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界点在哪?

 小桥流水ytff06 2016-07-24


 2016-07-23 岭峰资本岭峰资本岭峰资本  乐斯   岭峰资本岭峰资本岭峰资本

If something cannot go on forever, it will stop.” ---Herbert Stein

 

“如果一个事情无法永久进行,迟早会停下来的。”--- Herbert Stein

 

树不会长到天上,无法永久持续的事情迟早会停下。事物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为强制停止或强制继续一个趋势。但是,问题在于什么时候会停止,临界点在哪?

 

“临界”意味着在有序和无序之间,系统内部的相关性急剧升高,极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危机只不过是从稳定有序状态进入到新的无序状态的过程。



如果说不可持续,那么指数增长可以算一种。那个著名的寓言故事里,一位大臣请求波斯国王在国际象棋棋盘的64个格子里放1248...粒米作为回报。这个看似很小的请求,但实际上整个王国的米都不够。这就是 Y=2^X(X=0,1,2,3) 的指数增长。而“超指数增长”比这增长的更快。无论在自然界还是金融界,“指数增长和“超指数增长”都不可长期持续。但是,只有这样快速的增长,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才会创造奇迹。



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平均年复合增长30%,是典型的指数增长路径。但是,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显著放缓。按照目前9%增长的路径,未来肯定要落后于指数增长轨迹。



如果具体分析固定资产的增速,可以发现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国有投资增速急剧升高。今年以来,整体固定资产投资靠着只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左右的国有投资高速增长维持。



回顾历史,这种国有投资急剧增长的情况在当初四万亿时期也曾经有过,但目前的经济体量已经是当初的几倍,边际效益也递减了。如果要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恐怕未来国有投资必须增速超过当初的四万亿时期,达到40%以上。这其实就是维持指数增长的难度所在。



投资和融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指数增长的投资,就必须有指数增长的信用。6月份,作为经济中信用总量的近似值,M2顽强的增长到了150万亿左右,与指数增长路径的差距仍然保持在10%左右,并没有扩大。未来M2怎么走,可能要取决于投资的增速,因为投资与融资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如果未来国有投资进一步增长,弥补了民间投资增速的下滑,带动整体投资的增速,也许M2还能继续维持接近指数增长的态势。但如果整体投资增速继续下行,则M2增速也迟早下降,造成与指数增长路径的差距逐渐扩大,很可能让长期积累的债务问题得到暴露。而信用增长速度的下降,也必然影响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市场则与汇率和债务问题都相关。



房地产价格归根到底是一个信用现象。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以房贷为主)的增速在20155月急剧上升,对应着房价的急剧上涨。



如果说企业杠杆很高,问题很大,那么居民杠杆正在以企业杠杆三倍的速度上涨,真正是“背负苍天加杠杆”。目前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已经达到了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的45%,超过了201130%的比例,而且这个比例还在迅速上升。这个趋势能否持续?能够持续多久?

 


汇率问题现在已经逐渐明朗,十八个月前的异端邪说已经成为了主流共识。一万亿美元套利资金对汇率的影响也已经尽人皆知。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了未来债务问题对汇率的影响。全世界解决债务问题的配方都只有一个,就是印钱放水,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是开门印钱灌别人家的地还是关门放水淹自己人。上一个债务周期,国家用了一万亿的代价,10%以上的GDP,解决了坏账问题,但现在的经济体量早已经是当初的10倍,而且问题的复杂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未来如果必须解决债务问题,印钱放水是必然的。十万亿以上的印钱放水,汇率会到什么位置?我也不知道。但是债务问题与汇率问题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汇率问题进一步发展,房地产的购买人,尤其是高端房地产的购买者,还会非常淡定吗?汇率对房地产的影响潜移默化。很多人渴望的所谓汇率下跌,房价上涨的“俄罗斯模式”并不存在。即使在俄罗斯,房价在汇率大跌期间仍然是下跌的。如果考虑俄罗斯10%以上的通胀,实际价格更是大幅度下跌。未来中国只可能有“中国模式”。

 


人类天生不善于应对非线性问题,这也是各种意外和“黑天鹅的重要来源。简单的线性发展很容易预测,但多个变量交互影响的非线性变化则异常复杂。也许每个交互影响都非常简单,但多个因素的交互影响则异常复杂。当所有因素发生共振,相关性急剧升高的时候,临界点就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