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监会对“野蛮人”动手了!

 xcaq 2016-07-27

2016-07-26 21:01:18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2404 次 | 评论 0 条

作者:刘晓博。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说钱”(ID:liuxb0929)


“野蛮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好日子,走到了尽头!今天,保监会终于动手了。

726日下午,中国保监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公司股权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文件,编号为“保监发〔201662号”。

这份文件出台的背景是,近年来一些社会资本通过股权代持等隐蔽手段投资入股保险公司,其中有的企业或者个人事实上实现了对一家保险公司的绝对控股,并把保险公司变成了私家融资平台。

由于保险资金规模大、成本低,就有可能被挪用到资本市场上收购兼并。于是,闯入保险业的“野蛮人”进而成为闯入资本市场的“野蛮人”。他们不断加杠杆,在资本市场上掀起波澜,演绎了一出出蛇吞象的活剧。如果任由保险资金被挪用,异化成野蛮的金融资本和投机热钱,不仅可能给保险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也将摧毁实体经济里积累若干年才形成的一个个品牌。

正因为如此,721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十三五”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上,当着多位保险公司董事长的面,对这个保险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放了一炮”。他说:

这几年,少数公司进入保险业后,在经营中漠视行业规矩、无视金融规律、规避保险监管,将保险作为低成本的融资工具,以高风险方式做大业务规模,实现资产迅速膨胀,完全偏离保险保障的主业,蜕变成人皆侧目的“暴发户”、“野蛮人”。这些保险公司激进的经营策略和投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媒体、网络的放大效应后有些问题甚至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于这些热点事件,尤其是负面新闻炒作的问题,如果不积极主动加以应对,就会产生大范围的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风险。

项俊波认为,“野蛮人”闯入保险业将至少带来三大风险:第一,败坏保险业的声誉,让普通人心生芥蒂,不敢购买保险,从而引发整个行业的资金断流风险;第二,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疯狂举牌,如果遇到股灾将引火烧身,导致一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引发金融风险;第三,短钱长投带来的资产错配风险。

项俊波721日的发言态度极为严厉,为近年所罕见。随后,“62号文”就公布了,文件上署的日期是715日。

这份文件的意图非常明显:通过信息披露,让保险公司自行交代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持股资金的来源。

你当然可以说谎、隐瞒。但只要将来被证明说谎、隐瞒,你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所谓“做贼三年、不打自招”,更何况这些材料要公示,自然有会有人监督。

把“谁控制了保险公司”这个问题弄明白了,“野蛮人”也就无处藏身了,只能被迫变成“文明人”。当然,接下来还会有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参与股市定增、举牌的管理办法。到那时,“靠万把块钱加1万倍杠杆,就可以收购一家2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的神话,将无法实现。

据今天多家媒体报道,证监会要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取上市公司股份的,应直接认购取得,不得通过资管产品或有限合伙等形式参与认购。”

这个新政的出台意味着,未来“野蛮人”通过资管计划等方式“加杠杆”来举牌上市公司,早晚会遇到政策的管控。

随着万科股权之争不断升级,过去几年来中国投资领域出现的“野蛮人”闯入保险公司,进而挟保险资金、通道资金闯入资本市场、到处举牌的狂欢,即将走到尽头。


作者:刘晓博。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天说钱”(ID:liuxb09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