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旅游行业企业“倒闭”、“关停”、“破产”、“拖欠工资”、“业绩下滑”、“亏损”、“跑路”等消息动摇人心。由于线路产能过剩严重,很多批发型旅行社(特别是包机包船)长期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常年在同业市场亏损抛售旅游尾单产品,要么靠低利润走量维持生存,要么一直处于亏损靠现金流维持。 除了外部环境,内在的恶性竞争也在吞噬旅游业的好光景。为了维系客户、保证有生意可做,一些企业不惜以“保本微亏”姿态卖货,加重了更多中小型批发商倒闭的风险。 “价格多低的生意都有人做!”现在看来,比“倒闭潮”更可怕的是“低价竞争”。 在买卖市场里,买东西嘛,当然要挑便宜的买,可关键的问题却是,在客户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别的情况下,卖家无底线的经营,最终扰乱了市场,出现了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企业的错误现象。 比如在同在一个二线城市,有500家旅行社门市,而同一个城市里有20家专线批发商,如果有一家有一家批发商开始跳水销售产品,另外的那剩下的19家就只有跟着跳水了,因为他们都切位同一架飞机,接不到订单的就直接撕票。长此以往,市场就被扰乱,而门市只认识特价,还会叫客人等特价,这就是“屯人”。 批发商的毛利率控制在5%-10%属于正常范围,可实际上有的小批发商为了有生意做抢市场(特别是国内批发商转做国际线路),毛利率低于5%也在接,有的2%,甚至更低。接到团了,当然高兴,小作坊式的经营热火朝天,销售天天忙着发微信收客。 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批发商的日子真的好过吗?到年底一算账,除去员工工资,房租费,水电费,市场推广费,网络费,电话费,各类投诉赔款,唉,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就剩下三瓜两枣,还不如给别人打工赚的多,何苦呢? 有一句行话叫“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不是内行人永远不知道这行业这水有多深。近段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抱怨,低价竞争已经扰乱了正常的行业秩序。“不管什么样的产品,总有更低价格的产品出现。不管下游的用户给出的价格有多低,总有人会接团。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价格根本无法保证利润率,如果他们能做,那也肯定是在行程上偷工减料、增加自费项目而已。”长此以往,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势必受到威胁。 买家以为占了个大便宜,殊不知最该哭的是自己。经常听到各种游客抱怨问题,殊不知现在各种成本上涨严重,各方面成本居高不下,而旅游费这么多年涨价了吗?这么低的价格能买来什么样的高质量的产品呢?贪图便宜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让旅游变了性质。 生活的格调在于您的品味, 产品的质量在于您的选择! 只选对的,时间会证明您的理性和远瞻! 好贵,没错,因为好,所以贵! 产品贵在品质,人贵在品味! 服务的前提是利润, 利润空间可以被挤压, 但不能消失, 否则连同利润一起消失的还有服务。 请不要一味的过度要求, 每个公司都要生存, 你拿走了旅行社的生存空间, 服务、品质怎么保障? 做企业就是做良心, 我们宁愿为价格解释一阵子, 也不要因为品质,向客户道歉一辈子! “抢别人的单,断自己的路!”以低价接单的旅行社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个体选择却在危害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这样的经营模式持续不了多久,而且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也丧失了研发新品的能力,因为你能开发我就能模仿,而且价格比你还低,其发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到头来会发现这是条死胡同。 其实,在价格战的博弈中,企业完全可以靠挖掘自身优势,获取更多利益。 ——靠产品说话,靠渠道说话,靠客户的口碑说话,完胜价格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