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金文(灵犀一指) 避世用世,出兹天命; 是鱼非鱼,入我瞳人。 来者:此联集自毛公鼎上的铭文,格调高古,饶有意味,似孔子之喻世,若庄生之达语。吾读之以为契合了鼎文中周王对毛公之寄意,堪作其读后感,此乃巧合?或是作者匠心独到?另联中‘瞳’字当为铭文上的‘童’字演变,金文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它的字数原本不多,故为合理。 2、云南腾冲张问德(林南) 骆宾王亦儒生,草檄陈兵,四海共推公可继; 范少伯真隐者,功成身退,九州既靖此何忧。 来者:此联取骆宾王及范少伯作衬最适宜不过。解读此联,须先了解张问德生平,其人其事中最值称道的当有两点:一是腾冲城被日寇占领之时,作为年过花甲的一介儒生挺身而出,临危受命出任‘县已不县’的腾冲县长,‘抗日县长’之名不胫而走,期间所写的《答田岛书》众口传诵,正气凛然不让骆宾王那篇《讨武氏檄文》,故被时政称誉为‘人杰楷模’。二是当腾冲城光复后数天,张问德即挂职而去,只留下了一片丹心,实与范少伯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有并誉之美。两结句顺理成章,两相呼应,稳占得当评价。 3、宗泽(金锐) 羊太傅其奈何,白鬓枉生,我来徒剩一垂泪; 岳将军莫须有,黄龙未捣,公死尚呼三渡河。 来者:整联抒发对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概,文字极具渲染力,除上联结句的有我之想稍显局束外,其余算旁观中肯,两腰铺垫极具张力,对人物的定格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仗精细,其奈何对莫须有,白鬓对黄龙,一垂泪对三渡河皆可圈点。 4、无题(李向隅) 汩汩如川,情牵左岸; 婷婷成树,思有别枝。 来者:无题之作,往往品读空间似小而大,似平而细,似淡而深,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吾读此联文质彬彬,实乃情深语也。另川与岸、树与枝的呼应精微,套用其下联语作评:着实思有别枝,妙不可言。 5、唐伯虎之一(林南) 天助清狂,竟许其谢公屐、江郎笔、刘伶酒; 世知寂寞,故佐以祝允明、文征名、徐祯卿。 来者:这种接二连三拉人作衬的思路算较为别致,上联切其才气,下联切其个人,虽罗列而不着闲笔,故读者品味有空间有余地,是为一法。 6、吾心以往(苏衣雪) 天地牢笼,禽鸟徒为趋世客; 云山遗爱,梅花对坐野溪僧。 来者:读苏衣雪的同组联,似有点不着人间烟火的味道。此联喻情其中,却能悠然自得,尤喜下联,随遇而安的心境在廖廖数语中得到体现,一种不俗的从容,蕴涵着个性的自我。 7、南天门(锂大爷) 南无阿弥陀佛; 天有不测风云。 来者:饶有情趣,仿似慈悲僧人之叹。难能把人们较为熟知的术语、成语集句成联,且字面工稳,大出人意料故而出彩。另:如非为嵌南天二字,不如省去联题更佳。 8、闻中楹诸友娄东之会有题(来者) 诸子大逍遥,三千里海上桴槎,云边诗赋,嗟吾未可神仙会; 东翁真雅致,又一席秋风鲈脍,绿蚁壶觞,问孰不生江左情。 来者:遥想之作,隔空取物,惟余想象耳。自评自联,偷了个懒。 9、陆游(林南) 屈大夫、杜工部亦旷代诗豪,忧愤故相传,终古儒冠难许国; 岳武穆、韩世忠皆天生名将,中原胡不定?由来时势未关才。 来者:林南这一组联中,较多采用拉人作衬的写法,此联故不足为奇,其出彩不在于感概陆游,而在于下联的一问一答,所引起的思考,足令其余味不绝。 10、武训(抱犊散仙) 虽丐行亦有千秋,论迹论心,去邹鲁尼山不远; 非儒素而弘四教,其功其德,犹卫漳河水长流。 来者:对武训先生行乞兴学之举,无论如何誉美,吾皆以为可。上联起句即定其格调,以邹鲁尼山喻其高,下联肯定其功德,以卫漳河水喻其长,皆比喻得当。 |
|
来自: 昵称2960465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