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大家都痛恨垄断?

 心宇2uwan10a9u 2016-07-26

      

(星期二)



各位书友早上好!通过昨天的阅读,我们已经知道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组织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也了解了政府偶尔会试图管住这只看不见的手,虽然往往没什么用。但在现实中,看不见的手并不总能顺利发挥作用。比如在出现垄断的情况下,企业一家独大,消费者只能承受价格,这也就是大家都痛恨垄断的原因。这时,政府反而成了必要补充。建议阅读第9-11章:60-77页。


请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天的早读,并记得在共读群里跟书友们讨论噢!

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政府应该直接管理价格吗?




1. 四种竞争类型

我们见到的所有市场,大致可以归为四大类。


首先说一下两种极端的情况: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极端。在这种市场下,有数不清的买家和卖家,而且买卖的东西一模一样。因此,没有卖家能够把价格定的比其他人高,否则他的所有顾客都会涌向其他卖家。买家的地位也是如此。这种情况过于理想,以至于只存在于经济学教科书的例子里。在现实中,我们很难找到真正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例子。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反的极端情况是垄断市场。这个市场只有一家厂商提供商品,因此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完全由一人说了算,买家只能被迫接受价格,无论高低。有些垄断是技术带来的,如发明一项东西申请专利后,就可以垄断细分市场。有些垄断是法律规定的,这种情况在公共服务领域(如水电的供应)比较常见。还有一些垄断叫做自然垄断,意思是某些行业只有投入大量资金之后,才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商品或服务。而一旦投入了大量资金,市场的需求基本就得到满足,其他人再进来也赚不到什么钱了。


在两种极端之间,还有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中,所有卖家提供的商品大致相同但略有差别,相互之间的竞争性更强。每个人都对自己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定价权。在生活中,大众品牌的服装店、快餐店都属于这类市场。寡头市场则是指一个市场中只有几个卖家的市场,这种市场类型更接近于垄断。虽然相互之间也会勾心斗角,但大多时候各方都会比较克制,甚至会相互合谋,共同抬高价格以获取更大利润。


不难看出,竞争让厂商变得痛苦,但消费者却能享受到价格更低的商品和服务。竞争性越强的市场里,卖家的地位越低,越要讨好消费者,对消费者也就更有利。在接近垄断的市场中,“只此一家,爱要不要”,厂商完全没必要在意消费者的利益。




2. 政府遏制垄断的方法

垄断的坏处可不只是价格更贵。垄断厂商由于没有竞争压力,往往会疏于管理,不思进取,生产效率提高得非常慢。因此,政府总是想方设法地打破垄断,鼓励厂商之间的竞争。


政府通常都会采用哪些方法对抗垄断呢?


一方面,政府会通过立法和设立专门的机构,事先预防垄断。目前,多数国家都已建立起类似的反垄断机构,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防止企业之间通过合并成为垄断企业。例如,美国企业要合并,若有任何一方年营业额超过1 亿美元,当事人在合并案成立前就必须通报政府。政府要是觉得企业合并之后会妨碍竞争,就会否决这次申请。


那政府要如何判断一个特殊行业的竞争程度呢?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四大企业集中度。具体做法是,先找到在市场上排名前四的企业,然后把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加起来。如果四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那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的竞争是相对偏弱的。当然,这个指标过于简单,经济学家还给出了改进后的指标(HII)来测量市场的竞争程度,但基本思路仍然是考察市场的集中度。


另一方面,政府有时还会把大企业拆成若干个较小的企业,以促进行业的竞争。20世纪 80 年代,AT&T因占据过大的市场份额,被美国政府拆解成所谓“小贝尔”的七家地区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以及一家长途电话公司。可是,拆成小公司并不意味着能够促进竞争。这些公司之间还有可能达成某些抑制竞争的协议,或者进行价格合谋。


然而,市场竞争也未必总是好事情。在自然垄断行业中,过多的市场竞争会让所有人得不偿失,只有一家或几家厂商反而更有效率。此时,政府既不能贸然拆分这类企业,又得想办法管制这类企业,阻止它们收取过高的价格。


在这些被管制的产业,企业正常运营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规模非常大,例如供水要修水管和水库,供电要架高压电线和建发电厂。但是,一旦基础设施建立起来,日后使用和维护的成本就会比较低。针对这类行业,政府主要采取两类方法。


一是成本加成管制法,也就是政府尽可能精确计算出这些行业的使用成本,然后允许企业在这基础上加一个较低的利润加成。


二是价格上限管制法,即规定一个价格上限,企业可以在几年内都按此收费。在此期间,企业可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更多利润。


最后要说一句,自然垄断行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政府针对某些行业的管制反而限制了新厂商的进入。有时候,最好的管制或许是解除管制。

 

作者:朱鹤,经济研究者,在澎湃新闻开设专栏“经济识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