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暑到,再不祛湿就晚了!这几个祛湿大穴一定要掌握!

 星云荣哥 2016-07-23

第一大补穴竟是它,艾灸后效果显著!

这样艾灸,治好了近视眼,又祛皱美肤,一举两得!

不要等病入膏肓后再艾灸膏肓! 


7月22日大暑,进入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

此时,湿暑之气蒸郁,祛湿很重要;脾胃虚弱,健脾也很重要;大汗淋漓易伤心,而且心生脾,所以健脾的同时,强心也不能少。

强心    健脾      祛湿

小编推荐各位艾灸以下几个大穴,强心、健脾、祛湿都能做到!

1、关元穴


脐下三寸是关元,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关元穴也是强心的要穴!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有调理消化系统、补中气、行气活血的功效。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等。


3、丰隆穴




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丰隆穴属胃经,又联络脾经。丰隆穴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丰隆,丰者大也,隆即盛意。这样看来,丰隆穴似乎是使人丰满隆盛,其实恰恰相反,这个穴位有减肥消脂的功效。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

5、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艾炙这个穴位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还有延缓人体衰老、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预防血管硬化、中风的作用。

6、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只要按摩或艾灸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疾病减轻或消除其功效功效数不胜数。

如果脸部的皮肤出现了红血丝,那么可以在合谷穴进行艾灸,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浊以及疏通气血的作用。常艾灸此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7、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艾灸操作

  • 没有必要一天把七个穴位都灸到了,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需要,每天选择三四个即可。

  • 如果是使用艾条进行,时间控制在每穴10-15分钟左右;如果用艾灸仪灸,时间可以延长到每穴20-30分钟。

  • 湿热重的人(身体感觉发热、口干、口苦、舌苔黄、小便短赤等),也可以用艾灸来祛湿,调整阴阳平衡,但是要慎重,最好找中医面诊,辩证治疗最安全,以免操作不当火上加火。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祛痰祛湿灸哪个穴位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保健身体的工作,并且密切注意身体的变化,避免病邪、湿邪进入我们的身体,引发湿症以及各种疾病。

艾灸+食疗+适度运动,祛湿健脾效果更好。入伏了,人人都要喝古方三豆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