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一旦你了解了自己,并进行内在的治疗,通常最终身体都会恢复。然而情况也并非总是如此。有时,虽然暗中的情绪淤塞似乎已经被根除,疾病却仍然没有消失,这就是慢性病。 在慢性病的情形中,身体病患持续发作,尤其在人们比较脆弱的时候。那时你或多或少都与内在自我失去了联系,症状表现有时还要更严重些,这无疑令人灰心。因而能以更大的视角来看待疾病是很重要的。 患慢性病的人们承担著一个艰巨的任务。在灵魂层面上,他们同意面对疾病环境所引发的恐惧,同意面对那种'人们该如何生活'的教条化的观点,这表明了他们的巨大勇气。 灵魂选择一种慢性病,以高度集中的方式完成某个特定课题,这也是常有的事。每次发病都会把你抛回特定的情绪中,似乎有某种情绪模式伴随著疾病。处理这些一再出现的情绪是个非常棘手的任务,然而灵魂却因此颇有收获。 通常这样的生活很有深度,也有著不为人知的丰富内在。因此,持续不断地努力与祈求对疾病的治疗收效不大。原因是疾病通常呈螺旋运动,这也有助于你们的内心以 盘旋上升的方式成长。尽管好像每次发病都是同样的症状,但在精神层面上,你们并没有跌回原点,反而触及了更深层的情绪。那些情绪,可能在之前甚至之前的几 生中都被你们忽略了。 这一点也适用于遗传性或天生的身体缺陷。你们有时称其为业力,但我谨慎地使用这个词,因为你们倾向于把业力与犯罪和惩罚联系起来。事实并非如此。灵魂渴望著能够全然地、自由地了解自己,这是它最深切的渴望。源于这种热切的希望,灵魂有时通过病痛、疾病或身体缺陷来达到目的,这当然不是要偿还债务,而是为了获得自由。有时实现目的的最佳途径就是在自己身体中体验一 些极端困难的情况。对此,我们只能给予更多的尊敬,尤其是在你们的社会中,人类所推崇的观念是:你多么有用,多么漂亮,多么成功。这种格式化的观念使残障生活变得更为艰难,也使得充实欢乐地体验疾病颇为不易。 最后,我想谈谈无法治愈的晚期疾病。有时,某人的疾病显然不可能治愈了,身体已经被疾病压垮,这个尘世躯体不再做坚持了。这时灵魂发现自己仍在身体内,它会如何?它知道,那意味著到了该告别的时候了。你要是继续抗拒疾病,就不能与灵魂和内心保持接触。有时,你预感到必须要离开了,但是恐惧与悲伤敦促你继续战斗,你想再治疗一次, 或是想等待新的药物出现。 这可以理解,我当然不是想批评这种态度,但你在用一种可怕的方式伤害自己。如果顺其自然让死亡来得更快些,你就会发现死亡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它把你从斗争中解放出来。 如果你听从死亡的指引,在死亡实际发生前,你会经历几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你必须逐渐释放掉所有过去曾喜爱的东西、周遭环境以及你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这是一个美丽的、自然的过程。 '像战斗一样不顾一切地延长生命',用这样的态度为死亡过程蒙上阴影是很遗憾的。通常到那个时候,身体已经变得非常脆弱,生命不再值得,让它去吧。死亡是一个解放者,它在那儿等著服务你。死亡不是敌人,它会带给你新的生命。 当你和一个不治之人在一起,当那人知道他将不久于人世,试著温和地跟他谈论死亡吧。这对于将死之人是一个慰藉。你能做的最贴心、最可贵的事情就是坐在他旁边,握住他的手。陪伴一个将死之人,不必知道、也不必做其它别的事情。 在你们社会里,临终关怀非常重要。总有一天,你们每个人都会在家人或朋友之中面对它。只需陪著这个临终之人,感受那即将到来的旅程,感受那伟大的时刻--灵魂离开身体,回到另一个王国,回到家的时刻。 别把不治之症看成生命末期将你击败的敌人,那不是一场战斗。通常,死亡把你从更多的疼痛和苦难中解脱出来。你当然不是失败者,你只是将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你的旅程。 有这样的情况:你曾想在这一生完成某些特定的课题,然而并没有实现,这可能会使你--甚至你身后的那些人--感到挫折。然而,我要求你平静地离开,因为更深的智慧将引导你,带你和你爱的人在一个新的、更好的环境中相聚。总有一天,你们会再次相聚,庆祝生命。 今天,关于疾病我最大的请求是:要真正地接受它。要用爱和察觉环绕它,让它引导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把自己交托给疾病,让自己跟自己有更深刻的交流。交托自己并不意味著对疾病持消极或苦涩的态度,而是以积极的方式跟它合作,就像对朋友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