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编辑:刘世义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
注:1.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 2.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结肠和直肠手术、阑尾手术、Ⅱ或Ⅲ类切口的妇产科手术,如果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3.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需严加限制。 4.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 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急性感染性腹泻 【治疗原则】 1.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2.留取粪便进行粪便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3.病毒及细菌毒素(如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泻一般不需用抗菌药物。 4.结合临床情况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临床疗效不满意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轻症病例可口服用药;病情严重者应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并能口服时改为口服。 5.血便和明确为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感染者,避免使用抗菌药物和抗肠蠕动药物。 抗感染治疗 腹腔感染 【治疗原则】 1.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应尽可能留取相关标本送病原学检查。 2.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应选用能覆盖革兰阴性肠杆菌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的药物。获病原学检测结果后应根据治疗反应和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3.初始治疗时需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或肌内注射。 4.应重视感染病灶的引流,有手术指征者应进行外科处理。手术过程中应采集感染部位标本送病原学检查。 5.急性胰腺炎早期为化学性炎症,但常易继发细菌感染。 经验治疗 病原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