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支招——整改孩子考试中的低级失误与马虎粗心(二)

 信息宝库 2016-07-23
昨天我们分析了“伪失误”

相关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教育规划联盟”,查看历史消息《整改孩子考试中的低级失误与马虎(一)》

相对于“伪失误”,真失误更可惜
产生真失误的原因多是审题匆忙、精力不集中、演算不细致所导致。这种错误只要孩子审题稍微慢点、书写时看清楚、演算时不着急,就可以避免。
但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审题稍微慢点、书写时看清楚、演算时不着急”呢?
要避免“真失误”,首先要认清经常“真失误”的孩子的这个恼火的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然后才能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
大致来说,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孩子本性所致
即本身的生活习惯不好,办事拖拉无条理,东西随手放,自己的领地(卧室、书房)杂乱无章,在家里经常找东西。
这种孩子,生活上是如此,绝对不要指望他到了学习的时候就变得很有条理、很细致。因此,这种孩子要想改正学习上粗心马虎的习惯,必须从生活习惯开始纠正。
因此,请家长和孩子首先从生活习惯的条理性、细致性着手吧,虽然这是一项需要持久耐心和坚强毅力的的任务。

整改措施:

①先和孩子谈心,让他意识到自己所憎恨的“马虎粗心”不仅让自己丢分,而且让自己现在和将来的独立生活乱糟糟,更会让自己在将来工作中失去头绪,要想改正必须从生活琐事开始;
②再和孩子一起制定“有序生活”“有序学习”的硬性要求(包括针对家长自己的),写成条款,制作考核表,确立奖励和惩罚措施;
③然后一起清理孩子的空间、物品,配齐相应的设备(如针线盒、文具盒、临时衣帽架等),设定分门别类的要求并贴上标签;
④最后督促执行,持之以恒,定期检查。

即,做到以下“有序四要诀”↓
马虎粗心一生害,
有序生活有序学。
物归其位常清理,
规律作息常记载。
第二种是书写随意导致粗心
我见过太多同学书写时桌面铺满了杂书杂物,导致书写空间狭窄,把卷子铺在一摞杂书上书写,导致高低不平,这样书写效果必然打折扣。还有更多的同学,书写的时候,另一只手放在课桌下或撑着脑袋或玩着其它小动作,而不是用来按着书写的纸张,以防止纸张随笔触上下浮动。
这些同学首先就没有慎重对待的态度而表现得随意,而随意是导致马虎粗心的内在原因,其次,左手经常有小动作容易分散注意力,最后,书写时如果纸张浮动,容易出现连笔或不清晰。

整改措施:

制定严格的书写要求,做到:
①每次作业时,清空桌面,确保桌面只留下相关书籍、笔记、文具盒、草稿纸,并且绝对保持正襟危坐,双手都放在桌面;
②书写时,左手指着笔尖书写处,防止纸张浮动,或者左手指着试卷(试题、材料……)的相应位置,右手在作业本或答卷上书写,防止把对象看错了或写漏了;
③作业和考试时只能写正楷,笔画到位。一定不要写草书或行书,不仅不能几个字连着写,也不能一个字连笔到底;
④字的大小以占据行高的7成为好,既不能太小导致电脑扫描阅卷时看不清,也不能太大占满行高导致行与行间交叉串联。

即,符合以下“书写四原则”↓
清空桌面正襟坐,
左手指着右手写。
笔画清晰不连笔,
字不写满空三成。
为了训练孩子的书写习惯,最好每天进行专注书写的训练:
严格按以上四原则,在算术本上将阿拉伯数字从1写到200再从200写回来,直到不出错为止。然后随机打印50个电话号码在纸上(号码间间隔一定距离),要求孩子抄写到另一张纸上(左手指右手写),直到不出错为止。
第三种是作业随意导致粗心
这些同学往往边做作业边做其他事情,如听音乐、转笔、和同学聊天等,这种同学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被打断,断断续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考试时也常常心不在焉易走神,进而导致马虎粗心出错。

整改措施:

①凡是整份成套的书面作业都应该设计整块单位时间做,做的时候不允许中断。为此,还可以预先给自己的好朋友、同学、家人等交代清楚——凡本人做书面作业期间,不要打扰。
②凡是练字、背诵、摘抄、记忆等零散的作业,在校都抓紧零碎时间做,这样才能保证整份成套作业有足够的整块单位时间去做。
③预先准备好学习用品,不要做着做着又找他人借橡皮擦、尺子等,或者到处翻找这些用品,导致作业被中断。
④作业之前清理干净杂物,凡是可能影响注意力的诱惑之物均收起来,如MP3、手机、漫画书等书报杂志,不允许作业本下面藏着一本漫画书等的情况出现,更不允许边听音乐边做作业,任何“我已经习惯了不会受影响”的说法都是自欺欺人。

即,遵循“作业四原则”↓
零碎作业挤时做,
成套作业整时做。
作业限时不中断,
心无旁骛专注算。
第四种情况最常见也最普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