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骼肌肌纤维的结构

 昵称35303564 2016-07-23
肌肉组织 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所组成。肌细胞通常也称肌纤维。许多肌细胞聚集在一起,周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形成肌束,肌束间有丰富的血管提供营养物质以及进行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神经末梢分布于肌肉组织内。
肌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收缩。人体的运动、各种动作,体内各脏器的活动,如呼吸、循环、排泄和消化等都由肌肉组织完成。
根据肌肉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特点可分为三种: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肌细胞内皆有肌原纤维。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因此也称横纹肌,平滑肌则没有横纹(图示)。
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强,但收缩不能持久,其活动受意识支配,也称随意肌;平滑肌收缩能力弱,作用持久,活动不受意识支配,也称不随意肌;心肌收缩能力强而且能够持久,但不受意识所支配。
骨骼肌 由骨骼肌纤维组成。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状,其大小因肌肉类型和生理活动的状况而不同,一般长度约3--40mm,镫骨肌纤维最短,长约lmm;缝匠肌纤维长达125mm。肌纤维的宽度约为10--100μm,加强体育锻练能使肌纤维体积增粗。
(一)骨骼肌纤维的一般结构
骨骼肌纤维表面有肌膜,是多核细胞,核卵圆形,位于肌纤维之边缘,染色质较丰富,沿核膜分布,有l2个核仁。细胞质称肌浆,内有丰富的肌原纤维。肌浆的基质含有肌红蛋白,肌肉组织呈现红色即与肌红蛋白有关。由于肌纤维所含的肌红蛋白数量不同,可分为红肌纤维白肌纤维。肌浆内有高尔基复合体和发达的线粒体。线粒体又称肌粒,分布在肌原纤维之间,呈纵行排列。此外,肌浆中还含有脂滴和糖原颗粒。肌原纤维是肌纤维中最主要的组分,呈细丝状,沿细胞的长轴平行排列,每条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而且明暗横纹皆整齐地排列在同一水平,所以整个肌纤维显示出明暗相间的带。用铁苏木精法染色,暗带着色很深,明带着色较浅。
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时,肌原纤维的暗带为双折光性或各向异性,又称 A带;明带为单折光性或各向同性,又称Ⅰ带。Ⅰ带的宽度可因肌纤维的不同收缩状态而有差异,收缩时变窄;牵张时变宽;A带在任何状态都保持一定的宽度。一般肌纤维在松弛状态时,A带宽约1.5μm,Ⅰ带宽 0.8μm
A带的中部有一浅色带,为汉森带,又称H带。H带正中有一条深线为中线,称M线。Ⅰ带中部有深色的间线,称Z线。肌原纤维每两条Z线之间的部分,称肌节(图示),即包括两个半段明带和一个暗带.(1/2Ⅰ带 A带十l/2Ⅰ带)。
肌节的宽度约为2-3μm.肌节是肌肉收缩的形态结构单位。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膜肌膜由细胞膜和基膜组成,两者之间有间隙。在骨骼肌细胞的表面,细胞膜和基膜凹入肌细胞的内部,伸入到每一根肌原纤维之间,分支相互连接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横小管,又名T小管,小管与肌原纤维成垂直方向。
2.肌浆 肌浆中含有肌原纤维、肌质网和丰富的线粒体,还有肌红蛋白,是贮氧的场所。肌浆内的线粒体除分布在核及肌膜附近外,还分布在肌原纤维之间。有些肌纤维的线粒体成对环列在肌原纤维的Ⅰ带上,线粒体生成腺苷三磷酸(ATP),提供肌肉收缩活动时所需要的化学能量。肌浆内的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有少量粗面内质网及核蛋白体等,糖原以粗粒的形式存在。
1)肌原纤维 电镜观察,每条肌原纤维由许多细微的肌微丝组成。肌微丝分为两种:一种称肌动蛋白微丝,由肌动蛋白分子组成,直径为5nm,长度是2μm左右;另一种是肌球蛋白微丝(图示),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直径为l.0nm,长度是1.5μm左右,这些肌微丝呈平行排列。
平行排列的肌球蛋白微丝组成A带,每条肌微丝的中段略粗,两端稍尖细。在A带的正中线处,肌球蛋白微丝垂直伸出一些更细的丝突,形成较暗的M线。在H带两侧的A带上,沿肌球蛋白微丝的长轴旋转伸出一些等间距的横突,每旋转一周共伸出6个横突,突间距离为14.3nm。肌球蛋白微丝借助横突与相邻的肌动蛋白微丝相连。在H带的肌球蛋白微丝没有横突。
肌动蛋白微丝从肌节的两条Z线上伸出,两侧分别构成半个Ⅰ带。然后微丝再由Ⅰ带连续向A带内伸进一定距离,插入肌球蛋白微丝间隙中,形成6条细的肌动蛋白微丝围绕一条粗的肌球蛋白微丝。肌纤维处于静止状态时,从两条Z线伸出的肌动蛋白微丝两端相隔的距离即H带的宽度。当肌纤维收缩时,肌动蛋白微丝两端接近或接合,H带变窄以至消失;当肌纤维弛张时,肌动蛋白微丝两端之距离稍宽,H带也变宽。
在肌原纤维A带中,包含肌球蛋白微丝及肌动蛋白微,比较致密,所以A带呈现为暗带。在Ⅰ带中,仅有细的肌动蛋白微丝,所以呈现为明带。H带仅有肌球蛋白微丝,故比A带稍浅淡。M线由于肌球蛋白伸出一些细微的丝突,因而比H带稍暗。Ⅰ带的肌动蛋白微丝在Z线处,末端变粗并分出细支,称Z微丝(Z filament),来自两侧的Z微丝在Z线上相互交叉重叠,所以Z线致密而深暗。
电镜观察肌原纤维的横切面,Ⅰ带是由肌动蛋白微丝的细点组成整齐的六角形图案。在A带的横切面上,每个肌球蛋白微丝的粗点周围有6个肌动蛋白微丝的细点包围,彼此距离相等,间隔为10-20nm。在H带横切面上,仅由粗点组成对称的三角形。在M线的横切面上,组成三角形粗点之间,由细微丝突相连(图示)。
2)肌质网是肌浆内的特殊结构,相当于其他细胞的内质网,但没有核蛋白体,它是由薄膜构成的复杂管状系统,这种管状结构称肌小管。在每条肌原纤维表面有许多肌小管纵列盘绕并呈重复交替排列。覆盖在A带上的肌小管沿肌原纤维的长轴纵行排列;在H带纵行排列的肌小管彼此分支吻合,形成不规则的网状肌小管。在A带和Ⅰ带的交界处,纵行排列的肌小管汇合成单条横向膨大的肌小管,称终池。在终池内常有浓密度的小颗粒物质与Ca2 相结合。
位于终池部位的肌膜呈漏斗样向内深陷即为T小管,管腔直径约20nmT小管环绕每条肌原纤维,沿两条终池之间穿行,但不与相邻的终池沟通。这三条并列的小管合成三联管(图示)。
三联管在肌原纤维上有规律地重复并替排列。哺乳运动的骨骼肌细胞,每一肌节有两个三联管,位于A带和Ⅰ带的交界处。两栖类的骨骼肌细胞,只有一个三联管位于Z线处。因而哺乳运动的骨骼肌比两栖类的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肌质网的作用与肌纤维收缩的兴奋传导有关,肌质网上有钙泵存在,能将Ca2 集中到肌质网中,以调节肌浆Ca2 的浓度。T小管的功能是将来自运动终板的兴奋性冲动传入深部,直达肌纤维内,引起一条肌纤维各肌节的同步收缩。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