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名臣与抗洪

 nizijun 2016-07-25

林则徐

丁宝桢

刘统勋

阿桂

□刘永加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有清一代,也出现了不少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名臣好官,他们为国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特别是在抗洪抢险中,他们毫不含糊,奋勇当先,留下了不少感人至深的故事。

林则徐发配途中堵决口

先来说说林则徐(1785-1850)这位民族英雄。即使在被发配充军途中,他仍以大局为重,听从朝廷的召唤,立即投身到抗洪堵决口中去,实践了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信条。

据《中州轶闻》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禁烟、抗英有功的林则徐,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发配到伊犁“效力赎罪”。接到谕旨后的第二天,林则徐就告别浙江海防要地镇海,踏上了充军边疆的万里行程。

哪知途中传来了黄河于六月十六日在河南祥符(今开封)县张家湾决口的消息。由于河官及地方大吏抢堵不力,黄水直冲省城,多数街道水深丈余,官署民舍倒塌无算。而身任河道总督的文冲面对黄水却束手无策,还力主将官署迁往城外高处避患。河南巡抚牛鉴同样也是慌作一团,跪泥淖中号啕大哭,大呼百姓助我。黄水越过开封后,横扫河南陈留、通许、杞县、鹿邑、睢州、柘城及安徽一些州县,大地一片汪洋,人民深陷灾难中。

面对如此严重的洪涝形势,清政府大为震动。从六月三十日起,道光帝连下三道敕令,命文冲迅筹防止水灾扩大的办法,并派出大学士、军机大臣王鼎亲往河南总理河工,又接受王鼎建议,下令精于治河的林则徐“折回东河效力赎罪”。

林则徐接旨后,不顾朋友劝阻,当即写了一首七律表达心情:“尺书来汛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军储仰屋愁。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他在诗中,既慨愤英军入侵,又悲愤荒灾蔓延,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写罢诗,林则徐毫不犹豫,毅然奔赴灾区。

八月十六日,林则徐到达开封。他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立即搬至工地住下,协助王鼎办理堵口事宜。当时伏秋大汛将过,林则徐建议抓住时机开展堵口,即开始组织人力,筹集料物,并与有经验的老河工研究堵口方案,最后确定:在口门东西各筑正坝、上边坝、下边坝三道坝,从两端向中间进堵;同时开挖引河千余丈,分流回归故道。他仍然像从前在各省执政时兴修水利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和民夫一起坚持在工地上,患病了也不休息。

到十二月底,在林则徐的具体组织下,东西两坝及引河工程已完成大部,虽曾一度跑埽(用树枝、秫秸、石头等捆扎而成,用以堵口或护岸的物料)十余丈,经过奋力进堵,终于在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初七合龙成功,迫使黄水全部重回故道。

看着林则徐尽心尽力在堵口一线上奋战,钦差大臣王鼎十分感动。在堵口将近完成时,王鼎即上奏皇帝,以“林则徐襄办河工深资得力”,要求免予充军。但道光皇帝当时已被侵略军吓破了胆,怕留下林则徐对讲和不利,仍然令他充军伊犁。

丁宝桢主动请缨堵决口

丁宝桢(1820-1886)是晚清少有的名臣,他以勇于任事、吏治严整、为政清廉闻名于世。尤其是在他任山东巡抚期间,先后两次主动请缨,带队去堵黄河决口,留下了赫赫英名。

据《海岱寻踪》载:同治十二年(1873年)秋,黄河在山东东明的岳新庄、石庄户民埝决口,河水夺溜南趋,山东、江苏、安徽数百里为灾,运河交通同时废弃。决口的下游滔滔黄水所到之处墙倒屋塌,有的全家爬上屋顶避难,有的顺水漂流沉没,有的爬上树枝避水,种种惨状目不忍睹。然而清朝政府上下治水之议莫衷一是,任由灾害发展。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毫不犹豫,毅然奏请亲往督堵岳新庄的决口。丁宝桢每日到工地上巡查。他深知抓好物料的调度是堵口成功的关键,于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及时发放物料款,使物料筹集速度很快。

当时堵口的方法,是先以大船装满石头,固定在埽上面,挡住激流冲击,再用粗麻袋结成网,网洞约5寸左右,上面先铺一层高粱秸,再加上一层土使高粱秸下沉水中,层层下沉直到水底把水流截住,当决口处完全堵塞,这时挑土工扛料工一拥而上,把决口处用土填平堵住。在丁宝桢的带领下,这处决口终于合龙成功。

同年十一月,丁宝桢又奏请堵复了东明石庄户口门,终于水归原河道。光绪元年(1875年),为了长治久安,丁宝桢奏请朝廷亲自督促地方官员,由石庄户下十余里到贾庄,监筑长堤。先由贾庄龙门口向下修至东平十里堡,后由贾庄向上修至东明谢家庄,就是著名的障东堤。

大堤筑成后,当地立碑纪念,丁宝桢更亲自书写了碑文。

刘统勋惩处恶吏助堵口

刘统勋(1698-1773),官至宰相,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他曾三次奉派督修黄河溃堤,颇见成效。

据《清代野史大观》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黄河洪水再次泛滥,灾情严重,刘统勋作为宰相,第三次奉旨督修中州黄河堤防工程。他从不摆宰相架子,经常深入实地,亲身巡察工地,及时解决具体问题。

有一天晚上,刘统勋走出馆舍,微服巡行河岸,见到有数十位用车送高粱秸的乡民露宿在河岸上,人和牛都饥饿疲惫不堪,老少相对哭泣,他感到很奇怪,便详细询问原因。他们哀恸地诉苦说:“我们是下面县里的乡民,离这里有三日的路程,奉县官之命,送秫秸来此供修堤之用。而收料委员,每车料要向我们索要五缗钱(一千文为一缗钱),不给钱他就不收料,我们都是穷人,哪里有钱给他?故滞留在这里已经十来天了。所带干粮和费用都已用尽。要想回去,又没法交差,正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伤心痛哭。”

刘统勋听了半信半疑。为了弄清实情,他不顾宰相的尊严,决心假扮送料乡民,前往试探究竟。他对乡民说:“我也是来送料的,认识那个委员手下的人,刚才我已经把料交上去了,现在我来替你们缴。”众乡民喜出望外。

第二天,刘统勋就推了其中一车料来到料场,向那个委员交料。这委员见他面目光亮,衣履干净,误认为是乡中的富裕人家,更有油水可捞,竟索要十多缗钱。刘统勋和他讲道理说:“官府并没有规定交料还要交钱,你不应该私自乱收费。现在修堤急需用料,理应赶紧收料,转运紧急工地,筑堤抗洪。像你这样故意刁难,延误工期,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这个委员不但不听,反而大怒,命随从鞭打刘统勋,把他赶出去,并没收他的牛车。

刘统勋急忙赶回馆舍,立即派人拿令箭去把该委员抓来,同时召集主管修堤的官员来议事。该委员见刚才鞭打的人竟是钦差大臣刘相爷,顿时浑身打颤,跪地求饶。刘统勋问明情况,即命推出斩首。众官员跪地求情,才免他一死,把他拉回来重杖数十,套上大枷,拉到工地上枷号示众。

此举震慑了各料场的收料委员。从此乡民来送料,都随到随收,再没有敢索贿刁难的了。不但解决了乡民交料难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加快了堵口工程进度。

阿桂堵口刚愎受教训

阿桂(1717-1797),满洲正蓝旗人。他是清代屡立战功的重臣,而且他善于发现人才并推荐人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知错就改。

据《郎潜纪闻二笔》载:乾隆四十四年至五十四年(1779-1789)十年间,阿桂虽身为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却常年在外修筑河南境内的黄河大堤,视察水利工程。有一次,他主持修筑青龙冈堤坝,因急于求成,基础没有打牢就向前推进。他手下有个副将名叫李吉荣,刚直不阿,敢于实事求是地发表不同意见。他看到这个问题后,主动向阿桂指出,这种做法是水利工程的大忌,尤其是堵决口这样的要害工程,更不能马虎,必须减慢速度,每一段都做扎实后,再向前推进,以防止滑坡。否则,欲速则不达。

然而,阿桂不但不听取李吉荣的意见,反而斥责他给群众泼冷水。阿桂仍然按照自己的计划继续快速推进,堤坝很快就合龙了。在合龙那天,文武百官纷纷前来道贺,唯独不见李吉荣。派人去找,却不在馆舍,最后在大坝上找到他,李吉荣对来人说:“请替我谢谢相爷,其实这个坝并不稳固,我不敢为去贺喜而离开工地,以免发生意外。”李吉荣继续加土加料,以期加固,想挽回前期的缺陷。谁知,仅仅过了两天,大坝就被大水冲垮了。

那天半夜,阿桂在睡梦中听说坝垮塌了,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起来跑去察看。而李吉荣早已身先士卒,挂缆下河抢救,但不幸被大水吞没。阿桂十分焦急,立即下令,凡能救出李吉荣的,官升三等,兵民赏银千两。不久,在大家的奋力抢救下,终于把李吉荣救了上来。阿桂万分懊悔,心痛得流下眼泪,亲自给李吉荣脱下湿衣服,把皇上赐给他的黑狐罩衣盖在李吉荣的身上。

过了很久,李吉荣才醒了过来。

此事给了阿桂深刻的教训。他实事求是,将自己的错误如实上奏皇上,竭力推荐嘉奖李吉荣。阿桂不回护自己过错的器量和坦荡胸怀,使大家很感动,也更加敬重他了。在阿桂的带领下,大坝很快又重新筑了起来,彻底堵上了这个黄河决口。

百龄堵口叩谢僚属士卒

百龄(1748-1816),清汉军正黄旗人。乾隆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素有才名。嘉庆十五年(1810年)在两江总督任上,因李家口长江堤岸决口,嘉庆皇帝传旨命他兼管治理江堤。

据《郎潜纪闻四笔》载:百龄到现场后,深入工地,召开会议,商议堵口大计,最后决定开一条引河,修筑长堤。工程刚就绪,突然接到陕甘总督来信,说塞外今年大雪封山,来年春暖时雪化为水,顺流而下,江水上涨,施工会更加困难,应尽早合龙。百龄得此信息,加倍抓紧工程进度,亲临大坝,督率员弁不分昼夜赶工,限令于次年三月二十一日午时合龙。

在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奋战下,大坝终于如期合龙了。不料仅隔一天的三更时分,突然来了大风雨,接着下起雪来,寒冷如严冬。新修的大坝被大水冲塌了数十丈,坝下水汹涌澎湃,有如百万大军溃退,势不可挡。百龄闻讯亲临坝上指挥堵决口,官兵人人奋勇争先。他们将几万斤铁熔铸在船中,将船沉入决口,终于把决口堵住。

次日凌晨,百龄召集众人到龙王庙行礼,僚属百官和士兵排列在左右两旁。百龄向他们跪下叩谢,感谢他们奋不顾身抢救了大坝。这一前所未闻突如其来的举动,使百官和士卒受宠若惊,纷纷跪下连声说:“卑职不敢!”“小人不敢!”

百龄感慨万千地说:“当时,拼命抢救大坝时,哪分什么大人卑职,老爷小人呢!惊涛一刷,不论贵贱同被大水冲走。全赖诸君不顾身家性命,为朝廷出力,才得以保住大坝。所以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好朋友。”他又指着头上的红顶子说:“这顶官帽是人人都可以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人闻言感动得直往地上叩头,无不赞叹百龄的宰相胸怀。

王仁福殉职抗洪第一线

最后介绍一位因公殉职在抗洪一线的清代治河官员,他叫王仁福(1819-1867),江苏吴县人,出生在官宦世家。殉职前任祥河同知。

据《清史稿》载:咸丰初年(1851年),王仁福赴河南任职,由于他工作勤勤恳恳,很快便改任东河通判,协助东河总督负责治理河渠事务,因为成绩突出,再任东河同知,负责开封的河务。当时的开封,城外壕沟淤塞如平地,王仁福上任后,奉旨浚治。他亲临工地,日夜督办,工程如期完成。

同治五年(1866年),新任东河总督苏廷把他调到工作最艰巨的祥河同知任上。等待王仁福的,并不是个美差。自从黄河改道北徙之后,河南水患不绝。而祥河更是汛当其冲,险情不断。因此,祥河同知一职,人人视为畏途。而王仁福却毅然接受了这项工作。

王仁福到任后,不畏艰险,全力修守。他经常出现在治水第一线,和劳工们一起抬土筑堤;又多次到上级衙门争取解决治河经费问题。

同治六年(1867年)八月,连日大雨,致使祥河水位暴涨,狂浪席卷河堤,堤坝岌岌可危。王仁福奔走于风雨泥淖中,抢护堤坝整整七昼夜。后因款料都用尽,又一时无法向外求援,王仁福决定发动百姓,以身护堤。当地居民被王仁福的行为所感动,纷纷响应,聚集堤坝前。狂风暴雨中,王仁福看着聚集来的好多百姓,感动得留下热泪,他对奋勇护堤的众人说:“我为河官,挤汝等于死,我之罪也,当身先之。”说罢,他第一个冲上了大堤,人们尾随而上。这时,一个大浪打来,把王仁福卷入水中,人们虽奋力抢救,却未能找到他的遗体。

王仁福以身殉职的精神感动了所有在场的百姓和大小的官员,人们拼死搏斗,终于战胜了洪水,保住了大堤。

事后,为了纪念王仁福,人们将王仁福的衣冠入殓,东河总督苏廷也将他的事迹上报朝廷,皇帝下诏,依阵亡例赐恤,并准附祀河神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