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沉几何,打不垮的是创业者的信念和胸怀

 方珺逸 2016-07-25


一个老朋友从杭州专门到上海来看我,谈了两个小时,后来着急的说要走,也没留下吃饭,后来想想走的太匆忙了,甚为可惜。


在2012年,他的主要业务还是印一种彩色的餐巾纸,一年有着稳定的利润,当年互联网创业热,杭州人杰地灵,互联网创业氛围浓厚,他也跃跃欲试,又跟几个TMT投资人玩的火热,经常参加一些互联网的大会,慢慢他也建立了自己的创业思路。




我当时他的项目是持怀疑态度的,他的创业设想很高远,比如智能旅游、二维码扫货之类的,我当时一再说只要一个app就解决了,任何商业模式都要考虑落地实施的可能性。


当然,就跟我去做生鲜电商一样,创业者都有信念超强的人,外人很难去让他们改变创业思路,他还是毅然去做了,结果一下子赔了5000万,他说当时压力很大,见人都有点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这次来找我,事业又崛起了,做的是跨境电商的项目,当年我去杭州看他,知道他有另一个当时规模不算大的生意,从日本进口一些休闲家居产品,然后他在天猫和线下门店去卖,他个人是超强的买手,非常精通这种休闲家居,他懂得生活,也享受生活,经常跑到日本,从一堆货里,挖掘出最适合中国人的产品,比如不沾水的雨伞,还有衣服不会飘下来的挂钩,拿着每个他认为经典的产品,都可以讲的津津有味。




互联网项目失败之后,他一度心态沉寂,彩色餐巾纸业务也受到了影响,现在这年头出口业务都不好过,他后来又开始振作起来,将日本家居产品的新商业思路彻底打开了,重点从电商里面突破,刚好赶上天猫跨境业务的风口,得到了重点的扶持。


他自豪的给我看他店铺的数据,还有他仓库的实景图,现在不光家居产品,还有日本的食品、饰品等等都开始涉及,因为他很懂产品,阿里现在也拿着他当做跨境电商的一个重点案例,一年净利润几千万,他又活灵活现的进入了创业亢奋状态。


我问他现在的股权结构和团队分工机制,他说论股权的话,他只是小股东了,管理团队占了相当一部分,而且不仅如此,股东分红之前,还有一个业绩奖励机制,分配到每个员工身上,他说一个美工每月挣两三万是很正常的,这套股东和员工的分润机制是他比较自豪的,让每个付出的团队成员,都会在利润里面拿到应得的部分。


为了把电商项目做好,他当初毅然拿下了小富即安的亲戚,让更懂电商的人挑大梁,很快专业的人更快的上手,把运营做的更精细化了。


所以我相信,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他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因为无论困境逆境,他都有超强的创业信念,他都一直认为自己会成功,懂得跟员工分享成果,他明白这个最简单的道理: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这句话最早是牛根生说的,只有懂得分享的老板,事业才会越做越轻松,因为团队里每个人其实都是给自己干的,都把公司的事业当做个人的事业,而不是简单的打工者,只要老板把分润机制做好,把优秀的人提拔起来,慢慢的他只要把握大战略就行了,员工心态都会变成老板心态,都愿意为了项目去努力,去付出。


看看国内的新兴互联网和IT公司,有一些公司的核心高管是挖不动的,比如阿里、华为、步步高系(OPPO、VIVO、步步高教育等)、乐视、腾讯和小米等,创始人都喜欢分股权,从阿里一开始创业,马云和老婆就占小股,任正非更是只占华为股权的1.4%,段永平分光了步步高的股权跑到美国去了,就是乐视的贾跃亭,也宣布了一个超强的股权激励计划,将一半的乐视股权分给所有员工。


老板看起来越不在乎钱,实际上都是大智若愚的高人,利润多分给骨干们,大家不用再受跳槽的困扰,一心把公司做大,其实老板得到的会更多,守财奴的下场是众叛亲离,大家只是为了工资给老板卖命,一旦外面有了更好的去处,那么立即就会掉头而去。


我在微博上,哪怕说一点对阿里不利的话,经常蹦出很多不认识的阿里人上来攻击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阿里的主人,容不得别人说阿里哪里不好,虽然很多人说马云会洗脑,会忽悠,但是让几万人都乖乖的受阿里文化的洗礼,并浸入其中,这也说明马云的分享文化起到了作用,阿里的员工资历越老,越难适应其他公司的文化,很多人离开阿里,要么选择创业,要么加入到阿里人创业的公司里打工,这种共同的文化让他们感觉更亲切。




创业起起落落很正常,你不可能老是一帆风顺,既然每个创业者都有低谷,甚至随时面临项目失败和搁浅的危险,那么创业者必须要有坚强的信念,没有什么挫折能打垮你,项目可能一败涂地,团队可能分崩离析,前景可能虚无缥缈,这些都不要紧,关键是你要相信自己,哪怕全世界都抛弃了你,创业者也一定相信:


哪怕今天波涛凶险,明天也一定会阳光灿烂。


创业有起落,所以很容易看清创业者的本质,那些动辄将项目失败归结到团队身上的人,不仅现在是失败者,将来也没什么希望,因为在项目顺利时,他们将好处全部放在自己腰包里,一旦遇到问题,不仅将团队抛弃掉,还会毫不留情的推卸责任。


有的互联网创始人,自己能力超猛,也很勤奋,但是很多兄弟跟了他十几年,等到企业IPO,兄弟们终于可以等到一起分肉吃的时候,却发现老大还是拿走了绝大多数蛋糕,老大既没有融资时进行对高管的股权激励,也没有拿出自己的那一大块,稍微弄点面包渣滓留给大家吃,而是毫不留情的全部吃掉,甚至股权激励的部分也全部留给自己一个人,最后管理层动荡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谈大家对收入有多高的想法,关键是心寒。


我发现互联网公司经常高管动荡的,基本都是老板是绝对大拿,权力上如此,股权上也是如此,舍不得分给管理层。


老板对兄弟们好点,其实对你更好,可惜太多人都死脑筋,就是不明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