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忆往 五台山离奇车祸事出有因

 定之方中 2016-07-26



五台山是神佛圣地,一段发生在这里的「1987年中国文坛大事」穿刺了无神论的脑壳,唤醒中华儿女敬天信神的记忆。


作家忆往 五台山离奇车祸事出有因


1987年发生在五台山的一场车祸,成为一桩文坛大事——


三十多位作家、编辑游历此一神佛圣地时的轻蔑态度与遭遇事故的神祕关联。近年,其中一位作家写出这段亲身经历的追忆和悔过的心声,因果明现,耐人深思。


中国自古以来有四大佛教名寺,五台山居首。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山东北隅,名列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嵴」,景区总面积达 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台即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峰峰相连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五台山据传曾兴建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曾经前来参拜。


五台山,五峰连台环抱着信仰善恶因果的圣地。


〈中国文坛大事记〉纪录的1987年的文坛大事,就是发生在五台山的一场车祸——三十多位作家、编辑一行的座车在五台山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其中一位作家写了一段亲身经历的追忆和悔过的心声,文章作者署名蒋子龙。蒋子龙缕述的车祸因果明现,耐人深思。


近现代由于无神论被宣扬,加上那个时候人们思想封闭,即便是以撰文立论作思想传播的作家们也中毒颇深。蒋子龙认为车祸跟文人们在五台山上轻慢无羁、胡言乱语亵渎神佛不无关系。


以下节录整理的是蒋子龙在2012年,事发15年后回忆事件的细节。重要的环节本文以引号表记,引号内为作者原文。


1987年的夏天,山西省作家协会发起组织了「黄河文学笔会」。一批当时文坛上的名士英秀云集太原,第二天便乘一辆大轿车直发五台山。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兴致很高。下午轻轻松松地就上了五台山。


亵渎佛法、神佛和修行人


「由于时间尚早,大家迫不及待地去参观寺院。有的人见佛就拜,该烧香的烧香,该磕头的磕头。入乡随俗,既到了佛教圣地,就该随佛礼,大家千里迢迢来五台,不就冲着它是佛教名山吗?当大家来到『法轮常转』的地方,忽然异常活跃起来,有人这样转,有人那样转。笔会中一位漂亮得很抢眼的年轻女编辑最抢风头,她说我就反着转,又能怎样?紧跟着就又有几个人也反拨法轮……一时间唧唧哌哌,高声喧闹,在肃静的庙堂里颇为招摇。」


「傍晚,僧人们聚集到一个大殿里做法事。由于天热,抑或就是为了让俗人观摩,大殿门窗大开。难得赶上这样的机会,游客们都站在外面静静地看,静静地听。忽然又有人指指划划起来,自然还是参加笔会的人,也不能没有那位漂亮的女编辑。他们发现一位尼姑相貌娟美,便无所顾忌地议论和评点起来,这难免搅扰大殿里庄严的法事活动。后来那尼姑不知是受不了这种指指点点,还是为了不影响法事进行,竟只身退出大殿,急匆匆跑到后面去了。」


第二天,大轿车载着所有参加笔会的人爬上了一座不算太高的山峰,那山顶有个很小的洞口,人称「佛母洞」,据说谁若能钻进去再出来,就像被佛母再造,获得了新生。一位知名的评论家首先钻了进去,不巧这时候下起了小雨……人们或许担心会弄脏衣服,便不再钻洞。评论家可能在洞里感到孤单,就向洞外喊话,极力怂恿人们再往里钻。


那评论家信口开河说道︰「我真的看到了佛母的心肝五脏......」上海一位评论家在洞外问︰「你怎知那就是佛母的心肝?」他说︰「跟人的一个样。」上海人又问︰「你见过人的心肝五脏吗?」他说︰「我没见过人的还没见过猪的吗!」任他怎样鼓动,也没有人再往洞里钻,他只好又钻了出来。


亵渎佛法、神佛的后果


离开「佛母洞」车行中,这群参加「黄河文学笔会」活动的文人作家们迳聊个昏天黑地一逞口舌之快,车厢里如同开了锅,这一锅那一锅闹哄哄。……忽然,车厢里安静下来,静得像没有一个人!大轿车头朝下如飞机俯冲一般向山下急驰。……大轿车突然发出了更猛烈的撞击声,然后就是一阵接一阵的稀里哗啦,蒋子龙说感到自己真的变成一个圆的东西,在摇滚器里被抛扔、被摔打,最后静下来了……人和车都没有动静了,山野一片死寂!


「车祸使大家感到每个人的生不再是个体,死也不再是个体。这时候车厢内有了响动,大家的教养都不错,尽管有人满脸是血,那位偏要将『法轮倒转』和议论尼姑最放肆的姑娘,前额被撞开了一道大口子;广东的评论家谢望新前胸一片血红,面色惨白;有人还在昏迷,不知是死是活……但没有人哭叫咒骂、哼哼咧咧。能活动的都慢慢直起身子,这才看清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大轿车翻倒在左侧的山沟里,幸好山沟不深,但汽车也报废了,车内车外都成了一堆烂铁。钢铁制造的汽车摔成了一堆破烂,我们这些坐在汽车里的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肉体竟绝大多数完好无损,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蒋子龙深切的警醒:这里毕竟是五台山啊!


神佛慈悲警告


「没有受伤或受伤较轻的人帮助那些一时不能行动的人离开了翻倒的汽车,站到路边等待救援。这时候有人发现,刚才在山上曾钻进『佛母洞』的那位评论家,没有伤到别处却唯独撞伤了嘴巴,肿得老高,让人一下子联想到猪的长嘴,显得异常滑稽好笑,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直觉得毛骨悚然!因为人们都还记得他在『佛母洞』里那番关于猪的亵渎……」


「以后许多写这次五台山车祸的文章都回避了这一细节,我想是不知该如何表达。其实他的嘴肿未必跟佛有什么关系,佛博大精深,慈悲宽容,即便真听到了他的亵渎也不会狭隘到立马就报復他。坐汽车碰伤了嘴毫不足奇,而嘴一肿就长,让人极容易联想到猪。」


「这说明文人们觉悟了,开始忏悔,他们意识到在此之前的许多话很不得体。你可以对佛不信、不拜,但既到佛山来,就该对佛有起码的尊重。就像你去一个人家里串门,总不能故意寻衅闹事侮辱主人吧?」


蒋子龙回忆车祸中「被摔昏或震昏的人也已醒过来,死的是一个都没有。虽然有人挂彩见红,但是不是就伤得很重还难说。」


此后,蒋子龙说:「我从此闭口不再谈那次车祸,不能像讲故事一样一遍又一遍甚至是添油加醋地叙述那次车祸的经历,并从叙述中获得某种奇怪的快感,或者是解脱。但我会经常回想那场车祸,车祸刚发生后觉得人离死很近,生命极其脆弱,灾难会在你没有感觉的时候突然降临,喉管里的这口气说断就断!」


神乎!信乎?幽默的点醒


蒋子龙本人在车祸中看似没事,到了下一站大同检查得了个右边「第九根肋条骨折」的诊断。回家后又看了四家医院,两家说没事,两家说的是同样的骨折。之后他决定不再去医院,转而求教一位「高人」。高人叫胡克铨,他在躲避文革的期间在深山中发现了「龙宫」圣地;他本人谈天说地,博学多识,立刻能让人神思融凈,身心豁然。电话中,蒋子龙从「高人」那里得到提醒说︰「你的肋骨没有骨折,不信等会下楼跑10圈,没有一个肋骨骨折的人能够跑动。这不过是五台山跟你开了个玩笑,或者是想提醒你一下。你仗着个子高,架子大,想看圣山却又对佛表现得大不敬,看到年轻人恃才傲物,言语轻狂,竟不加劝阻。五台山无所谓,但五台山满山遍野都是去朝圣的人,惟你们这些人出洋相,逆向而动,焉能不伤?佛不怪人人自怪,是你们这些人的心里在捣鬼,要谨防自己的心啊!」结果蒋子龙放下电话后,真的围着自己住的楼跑了10圈。往后十多年,那「骨折」一点事都没有。


「神乎」!透过幽默的点化,信与不信就在悟性。


唐朝时的诗人刘禹锡体悟到︰「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来。」蒋子龙说他再看山或进庙,提前都要有所准备,「先在心里放尊重,不多说多道。守住心就是守住嘴,特别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绝不妄加评判。」


历史殷鑑 谤佛的恶果


无神论蓄意毁坏人类虔敬天地神佛的道德文化,然而历史上殷鑑历历,毁谤、亵渎神佛的人都没有善果。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不敬佛的四位帝王,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灭佛造成的灾难。三武一宗都在青壮之年暴毙,虽然他们禁佛、灭佛、迫害修行人的情节略有不同,但遭到恶报的结局却惊人的雷同。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一记载这些史实。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禁佛,焚毁菩萨铜像改铸为铜钱,当时,赵匡胤忧心不敬佛法的事情,便密访麻衣和尚。赵匡胤问麻衣和尚:「古代帝王毁灭佛法,与大周相比结果都怎样?」麻衣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拆除寺庙,焚烧佛经,捣毁佛像,坑杀僧尼,七年后被宦官宗爱谋杀,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毁佛寺经籍,强迫僧尼还俗,不久便身患恶疾,全身糜烂,死时年仅36岁;不到三年,国家也灭亡了。唐武宗李炎毁天下寺庙,灭佛当年就因服食丹药过量中毒而亡,死时年仅32岁;而后黄巢又起兵反唐。」赵匡胤说:「国家长期混乱,百姓厌倦战争。毁佛法不是国家的福啊,该怎么办?」麻衣说:「已显现白气预兆,过不了多久,就有圣明的皇帝出现。圣明的皇帝兴起则佛法也随之兴旺,而且传世无穷。请您好好记住我的话。」果然不出麻衣和尚所言,周世宗柴荣四年后,突然发病,胸生恶疮,不久,胸疮溃烂而死。



历史上,从古到今,从帝王到民间,妄大灭佛或是毁坏佛像、佛经、迫害修行人都得到了恶果。受到无神论宰制的人们不相信神佛的存在,但是完全无法否定神佛的存在。宇宙天地间无计无量的神佛不因人的不相信而不存在。文中这一群轻慢神佛、甚至拿神佛开玩笑以耍弄自己才干的中国文人,在信仰神佛的圣地胡言乱语,不久就遭到了慈悲的警告。这些都在警醒渺如沧海一粟的人类深思人与天的关系,惊醒受了无神论洗脑的人们正视神佛的存在、善恶有报的天理,以免无知犯罪造业遗害自身。【加小编微信chanjuanzi03,朋友圈相册更有种有趣有料】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