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是为了提高好的行为发生的概率,但对于家长来说,更加关心是如何消除不良行为。为了减少不良行为,家长要了解消退法,即不再对不良行为进行强化。 首先要仔细观察,究竟是什么因素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起了强化作用。一般来说,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无原则的满足或儿童本人从不良行为中获益都起到强化的作用。针对找到的这些强化因素,停止对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对不良行为不予理睬,使其自然消退。 要注意的是,在消退治疗开始的同时,会出现一些情感反应,如哭闹,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及强度均会明显增加。如果父母坚持下去,不良行为就会逐渐减少。对于严重的攻击或破坏行为,或严重的自残或伤人不宜采用消退法。 另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如何惩罚?惩罚不是责打,要讲究方法。惩罚具体包括一下几种: 1 、自然结果惩罚 自然结果是继孩子的不良行为后自然发生的事情。例如,不好好吃饭的自然结果就是下午饿肚子,早上磨磨蹭蹭的自然结果就是迟到,打小朋友的自然结果就是小朋友不喜欢和你玩。孩子经历了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的后果,可以学会改进自己的行为。父母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实施这些方法,同时切记不要人为介入,例如,孩子中午没吃饭,就给他买零食以补充营养;孩子要迟到了就开车送。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些是由于自己的行为导致的结果,由于惩罚是自然产生的,孩子很少对父母不满。 2 、逻辑结果惩 应用逻辑结果来处理不良行为,要保证这种惩罚与不良行为的性质相符合,即惩罚对某一具体的不良行为而言是符合逻辑的、合情合理的。例如,不肯刷牙,就不给糖果或甜食吃;用水枪射小朋友,就一星期不准玩水枪。当孩子看到不良行为与惩罚间存在明确而合理的关系时,就会更易于改变行为,同时也不易对惩罚产生不满。要注意惩罚不能太严厉或持续时间太长,如孩子用水枪射小朋友,父母的惩罚是一个月不准玩水枪,那时孩子早已忘记了这件事或对水枪失去了兴趣,这样就失去了惩罚的意义,父母也不容易坚持。 3、 暂时隔离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年幼儿童。当儿童产生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时(如辱骂奶奶、有意攻击小朋友),让他站在某一个特定的地方或坐在某一把椅子上,直至规定的时间。这一策略应在不良行为之后立即应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 、取消特权 这一方法,取消给予的奖励物或让孩子失去某些特权,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因为这些儿童预先已经知道什么样的不良行为会导致这样的惩罚,这样才对她们有督促作用。 健知教育 国内领先的儿童注意力与读写困难辅导教育训练产品开发者,致力于为影响儿童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注意力不集中、读写困难、社交技能、行为与情绪控制、多动症)提供专业、便捷的个性化干预训练课程和家长技术支持。 广州 | 东莞 | 惠州 | 青岛 | 佛山 | 大连 | 深圳 | 天津 | 西宁 | 南昌 | 漳州 | 新疆 | 牡丹江 微信公众账号:naozhijian 健知注意力读写力训练专家 健知官网:www.naozhijia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