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诚钢结构】钢筋工程质量案例分析(下)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07-25


21

存在问题:钢筋锈蚀严重且使用前未采取技术措施处理。

 

原因分析:①钢筋原材料进场外观质量把关不严或未进行检查验收。②钢筋堆放场地未搭设防雨棚和地面未作硬化处理,堆放时未架空,受水浸湿。③使用前,未作锈蚀处理。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严把进场原材料质量关。②钢筋进场后,堆放场地应搭设防雨棚,地面应作硬化处理,防止长期雨淋和处于浸湿状态。③对锈蚀严重的钢筋在使用前应做好除锈工作,钢筋不得有片状老锈,不合格原材不得用于工程中,且应及时清离现场。


22

存在问题:①剪力墙钢筋保护层过大。②墙身骨架有效截面过小,不符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检查验收不到位,操作工人质量意识差。②墙身钢筋定位错误,箍筋下料过小。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检查验收力度,提高操作工人质量意识。②应要求钢筋下料、制作安装人员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下料制作箍筋、定位墙身竖向钢筋,保证构件的有效截面和钢筋保护层。


23


存在问题:箍筋开口方向位置未错开设置。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检查验收工作不到位。②操作工人疏忽或者说对操作规范要求不熟悉。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力度。②箍筋开口方向必须相互错开,对悬挑梁的箍筋开口应放在梁下部。


24

存在问题:钢筋受到污染。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②施工人员无成品保护意识。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对各班组的技术交底力度。

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班组相互破坏。

③加强对所有操作工人成品保护质量意识的教育,建立相关制度并实施。


25

存在问题:梁筋焊接接头质量不合格:焊缝长度、饱满度不足,钢筋未做微弯处理,焊渣未清理。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差,偷工。②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检查验收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检查验收工作力度,提高操作工人质量意识。

②根据规范要求,焊接接头焊缝必须饱满,焊接长度应符合“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的要求,,焊缝厚度≥0.3d,焊缝宽度≥0.7d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0.1d,且≤3mm,作8度微弯;焊接完成后及时清理焊渣。

③对焊接接头存有长度、饱满度不足和焊渣未清理问题的,应作整修或返工处理。


26

存在问题:HRB235光圆钢筋作为板筋时末端未设180度弯钩。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检查验收工作不到位。②操作工人对规范要求不熟悉或者下料加工板筋时偷工。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板筋绑扎的技术交底和跟踪检查验收力度。

HRB235光圆钢筋当作板筋使用时,末端应设180度弯钩,且其平直长度应为3d


27


存在问题:①梁下部筋与箍筋未满绑。②梁筋骨架有效截面尺寸变小。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梁筋下料、绑扎施工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工作不到位。②梁箍筋下料尺寸过小。③操作工人质量意识差,梁筋绑扎有偷工现象。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钢筋下料(主要是梁箍筋)、梁筋定位和绑扎施工的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力度。

②应要求施工人员根据设计梁截面尺寸准确下料和加工制作箍筋。

③应要求施工人员对梁主筋(不管是上部还是下部筋)与箍筋必须满绑,同时要注意确保梁筋骨架截面尺寸。


28

存在问题:①箍筋斜设。②主、次梁交接位置主筋搁置方式错误。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工作不到位。②梁箍筋下料制作尺寸过大。③操作工人不熟悉规范要求,对主次梁交接位置的主筋搁置方式不了解。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钢筋下料、安装施工的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力度。

②梁箍筋必须按梁筋截面尺寸准确下料制作。

③在主次梁交接位置,次梁主筋应放在主梁主筋的上部(基础则相反)。


29

存在问题:梁筋末端未锚入柱内。

 

原因分析:①梁主筋下料尺寸不准确(过短)或者说下料时没有考虑锚固长度。

②施工单位“三检”和项目工程部、监理检查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钢筋下料应根据设计图纸先做出翻样,再根据翻样尺寸准确下料。

②加强对钢筋下料、安装施工的检查工验收力度,必须确保梁筋锚固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30

存在问题:柱筋底部第一道箍筋设置位置过高(超过5Cm)。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检查验收不到位。②操作工人对箍筋(特别是柱筋)绑扎规范要求不熟悉。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和柱箍筋安装绑扎过程中的跟踪检查验收力度。

②根据规范要求,柱根部第一道箍筋离楼地面一般不应超过5Cm


31

存在问题:①双层双向板筋未满绑。②梁筋骨架尺寸过小,不符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过程跟踪检查验收不到位。②操作工人质量意识差,偷工。

③梁筋绑扎安装位置有误。④施工单位“三检”和项目工程部、监理检查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过程跟踪检查验收力度,提高操作工人质量意识。

②对双层双向和长宽比大于2的板筋必须满绑。

③梁筋下料尺寸和搁置位置应准确,必须确保梁筋截面尺寸。而,单向板四边靠梁周边两排板筋也应满绑,其它可梅花绑。


32

存在问题:①暗梁位置剪力墙水平钢筋绑扎不到位(少设)。②暗梁钢筋骨架截面尺寸过小。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检查验收工作不到位,施工人员绑扎安装较随意。

②偷工减料。

③剪力墙钢筋未采取定位措施。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钢筋绑扎、搁置施工的过程检查验收工作,提高操作工人员质量意识。②剪力墙顶在暗梁位置水平筋应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到位。

③剪力墙钢筋应采取水平定位和固定措施。如:绑紧拉钩、用短钢筋做限位等。

④砼浇筑过程中应由钢筋工跟班检查,对绑扎、固定不到位的钢筋作及时调整。

⑤监理应加强旁站工作力度,旁站时要有所为。


33

存在问题:①屋面梁筋设置方式错误(在屋脊处断开设置)。②屋面板筋末端锚入梁内长度不足。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跟踪检查验收工作不到位。

②钢筋工对屋面钢筋设置规范要求不熟悉,钢筋下料尺寸不足(未考虑交叉锚固长度)或者说偷工减料。③屋面板筋搁置位置有误(一端部长,一端部短)。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专项检查验收工作力度,包括对钢筋的下料、绑扎安装等施工。

②屋面梁板筋在屋脊处应相互锚固或通长下料。

③板筋锚固长度应不小于5d且至少要过梁中。


34

存在问题:①穿梁套管未使用钢套管。②管口周边未设加强筋。③套管安装位置不当。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和跟踪、专项检查工作不到位。②施工人员对图纸、规范不熟悉或者说偷工减料。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切实加强技术交底和套管安装、洞口周边加强筋绑扎的过程、专项检查验收工作力度。②熟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根据规范规定:穿梁洞口必须设置钢套管,且洞口周边须设加强筋,洞口一般加强钢筋为梁两侧各不得少于八根12mm,且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laE

③洞口宜设置在梁中间三分之一跨内,且洞口尺寸不应大于H/3(H为梁高)

 

35

存在问题:柱筋偏位或者说扭向。

 

原因分析:①柱筋生根定位位置有误,未弹线或弹线位置有误。

②砼浇筑过程中,柱筋固定不牢固,且施工人员也未及时对已偏位或扭向的柱筋进行校正。

③施工单位和项目工程部、监理的隐蔽验收工作不到位,监理旁站无所为。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对柱筋定位、固定、校正的跟踪、专项检查验收工作力度,特别是在砼浇筑过程中,有偏位或扭向的钢筋应要求跟班人员及时调整。

②柱筋生根定位时,应要求施工人员先弹出中心线,并对中心线位置进行准确复核,确保其准确性。

③加强对砼浇筑施工人员的教育,施工过程中应要求不得强行扳(撬)动钢筋。


36

存在问题:预留洞口未设加强筋。

 

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

②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对设计图纸、规范要求不熟悉或者说偷工减料。

③施工单位“三检”和项目工程部、监理检查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①加强技术交底和楼面预留洞口位置钢筋绑扎的检查验收力度。

②根据规范规定:对于边长(直径)大于300mm小于1000mm的洞口须做补强处理,设计未注明时,按每边配置2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截断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截断钢筋相同并布置在同一层面,两根补强钢筋之间的净距为30mm。当洞口尺寸大于1000mm时,须按照设计要求设置补强筋。


37钢筋绑扎到位


38地下室外墙筋固定有序




喜欢的亲,请在页尾点赞·········












你怎么知晓这么多的钢构行业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