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平: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叶老师YP 2016-07-26
叶  平、罗治馨 著
 
第五章  简牍帛书蔡候纸

中国古代把文字称为“书”,而把地图等文献叫做“图”。把“图”与“书”连在一起之后,“图书”也就是现代所指的书籍、报刊等出版物,作为一种文字载体,与汉字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源。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中华民族最善于把自己的文明传统铸入图书之中,图书是汉字信息最集中的载体,是汉字得以将文化知识保存与传播久远的物质外壳。在中国的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文化宝典,都已被载人史册,书于竹帛,藏于名山。正是那些浩如烟海的图书文献,使我们的祖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够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中“青史留名”。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河出图,洛出书”。图与书相连,最早可追溯到《易经》记载的传说故事。据说在远古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里出现,背负一张“河图”,又有神龟从洛水里浮出,龟背上画着一张“洛书”,  伏羲就根据这种“图”“书”上记载的符号,演成八卦,成为《易经》一书的来源。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河图洛书”与仓颉造字一样,都笼罩着神话色彩。在汉字的初创时期,我们的祖先只能把文字保存在甲骨、钟鼎,甚至于石头之上。大约从殷商时代起,也就是在甲骨文的鼎盛时期, 古人发现除了龟甲和兽骨之外,竹木也能够作为书写材料。他们或者砍断竹子,劈成竹片,或者伐倒树木,剖为木板,然后用笔在上面写字作文。写了字的竹片叫做“简”,写了字的木板叫“版牍”。直到这时,中国人才算有了正式的图书。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据古书记载,周公旦摄政管理周朝的时候,曾对那些不愿随着迁往洛阳的殷商遗民们讲:你们殷人的祖先,“有册有典”,记录着“殷革夏命”的历史,现在已经到了“周革殷命”的时代。什么是“有册有典”呢?甲骨文中已经发现了“册”和“典”字,它们都与“简”有关。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册” 字的写法, 好像一根根竹简用两根绳子穿编在一起,形成了一“册”书;对“典”字有两种解释,一说是手捧着“册”放置于架上,另一说是把“册”置于“书几”上的象形字。所以,“简册”就是最古老的图书,而“典”则是可以作为典范的图书,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经典著作”吧。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从殷商直到魏晋,正好是甲骨文到楷书初起的千余年间,用竹简制作的图书,曾被古人广泛地用来记录和传播知识。无论是孔子编纂的《春秋》,还是司马迁著作的《史记》,它们的原始作品都是简册。本世纪初叶,我国各地陆续出土简册就有一万多枚;七十年代以来,出土简册的数量剧增,总数已愈五万余枚。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这些竹简,长度从几厘米到60多厘米不等,宽度约为1厘米左右。每根简上书写的文字数目,少则几个字,多则几十个字。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现代出土的简书里有许多惊人的发现,例如1972年曾于银雀山的汉墓里找到了近五千枚竹简,其中除了《孙子兵法》等著名书籍外,还发现了失传多年的《孙膑兵法》,从而消除了历史上对此书是否存在的怀疑。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再如1996年长沙走马楼出土了十万余枚三国吴简,1975年在湖北云梦首次发现了秦朝的简册,其中有今天唯一能见到的最完整的先秦编年史书和最古的法律书。

图为三国吴简的一部分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版牍是与简册同时通行的另一种形式的古代“图书”。“版”“牍”二字的偏旁都是“片” , 意思是“半木”,是用木板制成的书写材料。一般用于书写不足一百个字的短文,如书信、公文等等。由于它的面积比竹简大,古人也常在版牍上绘制图画或地图。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奏牍后来演化为略带弯曲的笏版,成为官员上朝使用的装饰品。《红楼梦》诗云:“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指的就是这种特殊的版牍。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我们常在古装戏剧中看到那些文武百官们手持一条长方形的象牙板,它的名称叫“笏版”,但不知道有何作用。其实,笏版在汉朝称为“奏牍”,也是一种版牍。大臣们要向皇帝禀奏事由,为了防止遗忘就在这木板上书写“备忘录”。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简牍形式的中国古代图书,今天虽然只保留在博物馆供人参观,但它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习惯,许多现代汉语词汇都可以追根溯源到那些竹简或木板上去。

例如,就在几十年前,中国大陆的图书还是竖行排版,书写文字的顺序是从上到下,自右向左。曾经有个笑话说“看古书都是对的,因为在点头;看今书都是错的,因为在摇头。”从上到下的写字习惯显然出自于狭长的竹简,而自右向左顺序习惯也映衬着竹简的阴影。古人写字,总是左手执简,右手握笔,写完一简便顺手放在右侧,依次排列起来,自然形成了从右向左的竖行图书。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我们还能够举出一批与简牍有关的成语或字词:

杀青、汗青、青史——作家写成书稿称为“杀青”。史册叫“青史”,伟大人物可以“青史留名”。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慷慨激昂地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也指史册。这些与“青”字相连的词,实际都来源于竹简的制作方法。 古人把新竹劈成简状后, 为了防虫蛀,需要把它放在火上灸烤,以除去水汁。去汁的工艺叫“杀青”,也称为“汗”。“杀青”完毕意味着竹简制成,这与“脱稿”还有相似点,但把“汗青”引申为“史册”就不知道从何说起。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笔削、 删改——请人“删改” 文章称为“笔削”。“削” 、 “删”的偏旁都是“刀”。出土文物里发现过这种“书刀”,当竹简上抄写的文字有错误时,古人便用书刀刮去,然后重新抄写。现在我们删改文章虽然无需用刀,但这些带刀的字已约定俗成。

图为汉代青铜书刀,是文人用于刮削、删改竹简上的文字用的。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尺牍——古人写信用的木板,通常是一尺长,所以信函又叫“尺牍”。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信封——信写好后,上面再加盖一块板,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地址,然后用绳捆扎,并在打结的地方封以粘土,盖上图章,这就是信“封”。

版图——由于古代地图多绘制在版牍上,所以至今我们仍把国家的疆土叫做“版图”。这样的例子,信手拈来,还可举出许多,如成语“罄竹难书”、“连篇累牍”、“文牍主义”等等。简牍图书的“传统势力”,直到今日还远未消失。

图为出土的信封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然而,用竹木制作的图书,除了制作麻烦外,读起来也很不方便,秦皇、汉武、孔老夫子都曾深受其苦。那位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管理朝政事必躬亲,他每天批阅的各种文件以秦朝的衡器计,重达120斤,折合成现在的重量单位有25公斤,那些竹简垒在案桌上恐怕有一大堆,需要几个人为他翻动。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史书记载说,孔子晚年十分爱读《易经》,由于经常翻阅,以至于三次翻断了编连简册的“韦”(熟牛皮筋),这就叫“韦编三绝”,可以由此推想孔老夫子当年读简的劳苦。如果不及时重新穿好断裂的编绳,简册图书就要散乱成一堆竹片。后代出土的简册,的确有不少出现散乱,或者只留下残缺的部分竹简,使后人的理解制造了许多麻烦。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汉武帝当朝时,有位叫东方朔的学者,性情滑稽恢谐但学识渊博,广泛涉猎过诸子百家的学说。初次来到长安,想要晋见汉武帝。在那个时候,皇帝诏见必须要由“公车”署的官员推荐,东方朔就写了长长的一篇奏折请求公车转呈皇上。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结果,这篇奏文足足用了三千根竹简,两个强壮的武士才勉强可以抬起。武士们满头大汗地把奏折抬进了宫内,汉武帝好不辛苦地看呵,看呵,一天看不完,就在竹简上作个记号,一直读了两个月,才读完了东方朔的这篇文章,于是“龙心大悦”,传令立即召见,官封东方朔为太中大夫。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最有趣的是目前人们常用的成语——“学富五车”,它的出处就在简册里。那还是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位惠施,他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名家”的代表人物,担任过魏国的丞相,力主魏国联合齐楚抵抗秦国。惠施每次外出都要用五辆大车装载简册,以便随时阅读。人们都赞扬他说,惠施真是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惠施的学问足可装满五大车,听起来很吓人。今天我们偏偏来钻牛角尖,估算一下他的五车竹简究竟写上了多少字。一根竹简大约重50克,平均可记录30个汉字。一辆大车承重不会超过500公斤,满打满算能装下竹简1万根,五车就是5万根简,折合总字数150万,只及半本《现代汉语词典》的字数。如果惠施再世,他一定会夹着这本词典自豪地宣称:我现在已是“学富十车”了。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简牍图书笨重且记录文字少,缺陷太多。古人们也曾把图书材料革新的希望,寄托在丝绸之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度。丝织品质地柔韧,重量轻盈,善吸墨水,的确是用来书写汉字、制作图书的好材料。古代的丝织品分为帛、缣、素等,而帛则是它们的统称。所以,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叫做“帛书”,也有的称为“缣书”或“素书”。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帛书也在后代的图书词汇里留下了若干痕迹。例如,我们现在把分册的图书用“卷”来统计,如“第一卷”、“第二卷”等等,它实际上来源于帛书的收藏形式。软软的丝绸图书正是卷起来存放,每一册书就卷成一“卷”。与此类似,我们现在把一本书按“篇”来分类,如“上篇”、“下篇”,却是出自于简牍。“篇”字正是以“竹”为头,不过那时的“一篇”就是“一册”的同义词,竹简是不可能把一本长篇著作编连成“一篇”的。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丝绸作书的高雅华贵,可就是价值太高,一般平民百姓根本用不起。有人曾作过考证,在汉代,一匹织好的缣帛价格为600多钱,折合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虽无法得知,但可以间接地进行估算。在当时,以这个价格能够购买大米6石。一本字数较多的书也许需要用完这一匹缣,那么买这本书的钱就足够供人过上一年的生活。这种昂贵的图书当然无法广泛推行到老百姓中间去,因此,古人亦有“贫不及素”的说法,意思就是买不起丝织的“素”,只好“望书兴叹”。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社会需要必将产生发明与创造的巨大推动力。东汉年间,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的那样,汉字业已完成了“篆文隶变”的变革,以许慎为代表的学者正在总结“造字六书”。精美的文字亟待寻找一种质优价廉的书写载体,文化知识的传播急需大量的图书。

公元105年,正是东汉和帝在位的元兴元年,为皇帝制作御用器材的“尚方”官邸显得格外忙碌。这里集中了来自全国的能工巧匠,“尚方令”蔡伦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厣。许多迹象表明,经过多次失败后的试验,今天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蔡伦目不转睛地看着工匠们熟练地操作。工匠们有的把树皮、乱麻和破布捣成浆状,有的把这些浆汁均匀地铺在竹帘上,让水分从竹帘缝隙下自然渗出,还有一些正在从已经干燥的竹帘上揭下一层白色薄膜。

蔡伦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坎坷。他自小家境贫寒,在缺衣少食中度过了少年时代。13岁时为了生计,迫于无奈地应选入宫作了宦官。他从“小黄门”这一最低等级的太监作起,忍受着极大的苦痛和屈辱,才慢慢地爬上了较高的宦官职务,并被皇上任命为兼领“尚方令”的官衔。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一位工匠拿着从竹帘上揭下的薄片向蔡伦走来。蔡伦赶紧向前走了几步,一面接过这张凝聚着心血的试验成果,一面大声下令道:快取笔墨来!蔡伦的字龙飞凤舞,映在白色的薄片上异常清晰。他兴奋得扔掉了毛笔,跪下身躯,用颤抖的双手高高举起那张薄片,呼喊着:“苍天有眼,蔡伦造出了纸!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名列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就这样来到了人世间。蔡伦主持下造出的这种纸深受皇帝的赞许,当他不久被封为“龙亭候”之后,这种纸被人叫做“蔡候纸”,天下人莫不争相使用。虽然现代已经知道,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民间已经造出过雏形的植物纤维纸,蔡伦造纸的方法也出自于更早期丝棉纸的制法,但是,作为一位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发明家,蔡伦的名字必将永远铭记在用纸书写的史册里。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比起简帛类的材料来,纸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取材于废弃的植物纤维,原料随处可得;它又有丝织品柔软轻便的特性,书写和制作的图书堪称绝妙。晋代甚至有人为它写赋,赞颂纸是:“厥美可珍,体洁性贞,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曲可伸,能幽能显”。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据《晋史》记载说,西晋有位文学家左思,花了十年功夫来构思一篇《三都赋》。无论在屋内还是在庭院,左思都把“蔡候纸”四处放置着,以便来了灵感想出佳句时立即把它写下来。“十年磨一剑”的《三都赋》被晋代人推崇倍至,洛阳都城的豪门贵族文人墨客们争着先睹为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抄录,一时间竟使“蔡伦纸”的需求剧增,价格飞涨。这一件趣事后来演绎成“洛阳纸贵”的成语,比喻某一图书所产生的轰动效应。

图说中国文字简史(5)简牍帛书蔡候纸

在这里,我们引用“洛阳纸贵”成语的用意,并不是说纸的价格比简帛更昂贵。我们想借用它来表达一种观点:纸的珍贵,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古代简帛图书的历史,换来了中国图书几千年的繁荣。随着造纸术传向西方,中国人发明的纸也成为西方人制作图书的主要材料。有了纸的中国汉字,也从此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下一页】聚珍付梓印活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