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辞职之后全球政要们都去哪了?

 木头1018 2016-07-25

英国成功脱欧、卡梅伦辞职、继撒切尔夫人之后的第二任女首相特丽莎·梅即将上任……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生活永远比电视剧精彩


在短短两周的时间里面,英国人似乎正在默默承受着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的剧情。


不论是英国换首先还是美国选总统,全世界人民都为国家元首们操碎了心,甚至就连人家夫妻俩吵个架拌个嘴逛个菜市场恨不得都能占据各大报纸的头条。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卸任之后除了“被”出现在邓文迪的撩汉名单上之外,他摇身一变就成了LV的品牌顾问;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出了一本写真集之后又去给奥特曼配了个音。




曾经叱姹风云的政治明星们自卸任之后愈发地不务正业了起来,这时候问题来了,这些政要们卸任之后他们到底都去干啥了?





一、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


总统也好,首相也罢,说到底无外乎是一种职业。既然如此,雇佣关系便可以理所当然地进行双向选择。


以卡梅伦为例,英国脱欧之后他第一时间就在LinkedIn上发布文章表示自己将于10月正式卸任英国首相一职。仔细研究卡梅伦的LinkedIn档案之后不难发现,牛津大学一级荣誉毕业生的头衔让找工作这件事于他轻而易举。



LinkedIn数据显示,在牛津大学经济学专业(卡梅伦所就读专业)的毕业生中,其技能专长排名前五的分别是:Public Speaking(公共演讲)、Business Strategy(经营战略)、Politics(政治)、Public Policy(公共策略)以及Management Consulting(管理咨询);所从事的行业则以金融、社区及社会服务、咨询、媒体传播为主。




所以,即便是不当首相,卡梅伦似乎依然前程似锦。

                  

作为英国政坛的颜值担当,卡梅伦一直以来都以不俗的品味吸引着大众的关注。


曾有心理学家分析,选民在政治活动中往往会根据候选人的外貌来判断他们是否有能力,是否勤奋、诚实、可信。特别是在其他信息不足时,长相、品味等因素就成为最直观的判断标准。


除了与生俱来的高颜值,卡梅伦的好品味与从事时尚工作的妻子的耳濡目染不无关系。妻子萨蔓莎·卡梅伦作为英国“斯迈森”奢侈品公司的高管以及行走的模特,在老公卸任之后伸其援手将前首相笼络至时尚圈也不无可能。




作为英国第二大产业,时尚消费每年就能给国家带来400亿英镑的巨额收入。以“fashion”为关键词悉数与时尚相关的职位,全英国共有4893个职位发布。



 

二、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与卡梅伦情况类似的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于明年一月卸任的他也在日前的采访中表示对于重新投入职场充满了期待。


众所周知,但凡能当上美国总统的人,口才都十分了得,因为他们在长达数月的竞选中必须要奔走于各个州府之间发表演说。在奥巴马竞选总统期间,就因为他的好口才赢得了不少掌声。


为此,在很多美国人眼里奥巴马也被贴上了英俊、潇洒、有口才的标签。所以在辞职之后,发挥自身所长成为一名演说家对于他也不无可能。




此外,于奥巴马而言,他的人生似乎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从事一项与篮球有关的工作。


奥巴马爱篮球早就已经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不论是NBA赛场上的振臂高呼还是和众多篮球明星在一起切磋技艺,在美国民众的眼中,奥巴马的另一个标签就是“篮球总统。


卸任后的他如果选择以兴趣为主导寻找工作的话,篮球裁判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LinkedIn(领英)数据显示,美国与篮球裁判相关的职位共有28个,竞争相对激烈。




但是如果他选择成为一名篮球教练的话,竞争则小得多,共有1304个篮球教练的职位发布。




历届美国总统卸任之后大多会选择出书,一般来说,出书和演讲也就相应成为美国前总统们经济收入重要来源。


效仿前辈们出书、出自传也不失为奥巴马卸任之后的一种选择,毕竟在任的时候他就已经接连出了《我父亲的梦想》和《无畏的希望》两本书,据说光是版税就赚了将近500万美金!


相比起美国官方发布的总统年薪不到30万美金的数额,相信小奥同学的心情应该是分分钟想哭晕在厕所,辛辛苦苦当了几年总统,到头来还不如写本书赚的钱多。

 

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2016年年底,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即将结束其十年任期。不论他自己是否选择归于平淡,单就曾经一度被媒体视作竞争韩国总统强有力的候选人这一点就足以把他推至风口浪尖。


对于潘基文而言,除了选择从政这条路之外,仅仅是凭借多年来丰富的外交“实战”经验就能让他在母校首尔大学外交学系谋求一份职业。




此外,潘基文的语言能力也一直为人们所乐道,英文、法文、日文以及德文的熟练掌握为其卸任之后的职业选择也增加了一个方向。




除了先天优势,回首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十年光景又教会了潘基文什么技能呢?


科菲·安南曾经这样描述联合国秘书长一职:“我是拉拉队长,我是组织的人,我是干推销的人,我是催债的人,我是聆听倾诉的神父,还有其他方面我仍旧要去发掘。”


头顶联合国秘书长的光环虽然听起来炫酷,但是归根结底可以将其看作全世界头衔最大、朋友圈实力最为强大的“小秘”。建立了强大的社交关系网之后,他甚至可以凭借社交关系来谋求一份职业。



 


本文作者秦乐,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时尚先生(id:esquirecn)。LinkedIn经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