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杠杆上的大股东:出资几万元撬动20亿收购

 昵称22346171 2016-07-23

中证网综合报道,目前A股有32家公司由有限合伙企业担任大股东,若再加上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大股东“加杠杆”的A股公司超过40家,这还不包括股权尚未过户的案例。通过结构化产品设计,买家可以用数万元出资撬动20多亿元的收购,部分杠杆收购案还引入了夹层基金。

当宝能系资金杠杆被置于“放大镜”下深度检视时,风行A股的杠杆收购体味到从未有过的灼烧感。

杠杆收购可以引导资本流动与资源配置,但如果缺乏娴熟的平衡术与必要的防火墙,就可能演变为危险的资本游戏。令人担忧的是,在A股并购重组风起云涌的浪潮下,部分杠杆收购异化为A股公司“讲故事”的重要推手,成为投机资本以小博大的渔利工具。另一方面,不少杠杆收购的操盘人背景神秘,且其产品风控设计、表决权的让渡安排、优先和劣后方的资金来源并未公开披露,埋下了风险与争端的隐患。

由表及里,杠杆资金对上市公司围猎豪赌,映射出A股公司“壳化”和投资“VC化”的趋势。当所谓的“壳”成为待价而沽的稀缺资源,并购重组热衷“贴热点”、“赌未来”,新兴产业资产估值不断推升之际,资金的风险偏好急遽上升,更多产业资本亦趋之若鹜,逐渐形成了一个贯穿一二级市场、投机氛围颇为浓烈的利益生态链。

此类PE型大股东的资金来源及结构化产品运作模式已受到监管层关注,再加上即将实施的重组监管新规,资产注入与变现退出的难度系数成倍增加,而这又可能危及上市公司控股权的稳定性。

钢丝上的舞蹈固然惊艳夺目,但失衡跌落的风险更加可怕。在当下的A股市场制度尚待完善的境况下,强化信息披露及全程监管,是避免A股杠杆收购成为脱缰之马的应有之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