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17时30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这也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一个时段,提醒公众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段外出。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此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受。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等谚语。 为了预防中暑,专家提示:公众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及时补水,规律睡眠,合理膳食。在保证每日蛋、奶、肉的同时,注意烹调方法,多选择蒸、煮、炖、焖等方法。 如果发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选择通风处休息,在额头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也可以适当地喝些淡盐开水、绿豆汤、西瓜汁或酸梅汤,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大暑”这样吃,赶走积攒了一年的湿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