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从百家争鸣到走向统一

 赫一的书馆 2016-07-25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 | 冯友兰   领读 | 飞鸿


从百家争鸣到走向统一


各位书友好,这一次我们继续共读冯友兰先生的名著《中国哲学简史》。在上一次的共读(上次共读时间是5月15日-5月30日)中,我们把先秦时期的六家主要学派思想基本了解了一遍。西周的“王官之学”,在春秋到战国几百年时间里,逐渐分化为诸子百家,其中最重要、产生了巨大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在这最重要的六家之中,最后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

 

秦始皇以法家的思想和方法统一了中国,这是古代社会的第一次巨大转型:封建结构的社会结束了,大一统王朝来临了。对于一个统一的王朝,思想也自然需要统一。


在战国末期,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各家的思想其实已经开始了一种折衷,从各说其是的“争鸣”状态,逐渐开始寻求一种思想的融合,并承认不同思想都有各自的不足。政治和思想都有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


在冯友兰先生第十六章“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中,专门提到梁惠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说明孟子时代就有一种认为天下将会走向统一的趋势。秦始皇用法家思想统一了天下是成功的,而用法家的思想治理天下却失败了,这里面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将是后面在两汉时期的内容中我们将会涉及到的问题。

 

战国末期的百家思想不仅有逐步走向融合的趋势,而且各家思想都蕴含着一个“天下”的视角。这种“天下”的视角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特点。中国的学问从来都是着眼于“世界”的,因为古代中国人把生活的区域看做是今天的“世界”,这样产生的学问和思想,也都着眼于一个广大的“国际化”的世界。


所以中国传统的学问是一种“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而不仅仅是着眼于一个“民族国家”的视角。这种思想放到今天来看,可以说是一种着眼于全世界、全人类的思想。古代中国人这种思想的出发点,是需要我们今天去仔细体会的。


尽管法家思想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是中国的文化依然需要其他各家,尤其是儒家的引领。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在这种以个人德性的修身为起点,贯通到对他人、对社稷、对天下之责任的整个过程,是中国人内在的民族性格的体现。而中国人身上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则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奠定的。(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飞鸿


飞鸿,理工出身,业余爱好钻研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5月下共读《中国哲学简史》的第1篇领读文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