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笔下的“赠盗诗”

 爱雅阁 2016-07-25
文人笔下的“赠盗诗”
 
 

 

   文人墨客在朋友之间“赠诗”是常有的风雅事,如果说文人与素不相识的盗贼“结缘”,从而留下“赠盗诗”,则实在令人深感惊奇,但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

  晚唐太和年间,著名诗人、官居太学博士的李涉路经九江,傍晚时分,停船皖口江边。忽遇一伙盗贼,厉声盘问:“船上何人?”李涉的随从应声道:“诗人李博士。”盗贼首领闻声,忙令手下收起利器,并和颜悦色地向李涉的随从拱手道:“果真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了。久闻李博士诗名,但愿求得赠诗一首就心满意足了。”这时,李涉踱步走出舱外,笑道:“想不到"绿林豪客"竟是风雅之士,难得,难得。”说罢,即兴赋诗七绝一首以赠,题为《井栏砂宿遇夜客》。其诗云:
 
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夜客”获赠诗大喜,道一声:“后会有期!”即率众贼乘小船飞快离去。

    李涉“赠盗诗”寥寥28字,竟戏剧性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不用逃名姓”与“豪客夜知闻”相呼应。其意是说,我本意想隐居避世,看来没有必要了,并用诙谐的口吻说,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流露出他对动乱社会现实的感受与认知。

       明代,有一穷秀才,一天,他在私塾授完课,回到家中正想做饭,当他揭开米缸时,缸里只有数粒米。秀才只好将那几粒米放到瓦瓯里煮。当他捧起那清如西湖水的一瓯粥想喝时,鼻子呼出的气将瓦瓯里漂浮着的几粒米粥吹得上下翻腾,此时,秀才诗性大发,便顺口吟了两句:
 
数粒熬成粥一瓯,鼻风吹起浪悠悠。
 
可是吟来吟去,怎么也接不下去了。正当他捧着那瓯粥在破屋里踱来踱去想下句的时候,在他家已潜伏多时的小偷实在忍不住,于是脱口而出,给秀才续上了后两句:
 
分明一派西湖景,只欠渔翁一钓钩。
 
       
秀才一听连说:“好句,好句。” 

  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号板桥),历任山东范县知县兼摄朝城县事,后调任潍县知县,因荒年请赈救民而获罪,辞官回家。
    一天,天冷夜黑,又下着蒙蒙细雨。郑板桥辗转不能入睡,忽闻有盗贼光顾。他想人家以为我辞官回家,肯定有金银财宝,哪知我是穷县令,清贫如洗。我得事先给他打个“招呼”。于是斜躺着身子即口吟道: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有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盗贼闻声暗暗吃惊,转身想越矮墙溜走。这时,又听到里面传来吟诗声:
 
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
 
    盗贼一听,竟有恶犬防盗,如碰掉墙上兰花盆弄出响声,岂不惹出麻烦,于是小心翼翼地侧身避开兰花盆。刚一跳出墙外,又传来了板桥吟诗声: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
 
    盗贼侧身细听,原来是“送客”,不禁“噗哧”一笑,溜之大吉。


  晚清诗人王彦卿,满腹才华,但时运不佳,屡次应试,都榜上无名。家里除了数千卷旧书外,别无值钱之物。一天寒夜,月色昏暗,冷风刺骨,一盗贼撬门而入,意欲盗窃,这时彦卿尚未入睡,便即兴吟七绝一首以赠“夜客”:
风寒月昏夜迢迢,空劳君子走一遭。
家有旧书数千卷,拣些带回教儿曹。
         诗的前两句是穷酸的自白,让“夜客”白辛劳一趟,实在不好意思;后两句是说,家里只有数千卷不值钱的旧书,你从中拣些带回家教你的孩子们吧!“夜客”怎么会对旧书感兴趣呢?于是,悄然离去。

       苏州有个老儒生叫沈文卿,家境清寒。一天,他专心读书至半夜,忽而瞥见小偷进屋偷东西,就慢吞吞招呼道:“承蒙光临,送你一首诗怎么样?”于是即兴拈来朗声道:
 
风寒月黑夜迢迢,辜负劳心此一遭。
只有破书三五册,也堪将去教儿曹。
 
        小偷听了,苦笑着离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