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现在还是未来,投资有风险,但更大的风险是不投资,有一种风险叫做:“什么都没做 !” 过去一个月,人民币兑美元贬了1.6%。人民币又成为市场热炒话题──人民银行将再调整汇率,中国外汇储备恐大规模外流,新兴市场资产势面临新一波抛售,美元大幅升值或导致美国金融环境紧缩,从而迫使美联储放弃加息计划。 一方面,人民币对外持续贬值,另一方面,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6月CPI同比上涨1.9% 重回“1时代”;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继续改善,同比降幅缩窄至-2.6%。 有分析对此表示,通胀回落将打开三季度政策宽松窗口期。降准降息豫企增强,未来未来6个月人民币获奖持续贬值。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人民币未来6个月的走势呢?
美元依然是重要因素,但霸权地位已经开始动摇,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美联储在调整加息周期的同时,不得不考虑人民币和中国资产市场的潜在反应。人民币贬值在全球范围所造成的震荡,打乱了美联储在去年的加息节奏;今年3月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上海峰会后出现的货币“休战”,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其他新兴经济体。
我们对人民币未来6个月的走势保持高度的理性,预计兑美元贬值幅度约3%至5%,人民币兑贸易加权货币篮子的汇率则将维持相对稳定。相对于日元、英镑、欧元、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或印尼盾,人民币几乎可以说是波澜不惊。 是否考虑过以下问题: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20年后呢?小金今日将基于三个时间点的实际通胀率和货币发行量,通过科学计算,或许可以为您得出以上问题的结论。 基于1980年以来的数据预测 1980年到今天,36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22.45%,中国真实的年通货膨胀率约在11.9%。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我们大致可以算出两种模式下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老实说,基于1980年以来的数据预测有些太“猛烈”了——这是中国未来的经济万万难以承受的。 基于1997年以来的数据预测 实际上,自从中国中央银行开始与国际接轨,中央政府不能随便向中央银行伸手了(但可以通过财政部来发行国债),极大程度上杜绝了货币供应以超过20%的速度猛印的时代。 整体而言,无论是真实通货膨胀率还是货币发行速度,都已经大大降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来1997年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6.9%,中国真实的年通货膨胀率约在7.3%。基于这一数据,我们再次可以预测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整体而言,这个数据比较接近1998年以来的整体通货膨胀情况,但客观来说,这一数据仍显偏高——如果我们的货币政策未来一直按照这种方式来持续,恐怕中国的经济很难承受得起。 基于2012年年底以来的数据预测 大家知道,2012年底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上任以来,经济上不再强调货币刺激,而是希望通过市场结构改革来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2012年到2014年9月份的货币供应量数据和通货膨胀数据,都出现了比较大的改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计算出来2012年底以来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3.9%,中国真实的年通货膨胀率约在6.3%。我们不妨用这22个月的数据,来预测一下,现在的100万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别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 老实说,这个数据与1997年的数据区别不是很大,最多可以算作一个过渡时期,但这种通货膨胀持续下去,民众依然是很难接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