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以1000港元捡到鸡缸杯的传奇大漏,富甲天下后为什么又倾尽所有?

 孔_夫子 2016-07-24

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这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元的天价

刷新了瓷器拍卖史上的最贵纪录

过后,大家记住了一个叫刘益谦的大咖

以及他用天价宝物嘬茶的任性

但,这一切的背后,有谁知道

最开始是谁?发现了这件传奇拍品呢?

他就是上面这位

仇焱之的大藏家

他不仅以1000港元

捡到鸡缸杯这个传奇大漏

最后还因收藏富甲天下!

当然,更让人敬佩的是

最后的最后,他又倾其所有

只为‘收养‘’流失在外的中国古陶瓷 

 


初 当 学 徒

20岁时就总结出了收藏真经


仇焱之,1910生于江苏扬州,幼年在上海五马路的古董商朱鹤亭家当学徒。人称朱二爷的朱鹤亭是个小心眼,做生意总是怕吃亏上当,买货时斤斤计较,同时还不时查看卖家的表情,脾气相当古怪。

都说名师出高徒!那么,如此落后的师傅也能带出好徒儿么?当然能!因为还有句话是这样说滴:


仇焱之的从师经历充分验证了此话的正确!

学徒期间,师傅的古怪脾性丝毫没有影响到仇焱之,因为自始至终他都只把学到本领放在心上。初期学古陶瓷的鉴定和买卖,后来专攻明清瓷器收藏。因为自己的勤学敏悟,当然,还有蹩脚掌柜的调教,很快他就练就了一双辨别古陶瓷的慧眼。

这不,刚到20岁,他就学有所长,并开始了自己的小型收藏,他告诫自己,买东西时要牢记三点:

东西的稀有性——越少越好;

装饰性——必须合乎当时的时代标准,没有一点存疑之处;

品相——尽可能完好无损。

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自己总结的这三大真经不仅为他的收藏指点了迷津,还让他凭借收藏富家了天下!


三 十 而 立 

成为叱咤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为磨炼眼力,仇焱之还做起了古董买卖。不到30岁时,他就夹着包包跑遍了上海滩。因为他买货时不把价钱压得太低,卖货时也不拿假货蒙人,所以得到同行信任的同时,生意也越做越大。

在有了一定资本后,他又自立门户。民国35年,仇炎之以200万法币独资开设“仇焱记”(又名“仇焱之文玩会”)于嵩山路44号。此时,他的收藏体系和生意门路也越来大了。这从他曾收藏过的下面这只雪花蓝大碗的价格变迁就能知晓一二。


这只明宣德大碗原先为晚清时期一位盐运使所有,那个年代,凡与盐业沾边的事情都能发大财,盐运使曾经家财万贯,买了不少的古董。后来家境破落,孙子成了大烟鬼,宣德雪花蓝大碗在被不识古董的子孙盛了二十多年的黄酱之后,终于以5元的价格换回了5只大烟泡。

后来天津劝业场的一家古玩铺以5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只碗,再后来又以500元转手给了另一商贩。仇炎之买的时候,人要价800元,他二话没说就买了下来。到1980年,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仇炎之瓷器拍卖专场中,这只碗拍到了370万港元!正是凭借这样独到的眼力,以及在古董生意场上的豪爽和游刃有余的操盘,上世纪40年代初,仇炎之一时成为上海滩商贾云集十里洋场中的风云人物。


 南 下 香 港  

花1000港元捡鸡缸杯传奇大漏


民国38年,仇焱之赴香港发展,成为那个时代第一批南下香港的第一代收藏家。其后,在香港这片弹丸之地,他以衔泥筑巢般地毅力,收藏了众多历代官窑瓷器,并创下很多佳话。

上世纪50年代,香港古玩市场上,一对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一商贩的地摊上摆了很久,都无人问津,恰好有一天被仇焱之发现,就出价1000港币将它买回。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他买的是假货、仿古的,由此还受到不少非议,但他不为所动,始终相信自己的眼力。后来买回家后,他又拿这个宝物对照史料不断研究,并且还专门为它定做了一个包装盒,上面落上了自己的姓名笔迹。这个宝物他一直带在身边,珍藏了近半个世纪之久。

直到198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仇焱之买下的这对鸡缸杯,一只拍了418万港元,另一只拍了528万港元!谁能帮我算一算,从1000港元到418万+528万,这中间翻了多少番啊啊啊?

事实上,在苏富比上拍之前,鸡缸杯从仇焱之手里就已经转手了三次,他第一次出手时就大赚了一番,当时也震惊了业界,被誉为收藏界“捡漏”的典范!

而仇炎之对收藏的痴迷以及对稀有物种的寻觅,甚至到了不计代价的地步,他曾为得到一件建文年款瓷器而孤注一掷。

”建文'为明代朱元璋之孙朱允艘继承皇位的年号,建文仅在位四年,即被其叔朱棣(明成祖永乐帝)夺位,建文四年瓷笔架底部铭文为:'建文四年三月日横峰造,吴氏均茂志',由于建文皇帝在位日短,所烧制的瓷器有限,而有年款的瓷器则更属凤毛麟角,至民国年间,收藏界公认为真品的'建文'年瓷器,只有此瓷笔架了。

因为太珍贵,竟然连图片都没搜到!放一张建文帝的照片吧~

话说有这个皇帝年号的笔架经辗转流传,到民国年间,由藏家谭敬收藏。仇炎之专收明代瓷器时,将明代所有年号的瓷器都收齐了,独缺建文帝年款。因此,得不到这个瓷笔架,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觉得珍贵,于是,为了了却这个心愿和弥补这份遗憾,仇炎之又豪爽了一把——他竟然以只缺”建文'年款的全套明代瓷器,换了这一件瓷笔架!为其所爱,不惜疯狂到底,小编猜这位仇先生应该属天蝎的吧……


闯 荡 世 界  

倾尽所囊只为“收养”古瓷器


在南下香港,以收藏富甲天下后,仇焱之又开始以香港为跳板,开始了欧美诸国的闯荡。

在这期间,他发现当年大量被八国联军劫掳去的中国艺术品,许多已绝迹于其后裔或旧货市场。有些后裔对先辈掠夺而来的中国艺术品毫无欣赏或收藏意识,”以永宣青花碗盘杂盛乱物者,绝非笑谈”。当目睹种种暴殄天物的荒诞事实后,仇焱之萌生了从“掠夺者”和僻市陋店中买回祖物的使命感。


(大英博物馆藏有中国流失最多的文物)

但无奈的是,尽管其倾尽所囊,也仅是杯水车薪,没有能力全部“收养”这些中国瓷器。为不使中国陶瓷再度颠沛流离、含屈受辱,当时的权宜之计,只能是为这些流失他乡的中国瓷器找一个“善待的婆家”。

同时为提升“西方藏界”对中国悠久文化的了解和中国瓷器的赏识水平,仇焱之除苦心积虑撰稿之外,还不懈奔波游说于欧美各大博物馆、基金会、知名收藏团体和富商之间。

比如闻名遐迩的大卫·珀西瓦尔爵士(大维德基金会)、瑞典国王古斯塔乌·阿道尔夫、上海博物馆等,让人眼馋的中国古陶瓷精品中,就有许多为仇焱之的昔日“月老”或“捐赠”之物。


(仇大雄为仇焱之三子,收藏漆器大家

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个古董界享誉世界的堂号——玫茵堂。它的创始人为瑞士欲利兄弟,他们被公认为西方私人手中最好的中国瓷器持有者。(关于这个堂号的收藏以后再细讲)他们对中国瓷器的收藏,就是经由仇焱之点拨。而仇焱之对他们最深远的影响,则是在他们心中深植了对中国艺术品的热爱跟敬畏之情。

而为了让流落在外的中国瓷器得以善待,繁忙生意之余,仇焱之始终笔耕不辍,于1950年相继出版了《抗希斋珍藏明全代景德镇名瓷影谱》《斋珍藏历代名瓷影谱》,成为国外专业人士研究中国官窑瓷器最有价值的书目之一。



永 远 的 辉 煌

苏富比为他首次举办私人收藏专场


1980年,仇炎之过世后,其家人把他的毕生收藏委托苏富比拍卖。鉴于其在古董收藏尤其是瓷器方面的巨大影响力,香港苏富比分别于同年夏季和秋季,在香港、伦敦两地为仇炎之举办了私人拍卖专场。

为个别藏家举办私人拍卖,这在苏富比拍卖史上尚属首次。结果却意外成功,上拍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为拍卖引来大批藏家和鉴赏家到场,苏富比最终将拍卖地点由原先的狭长型宴会厅,迁往更宽敞富丽的大酒店举行。


(苏富比 1980 仇炎之专拍图录)

当然,在这些专拍里,最为人津津乐道者,还是那件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及其他难得一见的明清瓷器。正是仇炎之私人拍卖收到的空前效果,才由此掀起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拍卖高潮。

也许,现在提起鸡缸杯,依稀还有人想起它的”伯乐”仇炎之。但再过数代之后,仇炎之的名字会消失在中国瓷器收藏历史的风云里。因为一位收藏家,当他的藏品几乎全部消散之后,他的名声、他的荣誉、他的学识、他的财富,也都将渐渐消散 。

然而,这正如在任何传承千年的珍宝面前,谁又能永久的拥有呢?我们都只是暂时得到,我们也只需要在这份暂时拥有的瞬间,享受它带给我们无尽的财富、乐趣、学识就好!




最后小编要给坚持看到这里的亲们发福利啦!

如果那些年你错过了大藏家经手的鸡缸杯

别急!也别怨自己,这里还有!

噢,对了,发福利前再给大家爆一料吧

各位还记得最开头的那张照片吗

小编还是再PO一遍吧~





嗯,这位手拿鸡缸杯的性感欧巴

你能想到他会是仇炎之的孙子吗?

(他叫仇国仕,现任苏富比亚洲区主席)

反正知道真相的小编,只想问一句

难道搞收藏除了富三代还能帅三代么?

好了, 不撩你们啦



清康熙?斗彩鸡缸杯(一对)?

估价: RMB 18,000 - 28,000


清光绪?斗彩水仙纹杯? 

估价: RMB 15,000 - 25,000


清道光?矾红彩五蝠纹碗 

估价: RMB 30,000 - 50,000


清乾隆?豆青地粉彩皮球花纹盘(一对)

估价: RMB 8,000 - 15,000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估价: RMB 150,000 - 200,000


明万历?青花莲塘芦雁纹罐? 

估价: RMB 60,000 - 80,000

以上明清瓷器多选自 7月24日

华艺国际《古董珍玩》专场

关注掌上易拍  足不出户淘遍全球珍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