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女官制度——女侍中

 myody 2016-07-26
先不说女侍中是怎么来的,先来说说汉代已经有的“女尚书”


《后汉书 》: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及其支类,多行贪虐。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自以既从人望而德于太后,必谓其志可申,乃先上疏曰:……今京师嚣嚣,道路喧哗,言侯览、曹节、公乘昕、王甫、郑飒等与赵夫人诸女尚书并乱天下。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

(从《后汉书》这段可以看出,女尚书是皇帝的乳母)

 

《晋书 礼仪志》:及武帝太康六年,……皇后著十二笄步摇,依汉魏故事,衣青衣,乘油画云母安车,驾六騩马。女尚书著貂蝉佩玺陪乘,载筐钩。 

(在西晋时期,女尚书是侍奉皇后的。)

 

《北史 元澄传》:神龟元年,诏加女侍中貂蝉,同外侍中之饰。澄上表谏曰:“高祖、世宗皆有女侍中官,未见缀金蝉于象珥,极鼲貂于鬓发。江南伪晋穆何后有女尚书而加貂榼,此乃衰乱之世,妖妄之服。且妇人而服男子之服,至阴而阳,故自穆、哀以降,国统二绝。因是刘裕所以篡逆。礼容举措,风化之本,请依常仪,追还前诏。”帝从之。
(这里元澄说的“晋穆何后”是东晋皇帝司马聃的皇后何法倪。东晋和西晋时一样,女尚书是侍奉皇后的。

 

好吧,为什么要先说“女尚书”呢?因为可以推断一下,“女侍中”是怎么来的。

 

女侍中是石虎发明的。

 

要说是石虎发明的依据是我没找到汉朝和东西晋有“女侍中”。

 

《邺中记》(晋 陆翙著):【石虎置女侍中,皆貂蝉,直侍皇后。

 

后赵时期,石虎宫中也有“女尚书”

 

《邺中记》:石虎征讨,所得美女万馀,以为宫人,简其有才艺者为女尚书

 

《晋书 石季龙载记》:季龙闻邃有疾,遣所亲任女尚书察之。邃呼前与语,抽剑击之。

 

 

按照《邺中记》里面写的,石虎的后宫女官制度,有女侍中、女尚书、宫人等。

 

《晋书 石季龙载记》:增置女官二十四等,东宫十有二等,诸公侯七十余国皆为置女官九等。 

 

我觉得,石虎弄出一个“女侍中”有两个原因。

 

一是:前后赵的汉化政策。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由于自己的文化不足,需要学习汉族先进的儒家文化。想必,石虎的“女尚书”的女官制度也是从东西晋照搬过来的。可能因为东西晋没有“女侍中”,石虎就照着“女尚书”弄出一个“女侍中”。

 

二是:为什么要单独弄出一个侍奉皇后的“女侍中”。因为石虎的皇后郑樱桃十分的得宠,石虎因为她,杀死了两任妻子。

 

《晋书 石季龙传》:为娉将军郭荣妹为妻。季龙宠惑优僮郑樱桃而杀郭氏,更纳清河崔氏女,樱桃又谮而杀之。 

 

从《邺中记》里可以看出,女尚书是一般的女官,而女侍中才是高级女官。

 

 

而这个“女侍中”也被北魏孝文帝所用。

 

《魏书 列传一》:高祖改定内官,……后置女职,以典内事。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官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官,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春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大)内司(一品):总领宫中事务

 

作司(二品):典宫中事务

 

大监(二品):宫中各部门的负责人,比如说有:典大监、文绣大监、细谒大监

 

女侍中(二品):主要是侍奉皇后、太后

 

女尚书(三品):管理宫中文书事务

 

 

在北魏,女侍中二品,多由公主、命妇担任,侍奉皇后、太后。

 

《魏书 元叉传》:世宗时,拜员外郎。灵太后临朝,以叉妹夫,除通直散骑侍郎。叉妻封新平郡君,后迁冯翊郡君,拜女侍中。

 

《魏书 于忠传》:忠后妻中山王尼须女,微解《诗书》,灵太后临朝,引为女侍中,赐号范阳郡君。  

 

《魏书 昕之传》:昕之,字庆始,风望端雅。袭爵,例降为公。尚显祖女常山公主,拜驸马都尉。公主奉姑有孝称,神龟初,与穆氏顿丘长公主并为女侍中。又性不妒忌,以昕之无子,为纳妾媵,而皆育女。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墓志》(元禧女):公主讳仲英,河南洛阳人也。显祖献文皇帝之孙,太尉咸阳王之女。禀祥星月,毓采幽闲,风德高华,光仪丽绝。年十有五,作嫔闾氏。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永熙在运,诏除女侍中倍风闱壼,实谐内教。

 

《高密长公主元季聪墓志》(元怿女):公主姓元,季聪,小字舍利,河南洛阳人也。高祖孝文皇帝之孙,太傅、清河文献王之女。……永安二季,除女侍中】。公主恭以奉上,仁而逮下。温良柔厚,谦虚谨密……宛然作合,来仪君子。聿修内,服勤沼沚

 

 

西魏北周时期,可能是没有,可能是资料少,我没发现有“女侍中”。

 

西魏时期,在宫中侍奉皇后的女官叫“内傅”。资料是李冲女儿冯翊王元季海的王妃李稚华的墓志,她侍奉的是宇文泰的长女元钦皇后宇文氏。

 

 

东魏时期,有高岳的母亲山氏。

 

《北史 高岳传》:横冲贼阵,神武因大破贼。以功除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封清河郡公。母山氏封郡君,授女侍中,入侍皇后。

 

北齐时期,有大名鼎鼎的高纬的奶妈陆令萱。

 

《北齐书 皇后传》:女侍中陆太姬知其宠,养以为女,荐为弘德夫人。

 

还有赵彦深的母亲宜阳国太妃傅华

 

《傅华墓志》:太妃以魏武定末除清河郡君,天统中进号平原郡长君,武平初册拜宜阳国太妃。武平七年正月庚辰朔十四日癸巳遘疾薨于邺城宣化里第。……宜加礼命,用申朝典。可赠女侍中,宜阳国太妃如故,謚曰贞穆。

 

 

 

PS:古代根本就没有女丞相一说,就算是上官婉儿,《旧唐书》里面她也是在后妃传里作为唐中宗李显的昭容,是皇帝妃子,只能说上官婉儿有大臣之实而无大臣之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