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一个亲戚上山砍柴,不小心膝盖受了一点外伤,由于没有清洗伤口,过了一两天,体温上升至39.3℃,右手不能抬举,肩胛锁骨深处疼痛,右腿不能伸直,腹股沟深处疼痛。家属立即送他到医院治疗。 那时候的医院,都是低收费,医师也是低工资的,做多做少都一样,只是为应付病人挨时间、过日子,工作没有积极性。外科医师从锁骨下抽出脓液,认为两处都有大动脉,无法开刀引流,容易出危险,家属也因生活困难,交不起手术费;医师决定保守治疗,给注射青霉素。当时青霉素稀缺,医师只给了三支20万单位的,嘱注射三天。 他的家与我邻近,就由我代注射。我觉得这样的用量太少,将自己仅存的三支80万单位也给了他,每天注射100万单位。三天后,没有一点好转,体温仍是39.3℃。我告诉他母亲,应该改用中药,给他处〈四妙汤〉三副,每天一副。方用黄耆、金银花、当归各一两,甘草半两;只服了一天,体温下降为38.3℃,第二天,体温再降一度。第三天就完全退清,手脚也可以活动了。三个月后,见他红光满面,身体比过去壮实得多。 当时他年仅十八岁,父亲过早亡故,家中缺乏劳力,家庭贫困,平日饱一顿饥一顿,营养不良;因此,一点皮肤感染,细菌就立即沿淋巴管内侵。幸好还年轻,青春活力旺盛,才能阻细菌于两淋巴结处,导致发炎发热;如果淋巴结不能阻挡,就极有可能引发败血症。 后来我使用〈四妙汤〉来治疗痈症,效果也都很好。我所接触的痈症患者,都起于思想包袱过重,或体力劳累疲乏所致 —— 西医则认为痈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某杂志曾有一篇研究〈四妙汤〉的文章,说经过药理检测,黄耆、当归、金银花、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抑制作用。我当时年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还不够,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接受。有一次,碰到一名常服温补药物的痈症患者,按常理处四妙汤,岂知他服药后全身发出很多脓疱疮,我才知道是方中黄耆过于温热造成的。 老服温补药物的人,增气太过,「气有余,便是火」,火气壅盛,也会阻塞经络,导致到处发脓疱疮。我改用玄参滋阴泻火、夏枯草清热解毒,换下黄耆,才治愈。这时候,我才知道,接受西医的观念来使用中药,是很容易出乱子的。 我认为,在中医中药的学术文章里,本来就应该使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来说明自己的治疗效果和心得,绝不应该使用西医的术语和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报导,无补于中医的临床辨证,反而会误导年轻的中医师偏于单向的思考,误入歧途。 也许,走路跌跤是人所不免,但做为临床医师,治疗好坏面对的是病人的生命,是不能开玩笑、不允许跌跤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