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意诗社

 吕瑞芮图书馆 2016-07-22

【随意漫话】得饶人处且饶人

2016-06-25 随意诗社

得饶人处且饶人

文/七女

1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那么把这个俗话反过来理解呢?不得饶人时是不是就别放过内孙子?!其实不然。

昨日输液,在治疗室里听别人闲聊。无非东家长西家短。说起两家人,本来是邻居,且一直友好相处。但是,只因为东家的孩子和西家的孩子一起玩闹,不知谁先动手伤了谁,反正是东家孩子哭着回家了。这下不得了,东家大人带着孩子找到西家去了,然后两家人就大打出手。谁也不想吃亏,结果都吃了大亏。从此两家人横眉冷对千夫指,谁也不理谁了。

故事听到这儿,我就想起了一个成语“得饶人处且饶人”,而在这对儿邻居身上,却恰恰是这个成语的潜台词,那就是“不得饶人时,我就弄死他,狠狠地弄死他”,结果呢,把自己也给弄死了。

像个笑话对吧?对啊,我听了后,当真是从鼻腔里冷哼一声。

点击播放 GIF/155K

2

”得饶人处且饶人“

我们不妨来看看“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个成语的出处。它出自《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意思就是宽容,忍让。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这时,你处于主动位置,得理有势,你会怎样做呢?你是会洋洋得意,刁难刻薄,还是放他一马呢?

其实,将心比心,宽容别人,给自己留条后路,也是一种美德。若是人人都鸡蛋里头挑骨头,抓着小辫子不放,那最后吃不了兜着走的只能是自己。

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嘛,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都是智者的行为。

点击播放 GIF/23K

3

据宋·姚宽《西溪丛语》记载:尝有道人善棋,凡对局,率饶人一先,后死于褒信,托后事于一村叟,数年后,叟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道人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个故事是说: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前些日子看电视剧《欢乐颂》,从中学到一句话: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也就是说,一个智者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儿上的。比如和傻瓜争论,比如得理不饶人。

但要得理饶人还真不容易,因为,它需要有非常高的素养,且深谙”吃亏是福“这个理儿。否则,就算当时不计较,也会暗藏于心,君子报仇且等十年。不过这样一来,你当时的饶恕,或许他就会感激于心,不等十年你报仇,他就先报你不杀之恩了。

点击播放 GIF/129K

4

讲一个故事。

话说,一只黄蜂和一条蛇为争夺烂苹果而打了起来。蛇一甩尾巴,差点把黄蜂打得喘不过气来。气急败坏的黄蜂瞅了个空子,一下子飞到蛇的头部,并紧紧地叮在那里不放。

蛇不停地摆动头部,想把黄蜂甩掉,但黄蜂丝毫没有飞走的意思。蛇又痛又痒。

这时,刚好有位农夫点了一把火,在烧路边的荆棘。蛇见了,心想,你让我痛苦,我也不让你好死,咱们同归于尽吧。于是,蛇一扭身子,钻进了大火中。

蛇和黄蜂一起化为灰烬。

很愚蠢对不对?本来两个小东西可以共同享用烂苹果,然后大家还是好朋友。

如此可见,你要是能自保,非常的有能力,觉得不得饶人,那就把对方弄die。也算给自己善后。要不,你就悄悄咪咪的,放宽心胸,于得饶人处且饶人吧。饶恕别人,就是拯救自己。

点击播放 GIF/98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