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等强度运动显著改善脂肪肝

 渐近故乡时 2016-07-25


来源:CMACDS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学军教授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的联合研究团队,于2016年7月5日在《美国医学会内科学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研究”(Effects of Moderate and Vigorous Exercise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论文。


运动干预脂肪肝已有大量研究,然而不同强度和方式干预脂肪肝及其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研究不多。该项研究旨在比较中等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和代谢危险因素的作用。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受试者为腹型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受试者随机分为高强度-中等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高强度-中等强度运动组先接受6个月的高强度运动(运动方式:慢跑,运动量:150分钟/周,最大心率65-80%),然后进行6个月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方式:快步行走,运动量:150分钟/周,最大心率45-55%);中等强度运动组接受12个月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方式:快步行走,运动量:150分钟/周)。主要临床终点为运功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磁共振波谱测定的肝内脂肪含量的变化;次要临床终点为体重,腰围,全身脂肪含量和代谢危险因素。


结果显示,220受试者(平均年龄53.6±7.1yrs,67.7%为女性)随机分为高强度-中等强度运动组(73人),中等强度运动组(73人)和对照组(74人)。其中,211(95.9%)名受试者完成6个月的干预随访,208(94.5%)完成12个月的干预随访。运动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高强度-中等强度运动组肝内脂肪含量下降5.0%(95% CI: -7.2%, -2.8%;p<0.001),中等强度运动组肝内脂肪含量下降4.2%(-6.3%><><0.001),中等强度运动组肝内脂肪含量下降3.5% (-5.6%,="" -1.3%;p="">


结论为:高强度运动和中等强度运动同样有效地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内脂肪含量。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1418027


原文链接:http://archinte./mobile/article.aspx?articleid=2530904&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