椎穴3~5针,予以拔罐,出血量1~5ml,拔罐10~15分钟,以局部青紫为度,点刺少商、商阳穴,予以挤压,出血量1~5ml。每日1次或隔日一次,5~10次为一疗程。


(四)急性腰扭伤


腰痛是以一侧或双侧腰部剧烈疼痛为主症,可伴有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多见于青壮年,有腰部扭伤史。本病多为局部皮肉筋脉受损,经络不通,经气运行受阻,瘀血壅滞局部而致疼痛。临床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活血通络。

【操作步骤】取委中穴或周围显露血络。患者站立,暴露双委中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委中穴1~3针,局部加火罐,嘱患者活动腰部,作试探性前俯、后仰及旋转。5分钟后取罐,用干棉球擦净血迹,乙醇消毒局部。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


(五)痹症(痛风性关节炎)


本病是以拇趾、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剧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形成“痛风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因浊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活血通络。

【操作步骤】病灶处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散刺1~3针出血,出血量以5~10ml为度,放血结束后清洁创面。每日或隔日1次,2周为一疗程。


三、禁忌症


1.传染病和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

2.动脉禁刺。

3.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凝血机制障碍者。

4.孕妇、产后、习惯性流产者。

5.外伤有大出血者。


四、注意事项


1.体质虚弱、贫血严重及低血压者,慎用此法。对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宜进食、休息、精神放松后施治。

2.对于重度下肢静脉曲张者,慎刺。一般下肢静脉曲张者,应选取边缘较小的静脉,注意控制出血量。

3.出针后,当出血量达到要求后应予以止血,可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5~10分钟;若出血量不足,或不出血,则在出针后挤压针孔,使之出血;或按摩近心端血络,以加速出血或加用拔火罐吸拔血液。

4.施术后患者宜适当休息后离开。若发生晕针或晕血,应迅速停止施术,静卧片刻或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或适量饮水;或艾条灸百会穴等。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转自杏林学苑(xinglinxy)。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