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原因导致柑橘“花皮果”,真相大揭秘!

 观澜听潮914 2016-07-23


老刀注:造成柑橘“花皮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情况:


1.蓟马

为害幼果,锉伤果皮组织,待果实长大后出现银白色疤痕,一般疤痕出现在果蒂周围,呈环状,以果柄为中心的斑痕圆圈的典型果面伤害状。尤以谢花后至幼果直径100px时受害最重。

2.风刮伤

主要是枝叶较密的植株,大风吹枝叶刮伤幼果,伤痕斑与蓟马危害伤口类似,但伤痕较深,发生位置不规则,平面粗糙或是凹状损伤。

3.白癞病


柑桔白癞病是柑桔上的一种果皮病害,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

自幼果至成果期均可发病,多在果皮上形成白色点状、线状、分枝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扁平或略凸起,但不呈圆锥状突起,刮去病表可见绿色皮层或浅褐色。有时表皮层破裂呈碎屑翘起,酷似癣癞。

病斑大小不一,小的为2~3 mm,大的可达30~40 mm。均不产生子实体,甚至保湿多日都无病征出现。在贮藏期病斑形状不变,颜色略深,呈浅褐色或灰褐色。

4.灰霉病


柑桔灰霉病在我国柑桔产区多有发生。开花期间遇阴雨天气,尤其花量大,花瓣容易粘黏在子房,引起发病。花瓣上先出现水渍状小圆点,随后迅速扩大为黄褐色的病斑,引起花瓣腐烂,并长出灰黄色霉层。

若天气干燥,则呈淡褐色干腐。果上病斑常呈木栓化,或稍隆起,形状不规则,幼果受害易脱落。侵染高度成熟果实,发病部位褐色、变软,上生鼠灰色霉层,失水后干枯变硬。

5.疮痂病


柑桔疮痂病又名“癞头疤”,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柑桔产区均有发生。果实受害后,表面粗糙、灰白色病斑、木栓化,呈疮形隆起、果小、味酸、品质变劣,降低经济价值。

6.溃疡病


病斑隆起更显著,火山口开裂更为明显,木栓化程度更坚实,硬而粗糙,一般无黄色晕环。病果只限于果皮,不为害果肉,因而病果不变形,但易脱落。

7.黑星病


又称柑橘黑斑病,可危害大多数柑橘植株,其中柚类和柠檬最为敏感。主要危害柑橘果实,叶片危害较轻。

多从幼果期侵入潜伏,病斑在近成熟果实显现,黑星型初为红褐色小圆点,后扩大成黑褐色圆形斑,直径多为2~3毫米,四周稍隆起,病健部明显,边缘暗红色至黑褐色,无黄色晕圈,中央凹陷呈灰色或灰褐色,其上多数兹生有许多黑色小粒点,病斑会连片成大斑。

8.褐斑病

幼果在花瓣刚脱落时即可受害,病部由褐色针头状的小点变大斑,中央灰白色,有黄色晕圈、呈木塞状的病斑,只伤害果皮乃至囊瓣,不影响果肉。感病植株的果实则可以刚座果一直到采果前都可以感染并导致严重落果。

9.砂皮病


果实在谢花后至果实整个膨大期均可发病,在病部表面产生无数略为隆起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胶质小粒点,表面粗糙,手摸有砂质感。病菌浓度高时病斑呈泥块状或泪痕状。

10.螨类


红蜘蛛:主要以吸食叶绿素,危害叶面及果实,使其失去光泽,成白花表皮,后期变红褐色,光合作用降低,严重时影响果实品质。

锈壁虱:主要以成螨、若螨群集在果面刺吸为害,果面受害后变成褐色至黑褐色,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

跗线螨:黄茶螨、茶半跗线螨,俗称白蜘蛛。危害果果柄、萼片及果皮,呈褐黄色,丧失光泽,果柄附近木栓化。

11.药害

在幼果弱势时期、高温日晒情况下,使用乳油剂型、有机磷、炔螨特、三唑锡、杀梢剂等农药以及其高倍数,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

综合防治措施

1.平衡施肥,养土养根,增强树势,培养通风透光的树冠,减少病虫危害及机械损伤。

2.注重开花前、幼果期病虫害的防治,是减少果面伤痕,提高柑桔外观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着重对疮痂病、炭疽病、黑星病、砂皮病、溃疡病、蓟马、跗线螨等病虫害的预防。全年加强对红蜘蛛、锈壁虱的防治。建议平均15-20日喷施一次保护药剂,提高用药水平。

3.幼果期高温天气,注意农药类型及剂型的选择,避免使用有风险的药剂造成药害花皮。同时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减少环境污染。

文章来源:艾丽奥农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