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刀白灰下的古塔:追忆1979年白塔寺修缮

 唯我英才 2016-07-27

【编者按】白塔寺,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该寺始建于元朝,初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本文再现了1979年白塔寺的修缮故事。

讲讲1976年唐山大地震文物震损情况,还有些故事性的事例,像北京天宁寺塔的顶部有块砖掉下来,正好落在下面一个晚上值夜班的(工人床上),他那天晚上正在值班。我们去调查的时候,他说那砖掉的位置正好是心脏的位置,真危险。后来我们就逗他,说他“命大造化大”。后来我还爬到天宁寺塔顶,辽天庆四年的一块刻石在塔顶上,塔顶上面的几条脊、瓦都震脱落了。通州的燃灯塔,距离唐山更近,损坏的也比较厉害。这几座比较高大的塔都受到了地震的冲击。

再说城里(的文物),就是妙应寺白塔,和我(之前)说的北海白塔,因为它们都是砖石结构,比较高耸,所以影响的大。妙应寺白塔是北京现存的元朝的文物中最重要的一座,也是最知名的。

咱们现在叫白塔寺,其实还是应该叫原来的名字——大圣寿万安寺,然后到了明代的时候,改成了妙应寺,现在俗称白塔寺。白塔的底部大,但是十三天和华盖之间震得非常厉害,就酥了。你要是看它都害怕,那砖都飞了。我们后来向国家文物局报告,说白塔的危险性是最大的,因为它在城里,居民密集。我记得站在那上面看,锦什坊街上老太太炒菜的情景,看那人已经很小了。像是锦什坊那街,还有东廊下、西廊下,看得很清楚。所以后来首先要上报,就要修它。

原来(白塔)塔底顶部下有八条链子,都给挣断了,现在在妙应寺白塔的华盖下面加了八根斜撑的柱子,是为了今后的安全。原来华盖下面,十三天下面,还有瓦刀抹子。传说明代的时候,给覆钵上锔铁箍,所以有瓦刀、抹子。还有金代的千佛牌,都震落了。所以在当时危险的情况之下,国家文物局就批准了在1978年的修缮。

当时我站在塔顶上一看,街道密密麻麻。要修缮妙应寺白塔,在北京也算一景啊。房修二公司古建队他们用了6000根杉篙,才能搭成一个满堂红的、全面的脚手架,因为它很多地方都坏了。好比1962年装避雷针,就搭个局部的就行了。1964年,覆钵上的白皮剥落了,那一年也修了。

我们坚持说修的时候,不要用白水泥,要用麻刀、白灰。咱们中国为什么现在修缮了很多(文物),很快就(又)坏了?古代白灰要挖出来以后要淋三年,要把那里面较劲的兴儿都没了。那时候再抹上,就不至于很快剥落。一定要强调用传统的方法,要用麻刀,加白灰,所以那次工程比较大,是地震以后第一次大修。(白塔)历史上也有过修缮,但这一次是比较大的修缮。

那时我们老去,我记得我见过房建二公司的一个年轻人,他光着脚(干活),我说“那上面多扎啊,你不怕啊”,他说“没事儿!”他就把杉篙夹在右边的胳膊上,然后往上顺,上面那个人就接着,一直这样顺,顺完就搭起这样一个(脚手架)。周边的老百姓都看啊,这也是咱们国家古建上修缮的一种技法。

那时候房修二公司的古建队他们有学古建的搞设计,老匠人都参加到这个工程里面。后来修完了,就说十三天坏的厉害,怎么办?就找了建设部的专家,叫陶逸仲——那是中国结构的专家,通过他同意,在塔底下来加了八根柱子。就是怕那个天盘太危险,等我们上去,测量以后,天盘的直径是9.9米,我给你简单形容,就是三辆130车可以并排搁下。另外这座塔高是50.9米,从它的基座开始算起。北海是30多米,天宁寺燃灯塔倒是比它高,但是它是实心的、密檐的,这(白塔)是覆钵式的塔。(本文根据吴梦麟先生口述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