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梦为马丨向死而生】魏延政:人生若如几回忆

 ~月子弯弯~ 2016-07-23


△ 2015年10月 魏延政博士在复旦哲学大会上

作《哲学的一万种可能》演讲


倘若生命

从最绚烂的星河之上

倏然而下

我们该如何应和

是以沉默痛苦

还是带泪欢歌


魏延政博士

在人生得意高歌猛进时

突然遭遇癌症截肢等

其对自身身体与灵魂双重苦难的承担及超越

使得这份生命领悟与哲学思考

愈发持重





复旦哲学课堂按



魏延政,北京大学计算机及经济学学士、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计算机博士,原英国电信负责人、华为无线事业部副总裁,复旦大学哲学课堂2013春优秀学员、独立学者、哲学思考者。



△ 2004年魏延政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

计算机博士学位

毕业典礼现场


当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事业高歌猛进踌躇满志,却晴天霹雳病魔驾到,更苦奈何祸不单行,单位丢来一纸解约,更是雪上加霜。慨叹天妒英才,咒骂无良单位,全然无济于事。除了家人好友扶持鼓励,唯有依靠尼采笔下的超人意志,才能渡己。


“对于强大的,有负载能力的精神而言,存在着许多沉重之物。这精神包含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它的强大要求负载沉重,甚至最沉重之物。”


“三年前我因癌症扩散截肢后,不知道生命究竟还能持续多久,于是躺在家里把十几年前大学时买的一套《资治通鉴》和《史记》读了一遍,看看古人究竟是怎么活的;之后又把霍金的几本英文原著读了一遍,看看地球以外的整个宇宙是怎么“活”(运行)的。” 


博士之博,不在一纸文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着就是一种修行。先期截肢后,学会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单腿学会了开车游泳、参加哲学学习,还坚持四处讲学演讲,正如在英国的闲不住,他的北大血脉与蜕变经历天然地让他想要为这个社会与社会上的人做点事,说点话。


△ 2015年6月13日魏延政在复旦哲学大会上进行哲学演讲


而在复旦哲学课堂上,魏延政被同学们定义为 “复旦及复旦哲学课堂上的钢铁侠”。不仅仅是他拥有一条钢铁材料制成的腿,更是因为魏延政笑对人生顽强奋斗的坚强意志感动了哲学课堂的全体同学。


△ 2015年8月1日魏延政在第四届亚洲哲学大会上作

《霍金说的哲学是什么》演讲



△ 2015年11月10日魏延政在第N次手术后继续笑对人生


但命运似乎总不眷顾这样一个优秀的年轻人,他越是乐观,病魔就越想要击倒他。2016年以来,癌细胞再度蔓延全身,魏博士又一次躺在了病床上。但当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郑召利教授去探望他时,他仍然微笑着冲着同学们挥手。





△ 2016年7月19日复旦哲院郑召利副院长看望魏延政

并赠送 “博雅达观” 书法作品

借以勉励和祝福


我们很难相信,去年10月这位风华正茂英气勃发的年轻人,还作为复旦哲学课堂优秀学员代表,为大家奉献了一堂《哲学的一万种可能》精彩演讲(题图);而今再看,他又一次卧病在床却仍然顽强抗争。


短短数月,无限唏嘘。


一个人在人生事业顺风顺水高歌猛进时,突然遭遇癌症截肢,多年来病情反反复复却仍然乐观豁达。或许正是其对身体与灵魂双重苦难的承担及其超越,才使其生命领悟与哲学思考愈发持重。


魏延政上月发表在个人公众号 “魏延政智库”上的这篇文章《人生若如几回忆》记述了他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以及与病魔斗争的内心思考,哲学课堂全文转载于下分享社会公众,由衷希望魏博士坚强挺过难关,再次回到哲学课堂,继续绽放熠熠星光。






1

人生若如几回忆





朋友,你可曾想过,假如某一刻你的生命突然倏忽而去,你该给你最挚爱的人留下些什么?几年前化疗的时候我想过这个问题,后来又活过来几年,这个思考又抛诸脑后。这段时间病魔肆虐,我犹如孙猴子被压五行山,躺了半年动弹不得,这个问题又盘绕在脑海里。人一生究竟活了些什么?大多数人都懒得去考虑这样的问题,或者想不清楚,赶到真能想明白点什么的时候,往往是隐退江湖多年,要么是病到离死不远的时候。


前些年,在我癌症截肢后最无助的时候,某500强给我踹了最狠一脚,终止合同,人生惨淡不过如此。我骤然变得如同一片鸿毛一般,无着无落飘荡在半空,当时我设想了一下人生百年可能会有怎样的百态,细想一下也不过如此:人生啊, 活到一十,横着竖着都一样; 活到二十,睡着醒着都一样; 活到三十,公司到家都一样; 活到四十,博士文盲都一样; 活到五十,当官百姓都一样; 活到六十,有钱没钱都一样; 活到七十,睁眼闭眼都一样;活到八十,男人女人都一样; 活到九十,有腿没腿都一样; 活到一百,死了活着都一样!


人能活到圣经创世纪里那些人动辄1000年吗?若真能,人生最终能记得自己这一生究竟是谁?做过些什么吗?第一个一百年做中学教师,当老师当厌倦了,第二个一百年做珠宝生意,如此下去,活着怕是一种负担,恐怕未必每个人都想活到一千年。所以人生百年最好,不生其烦,在丰满到装不下的时候落幕,恰到好处,一生所爱仍历历在目。


人一生能爱过几次?


第一次的爱,是依恋,孩童对父母的爱,是用一生来回味的;


第二次的爱,是寻觅,我们总是抱以最真诚的愿望,却往往未成眷属,是用后半生来忘却的;


第三次的爱,是相伴,当人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阶段如画卷一点点展开,我们沉浸其中,来不及欣赏每一段美好,只得须臾回想起彼此初见,岁月流年,ta可能有某些不如意,但ta永远定格在那个最风华动人的一刻,只有ta是用一生来相守的;


第四次的爱,是回报,一个小生命的降临,抱在怀里满心欢喜,一时不见满是挂念,是用一生的感悟来回报的。


△ 魏延政一家童年合照,及魏延政父母


我算是幸运的,四次爱都经历过。一生所爱仍历历在目的几个瞬间,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三岁的时候发烧,一个清凉的夜晚,妈妈把一片阿司匹林切成四瓣,喂了我一瓣然后到院子里给我掂尿,我看见月亮很大很圆很亮;


五岁的时候,爸爸带我爬红山,我跑得比他快,下山后看见羊肉串,爸爸给我买了二十串;


七岁的时候,二姐放学后把我抱在腿上讲她英语课本中渔夫的故事,大姐在做饭,那时常常停电,炉火把大姐的脸映得通红;


九岁的时候,和哥哥一起把整个二团的所有楼门的螺帽偷回家,我心里非常不安,下午又偷偷把螺帽一个个全部装回去,比上午偷螺帽更紧张;


十二岁的时候晚上做不完数学竞赛题,妈妈说 “不着急,妈陪着你,做不完,你不睡觉,妈也不睡”,父亲串门回来,也坐在一旁陪着我,有不会的难题,父亲就来帮我。


父母已老,我限于行动不得,愿有一日能回到故土给二老正正经经磕个头,感念养育之恩。我是不是老了?越久远的事情记得越清楚。人一生究竟能有几个瞬间让你挂怀?

 

中间的几十年,就像过场,横着竖着、梦着醒着都一样,忙忙碌碌含辛茹苦几十年如七日:忙day、求死day、未死day、索死day、福来day、洒脱day、伤day。全球人民语言虽有不同,意义毫无二致,终究从忙到伤,又带着伤回到忙


终于一日,生活有了不同,35岁的时候,我牵着她的手漫步苏堤,一起唱着九零年的恋曲,那个时节,裙正飘摇唇正红;


△ 2010年,魏延政初识太太


翌年,她坐在大皮球上,我拖着她的胳膊,以便小生命向下运动降临,医生初时还问我,过会儿会出很多血、会不会晕血,后来不再问了,我听见第一个呼声、亲手剪了脐带;40岁的时候,去年十月,有天他指着幼儿园课本里的天安门说想去看看天安门,第二天,去北京的高铁上,他在我的怀里睡得很香。

 
△ 2015年,魏延政与儿子于北京天安门

那时我确诊癌症已经一年,一个寒冷的冬夜,我伏在她身上,抚摸着她柔软温暖的身体,我庆幸自己确实还活着,我望着她,她读懂了我的眼神,我把脸埋进她的长发,眼睛湿润了。我体会着她的体温,我真的还活着。


然而自己不幸正值壮年却病倒了,幸运的是遇到一位好妻子。那年情人节突然腿疼整晚以致无法行走,下午她陪我去医院。我躺在活动担架上,她推着我一个科室一个楼层的走,她纤弱的胳膊常常推不直,左扭又拐,我躺着看着她的衣襟,似乎是她在抱着我走。我想到杰克伦敦的一个小说《女人的刚毅》,阿拉斯加天寒地冻,淘金的人们都在绝望的逃离,一对夫妇夜晚发现一个陌生人在帐篷外的火堆取暖,女人出去看了一眼回来说那人即将要饿死了,天亮后他们看到那人就死在帐外,他俩继续赶路,几天后女人也不行了,她告诉丈夫,她知道要走出阿拉斯加,粮食只够一人吃,于是她省下了自己的一份。男人痛不欲生,女人说,你一定要活下去,不仅为了她,还为了她的亲哥哥,那天死在帐外的人就是她的亲哥哥,他曾小时候从熊嘴里救出自己,为此哥哥被熊咬掉了几支手指,他那晚帐外烤火时她就从几支断手指认出了他,但却无奈没有相认......。



2
最好的礼物



10个月前,15年8月17日,体检查出肺里的肿瘤都开始长大了,手术切除已经不能再做,问了多个科室都无能为力。晚上回到家,给妻子说了情况,我担心后续会爆发性增长,两人沉默无语。

刚过4岁生日的小人儿急急匆匆跑到另一间屋子拿了张纸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幅不成画的杂乱涂鸦,抬头望着我,“爸爸,你得了癌症,要是你没有了,这是我送给你的最好最好的礼物。” 他似乎听明白了刚才我们的对话,看着他真诚的眼神,我的眼中一阵酸楚,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将他抱在怀里,不住亲吻,“谢谢宝宝,爸爸不会有事的。”



△ 2015年末,4岁儿子给魏延政画的画


过了几日,阴郁还在我心中徘徊。某个下午,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带着他写课后作业。毕竟还是个小幼儿,这天他很坐不住,我很生气,对他说,“爸爸允许你学一次两次学不会,但是学习的时候要专心,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绝不允许!”

我问儿子,“你知道爸爸得了癌症可能会死的,你知道死亡是什么?”儿子说,“就像超市里的死鱼,它们的爸爸妈妈再也见不到宝宝了,宝宝也再不能见到它们的爸爸妈妈了。” “对,那么如果爸爸没了,就再也不能教你学习知识了,你现在为什么不珍惜爸爸还在你身边的时间呢?” “要是你没了,要是我很想你,你还能回来吗?” “不能了。” “要是我很想很想很想你呢?” “那我也回不来了。” 小人儿坐在我的腿上,茫然了好一会儿,眼里的泪水越来越多,我也无法忍受,我知道这个对话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我又搂起他不住亲吻,但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时候,我心里开始盘算,假如我真的哪一天突然没了,我该留给他些什么。也许时间不允许我再这样一个字一个字一幅图一幅图的教他了,我究竟该留给他些什么?

我没有想到当今的幼儿园居然教了四岁孩子那么多汉字、算术,这在我们的童年、西方社会当今的幼儿园都是极力排斥的。幼儿园就把小学的汉字、运算都教了,孩子真到了小学,你又不能教他中学大学内容,他们自认为什么都会了,还能有几个聪明的孩子专心听讲?专心的怕是从幼儿园到小学总也什么都学不会的吧。


现在的教育体制实在扭曲,幼儿园把小学的学完了,小学就学奥数。“奥数” 这两个字我听了就觉得恶心呕吐,我倒是当年拿过全国数学联赛奖的,大学隔壁宿舍就有个我们那一级代表中国拿到国际奥赛数学金牌的。人家都谦虚的从来不提 “奥数” 这两个字,现在的小学中学是全民奥数,好似全中国的小学生不能人手一块世界奥数金牌就不配做中国人似的,我请问,教奥数的老师自己有几个当年拿过省级竞赛奖?


还有中关村那些畸形变态的课外教育机构,确有北大清华教授高材生来执教,先秦两汉诸子百家内容生动,十岁孩子听不懂的父母陪读要做好录音笔记回家继续补课,你要说你孩子还在读大学中庸,你都不好意思开口,人家都把尚书春秋读完了;你的孩子每天只睡7小时,人家的孩子每天只睡5小时,其余时间不在课堂里,就在这个兴趣班到那个兴趣班的开车路上,吃饭都是车上吃;人人都以14岁学完量子物理、高等代数为荣。


我们真的要把我们的孩子个个都培养成为爱因斯坦、图灵、冯友兰这样的世界级学术泰斗吗?他们的童年都这么扭曲的勤奋吗?那个少年打架泡妞成年把诺贝尔、图灵、美国最高心理学奖拿个遍的赫伯特西蒙的少年时代好像没有那么刻苦吧?请问这样的人几百年才能出一个?能是你的孩子吗?一旦将来不能成为世界知名大学者、大教授,那么15岁前扭曲的童年少年时光200%的付出给奥数、先秦哲学、量子物理是多么荒唐变态的一件事?最后到了30岁拿几张别人不紧不慢也能拿到的这证那证,一起去给不紧不慢接触社会、生活、市场、消费的当年二三流学生如今当上总裁CEO的人打工。回首前30年,女朋友没时间谈、朋友哥们儿也没交上几个、说话办事举手投足技不如人、工作三年辞职六次都因为上司在他眼里是个傻逼、相亲带上800度眼镜请女孩子吃饭主动买100次单最终没一个想要你,这种人生是现在教育体制的目标吗?


还有人拿中关村补习班说事撰文 “寒门再难出贵子”,真是可笑至极,请问什么是贵人?考上北大清华就能成为贵人?少儿时代每年投资几十万和30岁后人生回报真能成正比?毛泽东蒋介石那个年代的贫富差距比当今不知大多少倍,他们身无分文走出乡村上过什么贵族学校名牌大学?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是靠着殷实的家资遍访世界名校成了一代才子佳人,但同一时代的华罗庚直到在西南联大当上正教授也只有小学文凭,和闻一多一家八口合租一间破屋仅一帘隔开两家人,在这间屋中写出哥德巴赫猜想论著获得民国194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仅他一人,再后来人都没出国,芝加哥大学为之立塑像,列名影响世界最伟大的前80位数学家。


可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要因为中关村一时的呱噪,就认为古今中外千年历史总结的 “寒门贵子” 的规律经验就被推翻了。人生若有好的家境条件固然成事的难度障碍减掉不少,但不意味着将来的天下就是中关村那点兴趣班所能引导的。读书学习固然仍需十年寒窗专心努力,能上哈佛斯坦福当然要志在必得,但学习的场所未必都在几十万一年的北大清华执教的兴趣班里,学习的目标也不是100%都在教科书里,要有个平衡,如今互联网社会,想学什么网络上都有,除了数理化和文史哲,生活、幸福、社会、经济、投资、创业这些东西也应该在18岁上大学前有所了解,不要再成为高考自己有什么兴趣想报什么专业都不知道的教育牺牲品。


人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时间应该读读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的传记,看看别人是怎么活的,也想想自己该怎么活这一生。文史哲可以当作学术来研究,也可以当作人生来修养,量子物理可以当作学术来研究,也可以当作某些商学院混饭吃的教授瞎忽悠的商业原理,反正台下听戏的是傻子,台上唱戏的是疯子,各有各存在的道理,但是谁有真本事最终会水落石出,没有真本事的终究是沉沙一般半纸而落。

也许我的时间不多了,这么多的道理不是一时半会能给他说清楚的,我究竟该给4岁的孩子留下些什么?我还在搂着他一边亲吻他的小头发一边继续沉思着,平日里闹腾的不让我抱的小人儿那天也出奇的安静,似乎一直在等待着我将要给他说些什么。

终于,我拉着儿子走到他的小黑板前,写下四个字 “智力、毅力”,豪气干云的说,“跟爸爸大声念,人生做事第一要靠‘智力和毅力’!” 儿子跟着念了一遍。



△ 魏延政在黑板上给儿子写的字


我说,“今天就记住这四个字,明天和后天爸爸再每天教你四个字,你现在或许不懂什么意思,但是一定要把爸爸教你的这几个字记住,每天给爸爸背一遍。如果爸爸有一天没有了,你要每天都想一想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今天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智力就是你聪不聪明,毅力就是一件事没做好要有长年累月的决心一定要把它做好为止,这就叫毅力,毅力和智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天生就一辈子都聪明,小时候聪明但是没有毅力不努力也就小时了了,只有有毅力的人可以把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第二天儿子放学,我又教了四个字,人生做事第二要靠 “朋友和助力”。让儿子记住,小孩长大后就要自己讨生活混社会,做人在先做事在后,所谓做人简单讲就是多交朋友,一群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大得多,对朋友要真诚相待,你帮朋友,朋友帮你,这样才能做大事。

第三天的四个字是 “眼界、定力”。这个给他解释有点费力,懂不懂先记住点粗浅的再说吧,眼界就是一个人能力变大了、能做的事变多了,他就能见识到接触到一般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事情,他就比一般人懂得多的多,这就叫眼界;当一个人能力大能做的事多了,就会有很多人和事都想找他来做,好事坏事都有,甚至好事里面都可能蕴藏着坏事,只是短时间很难看到,这时候这个能力大眼界大的人就需要禁得住诱惑、少犯错误、多做好事,这就叫定力。这世上大多数人也就只能做到昨天说的“朋友和助力”,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大能力、大眼界、大定力。

此后每天上学出门前,都叫儿子把人生做事这三句话给我背一遍,他懂不懂我不知道,但是我很欣慰。


3
五行山下


今年年初,一节腰椎被癌细胞侵蚀坏了,没想到腰椎术后躺了近半年,动弹不得,犹如孙悟空被压五行山。阎肃给西游记这一节写的歌词俨然就是我当下的写照,五百年,沧海都变成了桑田,也只是毫无意义的一瞬间,五百年,蹉跎了岁月,激荡(伤透)了情怀。有一天偶尔听到这首歌,不禁一夜无眠。


这段时间因为动弹不得,全身肌肉萎缩得厉害,也常常疼得生不如死,如果生命仅仅剩下疼痛,又有什么意义?找不到解脱!坐起站起的恢复进展非常缓慢,犹如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看不到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只盼王屋太行每日少了一角,望眼欲穿。无数个夜晚,空悲叹,小重山,更哪堪无人知断弦!五百年,只一颗心儿未死,依然是志向不改心念不衰。功夫不负有心人,某日终于站了起来,自拍一张留念,作几行《五行山下》,纪念这段艰辛又无奈的时光。


五行山下五百年
奈何沧海只等闲
蹉跎岁月千秋苦
血洒雁门独空眠


夸娥亦赴愚公山
功夫从来不唐捐
把酒挥髯王屋顶
笑傲江湖醉九天


 

△ 2016年,魏延政复健时的自拍

 

不想没几日又急转直下,生日那天在医院里已抽出4.2升胸水,艰难度日,收到大学同学很多祝福,我给同学们在微信群写下几行当时的感受,收在这里:非常怀念大家在北大未名湖边相聚的日子,此刻我好似已经醉了,现在我已能做到天龙八部扫地僧说的无胜败心,但是谁又能堪破生死?谁又能笑傲江湖?我只佩服两个人,曲洋、刘正风,但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我庆幸自己还活着,惟愿有朝一日,可以像风清扬老前辈,在山外傲视江湖却不必笑出声来。



4
听爸爸讲故事



近些日子,身体几乎到了崩溃边缘,大堆胸腔积液导致无法呼吸,住院治疗。我自己常常预感是否走到了尽头,连续几天滴食不进,仅靠滴液维持,喘气说话也极度困难,医生亦对妻子说,“做好思想准备”。活着,真难!


过了些日子,我又如疯子一般吃了碗面条,宣布,我还活着。几日后,有惊无险的回到家里。几度灰心绝望之后,发了条丧气的微信朋友圈,只得北大校友看得见。得到的多是鼓励,理解者甚少。次日住友集团朱晖校友来家看望,亦兄亦友的关切了许多话。


在生不如死的疼痛中又挨到了儿子幼儿园放学回来,用哑了音几乎说不出话的嗓子喊儿子过来,让他搬个小凳子坐在我摸得着的地方,摸着他的毛毛头,说 “好些天没讲故事了,咱们今天接着讲三国”。每到傍晚,我每说一句必咳十下,去他娘的,这条命豁出去了,“前几次讲了桃园三结义、曹操、吕布的故事,今天咱们讲关羽的故事”。


关公,曾经有一段时间和他的大哥刘备、三弟张飞在战争中被打散了,他曾一度被曹操收拢帐下,曹操用当年吕布的天下第一名马 “千里赤兔兽” 和 “美髯公” 的雅号收买关羽的心,但关羽从不为之所动,执意要去寻找失散的哥哥刘备。因了这个缘故,后人奉关羽为忠义千秋的武圣人。曹操百般无奈,只好遂了他的心愿,也算交下这个朋友,放他走了。于是就有了流传百世的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的故事。


现在,爸爸问你一个问题,前次讲过 “三英战吕布” 的故事,刘关张三个人合起来都打不过吕布一个人,为什么曹操杀了吕布这个天下第一武将,却偏偏喜欢关公?关公和吕布他俩谁厉害?不到五岁的儿子当然答,吕布单打一个关公,肯定是吕布厉害。我说,不错,但是曹操为什么更喜欢关公一定要留住关公为自己效力呢?儿子摇摇头。

我问儿子,“爸爸让你记住的人生做事第二要靠什么?”
儿子很快就回答,“靠朋友和助力”。
“对,因为关公的忠诚和义气,他能得到很多信服他的人愿意帮助他,于是关公后来有了千千万万的将军和士兵帮他打仗,而且他懂谋略,懂得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么他和仅仅自己武功厉害却没有朋友不懂谋略的吕布相比,谁厉害?”
“关公!”
“对。所以,记住爸爸告诉你的'人生做事第二要靠朋友和助力',和朋友要讲义气,你帮朋友,朋友帮你。那么,关羽的谋略又从哪里来呢?”
“……不知道”


△ 魏延政之子


“读书和实践,就是知行合一。”
“……”
“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这个故事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在有一关,守城将军想要害死关公,命手下人在黑夜用柴草烧死关羽。手下人放火前出于好奇,想看看守城将军要烧死的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于是隔窗偷偷一看,不得了,眼见关公威风凛凛端坐在油灯前,左手拿一本《春秋》,右手捋着胡须,这哪里是个凡人,简直就是天神下凡!于是这个人不忍加害关公,关公因此得以平安度过这一关。关公夜里读的那本书《春秋》讲的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和军事战略最鼎盛最活跃的周朝的历史故事,关公的谋略就是一半来自这些书里,一半来自他领兵打仗的实践中。那么,关公夜读《春秋》是恰恰这天他偶尔读了一次就被害他的人碰巧看见了吗?”
“……不知道”
“肯定不是。关公就读了一次书,就被别人看见了,天下没有那么巧的事。一定是关公读书习以为常才会被人看到。所以,读书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一曝十寒的事,而是持之以恒、天天都要做的事。爸爸问你,爸爸说的‘人生做事第一要靠什么’?”
“人生做事第一要靠智力和毅力!”
“对,记住,关公坚持每天读书,持之以恒,这就叫作‘毅力’。”
“记住了。”


“你知道关公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吗?”
“不知道。”
“关公后来成了三国当中蜀国最厉害的‘五虎上将’的第一名将,统率管理魏蜀吴三个国家必争的当中要地荆州。因为他的能力和眼界都超出了一般的常人,这时候的他镇守荆州大片土地就变得责任重大,他的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决定都会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幸福,所以他这时候做每个决定都要尽可能的避免犯错误。想想爸爸说的‘人生做事第三要靠什么’?”
“眼界和定力!”
“对,关公这时候能力非常大,能做的事非常多,那么很多坏事和诱惑也会随之而来,如果不谨慎就非常容易犯错。所以,禁得住诱惑、少犯错误就是定力。”
“记住了。”
“后来,关公因为自己的功绩越来越显赫,就变得傲慢了,于是就给敌人可乘之机,导致关公大意失荆州,而后败走麦城,在途中死在几个无名小辈的手中。这说明,人的定力不但要禁得起外部的诱惑和错误信息,还要禁得起来自自己内心的骄傲、迷惑和错误。


5
The Next Best Thing



某晚做了个梦,醒来后梦中场景清晰可见历历在目。我已头发半白,和儿子坐在美国斯坦福的同一间教室里,我又重新开始了大学学习。开学第一天,窗明几净,一位比我年级更长的白发老者在课堂上当着全部学生问我,“你这么大年龄为什么要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读书?” 我愉快的回答,“斯坦福的教学改革印证了我多年以前认定的一件事——读书是个一辈子的事。他们用年轻的想象力读书创造,我用我一生的经历去分享读书。我的生命已离不开这芳草青青的校园,我愿把全部生命撒尽在永远年轻的大学校园。


△ 图:魏延政的北大学生证、借书证、车票





编辑丨哲学课堂P小佳



六十载沧桑砥砺,岁月流岚

一甲子哲思沉潜,春华秋实


热烈庆祝复旦哲院(系)成立60周年






— 复旦哲学课堂 纯正思想殿堂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