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二维码正确使用宝典。

 北极熊788 2016-07-25


文/聂荣恒





所以,从一年前,很多二维码在我眼里就像牛皮癣一样的存在。(这是强迫症吗?)

 

我们知道,由那些黑白小方块拼凑起来的二维码里面记录着太多信息,他可以链接图片、可以购买、可以领取奖品、可以作为品牌介绍,……而需要了解到这些信息的人,只需要扫一扫。

 

但我们为什么要拿起手机扫描一个品牌的宣传二维码呢?很多营销人和设计师根本没有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过这个问题,做设计和策划的人可能是这么想的:二维码,不加白不加,反正也不占地方,那就加吧。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营销人和设计人,为了推广公众号或者某个活动,举凡任何物料或平面海报,必须加个二维码,并且成为了习惯性。然而却并没有对宣传带来多大作用,这类失败的二维码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扫码不方便;2、引导文案没有创意;3、外观太丑;4、没有利益诱惑。

 

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失败案例:


1



可口可乐&麦当劳的活动二维码,4条原则都中。引导语是:“更多信息请扫二维码”。——毫无吸引力;设计在杯子里,连被人看到的机会都很少。——扫码不方便;设计平平白白,也没有利益诱惑。


2



林肯公园巡回演唱会的宣传海报,图中二维码既没有引导文案,也没有激励诱惑,海报设计尚中规中矩,但一个莫名其妙的二维码占了版面太多地方,失败。


3



某橙汁品牌的广告图,虽然二维码不是主推,但广告公司可能会说:我就爱放个二维码在那,就像落款一样,你看,多美……(意淫中)。但在电梯这种场景里面,1000个人真的会有2个人愿意去扫那个二维码吗?

 

……

 

还有更多这类例子。他们不管在公交车身、椅背、电梯门、展架、纸巾盒、传单……反正不管广告画面在哪里播放,不管人群什么状态,劳资就是要加个二维码炫耀一下我是有公众号的是这样吗?



然而这种做法没什么卵用。反过来讲,在二维码泛滥的今天,我们如何通过一个二维码去推广背后的庞大的网络信息内容?我个人有几个看法:



1、分清楚营销的主要传播着力点

 

我们是要推一个二维码,还是一个品牌形象?有的人说两者都有,比如从二维码跳转链接到一个炫炸天的H5展示下品牌,然后再来个走心的小文案,再抛个促销政策什么的,但是宣传上我们要维持逼格啊。所以着力点不明确,不够直接粗暴,文案和设计都太害羞,大部分顾客看了你的海报,尴尬症频发。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选对一个,做到极致,案例:维多利亚的秘密,窥探二维码下的秘密


美女们的重点位置都被二维码所遮盖,只有当你拿手机扫描了才可以看到二维码下藏着怎样的春光。

 

这样的二维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窥探心理,而扫描后展现的内衣秀也应该会让人们啧啧称奇。没有多余的文案和内容,就是要搞二维码,方便扫,又美观,最大的诱惑就是满足人的窥探欲。



2、有没有一句好的引导文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