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年收万亿、500强第一,这家石油公司该何去何从?

 汉青的马甲 2016-07-26



如果壳牌公司能够好好围绕天然气做文章,或许在未来天然气将不再仅仅是一种过渡意义的「桥梁燃料」,而是成为未来混合式清洁能源应用的一部分。

前壳牌公司董事长 Mark Moody-Stuart 认为世界能源应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步伐将比石油公司高管们所预计的要快得多。


如果你踏上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塔斯马尼亚的柯蒂斯岛,就会亲眼目睹一家石油巨头是如何走上转型之路。


在澳大利亚崎岖的东北海岸海面上静静地伫立着一座面积 667 英亩的液化天然气站,每天从超过 2500 口天然气井中涌出的天然气将经由管道输送,经历几百英里的旅程到达柯蒂斯岛,在这里它们将被冷却然后注入 10 层楼那么高的大罐子里,经由巨轮运往四面八方。「现在与其说我们是一家石油公司,不如说我们一家天然气公司。」壳牌石油 CEO 本·范伯登(Ben van Beurden)如此说道,「如果要让我从石油与天然气中选择一个,那我还是愿意继续做天然气生意。」


(柯蒂斯岛的天然气开发项目)


逆势收购:油价持续走低,壳牌押宝天然气


2015 年对于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来说堪称十分恐怖的一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日益严峻,油价不但惨遭腰斩,而且预期可能长期低迷,对油价的悲观情绪日益浓厚。在此大背景下,有多家石油公司已经宣告破产,幸存的石油巨头们也纷纷开始裁员出售资产,石油行业哀鸿遍野。


(2015年各大石油公司盈利情况)

 

然而就在 2015 年 4 月,壳牌石油公司启动了针对英国天然气集团(BG)的收购案,并且与 2016 年 2 月如约完成交易。这桩交易不仅为壳牌石油公司带来了柯蒂斯岛的天然气开发平台,公司还接手了 BG 位于世界各地的大型液化天然气工厂以及位于美国、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田。在与 BG 合并之后,壳牌石油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所占据的份额已经达到 20%,预计到 2018 年壳牌公司天然气产能将达到 4500 万吨/年,其中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的天然气项目。如今的壳牌石油公司天然气生产能力已经是其最大竞争对手埃克森美孚的两倍。

壳牌石油之所以不惜重金完成这桩收购,其实反映出了全球石油巨头都在头痛的一个问题:在全世界都要想方设法甩开石油,加速寻找新的清洁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的进程中,传统石油公司要如何继续存活下来?


在壳牌公司看来,虽然可再生能源一再积压化石能源的生存空间,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仍会占主导地位,而相对清洁的天然气在 2030 年可能会超过石油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来源。除此以外,从石油生产转向天然气也是壳牌公司应对各国政府雄心勃勃承诺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种有效对策。天然气被认为是从传统燃料向能够创造低碳未来的新能源进行过渡的「桥梁燃料」,相对而言,天然气发电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好控制,这使它成为了在下一代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到来之前的首选替代品。

(太阳能与风能所占全球能源比例不断上升)


壳牌石油为了进一步扩展天然气事业可没少费脑筋,现在该公司正在设法打造一个针对巨型货轮和重型运输卡车的天然气交通燃料市场,毕竟这些大型运输工具和家用汽车不同,没那么容易就从烧汽油直接进化到电动。如果壳牌公司能够好好围绕天然气做文章,或许在未来天然气将不再仅仅是一种过渡意义的「桥梁燃料」,而是成为未来混合式清洁能源应用的一部分。


困难重重:高昂的成本与需求的窘境


不过就目前能源供应情况来看,壳牌石油的转型之路并不是一条坦途。从近期来看,天然气生产成本高昂,而能源市场上却持续不断地供应着大量廉价煤炭,这使得天然气在价格竞争上并无优势。除此之外,今年 6 月国际能源机构也做出了不看好天然气需求增长的预测,认为「这个市场已经难以再消化新的供给」。Kynikos 联合基金公司创始人查诺斯(Jim Chanos)也指出全球液化天然气的供应已经过剩。供给过剩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天然气价格的下跌,就在去年作为天然气最大进口方的东北亚国家其天然气交付价格下跌了 30%。

从长期来看,壳牌公司押宝天然气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应对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在墨西哥与摩洛哥,太阳能和风能的生产者已经承诺将以比任何其他能源都更低的价格来出售自己的清洁能源以供应发电。全球针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与传统化石燃料获取的投资相比已经达到了二比一。


(可再生能源所获投资远远高于石油能源)


那些能够储存太阳能与风能的电池也变得越来越便宜,容量也越来越大,它们将支撑起电动汽车的未来。前壳牌公司董事长 Mark Moody-Stuart 认为世界能源应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步伐将比石油公司高管们所预计的要快得多。


兵马未动,智库先行


虽然转型之路困难重重,但是壳牌公司并不十分慌张,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的竞争对手更加能够放眼长远、洞见未来。早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壳牌公司就已经在公司内部启动了名为「Shell Scenarios」的内部智库,针对全球政治与经济对于能源需求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因此相比竞争对手埃克森美孚,壳牌公司对于全球减少碳排放的大趋势早有准备,已经针对绿色能源进行了投资作为对冲。2016 年壳牌石油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可再生能源部门,其 CEO Van Beurden 在今年 6 月还告诉投资者们壳牌公司「强烈支持」全球气候变化协议针对能源使用的限制。


壳牌石油公司一边努力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大趋势下的商业环境,一边也在积极地开源节流,想方设法来降低液化天然气设施的成本,比如说牺牲一点可靠性以采用更为简单的设计。除了节流,壳牌公司还在积极地开源,寻找新的天然气消费客户,以弥补像中国这类国家中低于预期的天然气需求。壳牌公司去年成为了约旦第一家液化天然气供应商,该公司在亚克巴湾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天然出口终端。不过壳牌公司也推迟了一些本该启动的项目,该公司「为了应对全球行业的挑战」,在 7 月 11 日宣布推迟建设加拿大太平洋海岸的一个天然气出口终端。


让我们将目光重新投回柯蒂斯岛,上述种种忧虑都没有阻止壳牌公司在柯蒂斯岛开发天然气的步伐,每三天都有一艘超级油轮满载离去。在柯蒂斯岛现有天然气生产场地旁边的两个生产场地中也已经清除了三分之一的红树林,这预计将使得现有天然气产能 再提高40%。在如此庞大的操作场地里,天然气生产设备其实并不喧闹,有 300 名员工在为其服务。想想看,这些生产机器发出的呼呼声其实就是哗啦啦的钞票声啊。



这是「第四能源」的第19篇文章

我们的主编大牛会经常在种子群分享自己的行业观察,同时不定期解答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