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话木偶戏主要流传于广东雷州半岛地区,距今巳有500多年历史。 雷州半岛木偶戏(又称雷州杖头傀儡戏)一般是多人棚,由多名艺人操纵生、旦、末、丑4个傀儡仔,同时演奏1锣1鼓1支笛。 后来,增加净和妈角两个傀儡仔,称为双人棚或三人棚。大的傀儡班巳发展到7-11人棚。演出时,武戏(科白戏)用中音,念大字牌子;文戏逐渐改用土音,使用帮腔。 经长期的发展,雷话木偶戏的演出剧目除历来巳有的历史公案、神话传奇之外,逐渐增加雷州半岛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戏和神鬼戏,还受改良新戏影响而上演文明戏。 清代以来,雷话木偶戏从表演技艺到唱腔音乐、舞台装置都进行了改革。傀儡由31厘米增大到40厘米左右,造型面貌一新,大受观众欢迎。其音乐曲调由早期的曲牌连缀逐步向板式变化,包括中板、程途、叹板、高腔和专曲专腔5类,除旦角唱假嗓外,其余脚色一律用本嗓,伴奏音乐也比较丰富。(文字来源:百度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