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的告诫:千年智慧诗三百

 星辉斑斓之星星 2016-07-24

重读诗经 | 千年智慧诗三百


《诗经的告诫:千年智慧诗三百》

王春永 王卉 孙小明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这是一部独具国学气质的解读《诗经》作品。立足于西汉儒学大师太傅韩婴《韩诗外传》,解读《诗经》里蕴藏的千年智慧。《诗经》的每一首歌谣,都凝聚着先民对人生之道的深刻理解。

重读《诗经》,你会发现,在它古老优雅的诗句里,不仅仅歌颂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更展示了一念间超越苟且的广阔境界,提供了辨得失、知进退、明取舍的鲜活智慧……

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庭院,儿子孔鲤快步走过,孔子问他:“你学诗了没有?”
孔鲤回答:“还没有。”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孔鲤马上就开始学“诗”。

又有一次,孔子问孔鲤:“你有没有学礼?”

孔鲤回答:“还没有。”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孔鲤马上又去学“礼”。

这就是著名的孔鲤趋庭的故事,它既反映了孔子是如何进行家教的细节,又说明了“诗礼”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兴于诗,立于礼。不过,孔子让儿子所学的“诗”,并不通指一切诗歌,而是专指《诗经》。《诗》被尊为“经”,是汉朝时的事儿了。

作为中国先民最富有灵气美感的言说,《诗经》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潜在的绘画美,优美动听的韵律,以及风姿绰约的意境,在几千年间一直被当作不可替代的素质教育基础读本,影响了无数人的性情与命运,让他们活得洒脱而优雅。

孔子评价《诗经》的作用说:“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见《论语·阳货》)大意是说:《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一言以蔽之,无论是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还是进行各种类型的交际活动,《诗经》都是必修的一课。

在著名的“申包胥哭秦廷”故事中,秦哀公就是以一首秦风《无衣》来表态的。当时是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了楚国的郢都,楚国大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被秦哀公婉言拒绝,于是申包胥站在秦庭之中抱着柱子大放悲声,哭了整整七天七夜,日夜不绝,滴水未进。秦哀公最终被其忠心所打动,同时也意识到救楚对秦国的战略意义,于是以一首《无衣》表态愿意与楚国同仇敌忾: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申包胥这才止住悲声拜谢。秦军出师,一举击退了吴兵。

试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又有什么样的语言能比它更适合表达出对楚国的同情,以及那种慷慨激昂的无畏呢?

到了汉朝初年,汉文帝、汉武帝设“五经博士”,也就是设立了《易》《书》《诗》《礼》《春秋》五位经学学官,其中一位专门负责讲授《诗》。《诗经》已然成为一门显学,最为著名的有齐、鲁、韩、毛四家。毛诗出现较晚,但被立为学官之后,齐、鲁、韩三家便逐渐衰微,北宋后基本亡佚,只有韩婴所撰《韩诗外传》尚存于世。

韩婴是燕人,主治《诗》,兼治《易》,是西汉韩《诗》学的开创者。根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韩婴在汉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刘舜的太傅,武帝时曾与董仲舒有过交谈与辩论。综合各条线索,他肯定生活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20年之间。

《韩诗外传》作为一部与《诗经》联系紧密的史传著作,既是关于《诗经》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以处世智慧的角度来解密《诗经》的故事集。书中生动地叙述了200多个历史人物故事,在不少故事性极强的章节中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擅长叙事过程中巧设悬念,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多用对话发议论、露神情、见性格,语言简练生动,其论述则多节录诸子,在取舍剪裁中见出己意,“文辞清婉,有先秦风”。

作为历史轶事、处事规范以及生活忠告等组成的杂编,《韩诗外传》只有很少的几章讲《诗经》某一篇的诗旨或本事(如卷五第一章讲《关雎》等),大部分篇幅是先讲一个故事或道理,然后引用《诗经》引句作结,或引《诗经》后略加阐发,论述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所选《诗经》引句进行的。

《韩诗外传》不是《诗》篇字句的训解与本义的探求,明人王世贞等据以认为它系引《诗》以证事,并非述事以明《诗》,但是倘若从经学史的视角细加观照,《韩诗外传》继承孔门说《诗》的精神,注重贯通经、史、诸子百家,古今言论事迹皆可与《诗》义相触发,联想发挥以说《诗》,应列为一部说《诗》之作,且带有比较显著的今文经学通经致用的特点。《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诗》类将《韩诗外传》与《易纬》《尚书大传》等同视之,这一认定是比较准确的。

韩婴学识渊博,贯通经、史、诸子百家,取譬引类以说《诗经》,“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一方面为管理者提供治理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则启发学《诗》者,为他们提供修身处世和议论的智慧。活色生香的孔子轶闻、诸子杂说和春秋故事,与经典的《诗经》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微言大义,令人过目不忘,给读者以历久弥新的智慧启示。

如第七卷“楚庄王赐其群臣酒”章,楚庄王与臣子一起饮宴,在大家喝醉之时,殿上的火烛熄灭了,有人暗中牵扯宠妃的衣服,宠妃把那人的帽带子扯断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楚王。牵扯王妃衣服,这无疑是对君王尊严和权威的挑战。如果拿火来照,那个牵扯王妃衣服的人必定要受到严惩甚至会被处死。然而这时楚庄王却网开一面,下令“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到后来却敌杀吴大将后,楚庄王才知道绝缨者是一位气贯三军的勇士。

韩婴引用《诗经》里的“有漼者渊,雚苇淠淠”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楚庄王的胸襟宽广,并暗示由此带来的功业。

这是表现管理者胸怀的一面,还有很多反映普通人生活智慧的故事。如第九卷“齐王厚送女”章:齐王用丰厚的嫁妆,要把女儿嫁给一位杀牛的屠夫屠牛吐。这一点够让人奇怪了,更出人意料的是,屠夫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地接受,反而借病推辞了。因为屠牛吐依据自己卖肉的经验,推测齐王的女儿非常丑陋,随着情节的推进,这个结论最终得到了证实。屠牛吐的先见,相信会令不少现代人都自叹不及。

作为一位关心现实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易学家,韩婴对易学智慧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并把这一理解融汇到对《诗经》的讲解之中。

比如《韩诗外传》卷三中解谦卦,把“谦”细致地析立为“恭”“俭”“卑”“畏”“愚”“浅”六种品德。并且说:“德行宽裕而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而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隘。”六种品德分别会导致“荣”“安”“贵”“胜”“哲”“不隘(智)”六种非常好的结果。这一剖析,与《易经》专立谦卦六爻皆吉的宗旨一致,极为精湛,对后人运用易学智慧极有帮助。

作为一部诗教作品,《韩诗外传》既深刻又优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开启心智、熏陶气质的作品。我们选择其中对现代生活有切实教益的200节,诠释为现代白话文,并将其中的《诗经》引句出处文本列于文前,以便于读者参照体味。这一努力,庶几能贴近汉太傅韩婴在2000多年前落笔时的发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