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生胸痛是摊上大事儿了吗?

 XEJ 2016-07-27
病例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一个真实的病例,病人为43岁男性,是本院某科室的一位主任医师,在羽毛球比赛过程中突发胸痛晕厥,经现场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后送至本院急诊,经心电图和血液检测,高度怀疑心肌梗塞,马上送至介入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中发现其中一条冠状动脉闭塞不显影,予支架植入开通罪犯血管,患者康复出院,目前已回到工作岗位正常上班。然而,相比这位主任,很多患者却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来不及而失去宝贵的生命,这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星,如马季,侯耀文等大腕。



一、中山市有多少人患上心梗?

        今年5月份公布的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且患病率较2010年有上升趋势。而在中山市,心血管疾病同样呈现非常明显的疾病负担,是2015年中山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中山市2015年报告的全部急性心脑血管病例中,急性心梗占比高于全国100个监测点总体急性心梗占比。我市户籍居民2015年急性心梗死亡率(64.65/10万)高于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急性心梗死亡率(55.32/10万)。




二、什么是急性心梗?

        心血管病中导致死亡最多的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俗称心脏的血管堵塞了,心肌梗塞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血管管腔狭窄堵塞,由于心脏不能得到有效的血液供应从而停止跳动导致死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有多种,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概括为:五高+吸烟,五高分别指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高,年龄高,患者的危险因素越多,程度越严重,病史越长,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就越大!目前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居高不下,与危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直接相关。除了年龄这个不可改变的因素外,其他的危险因素控制现状如下(摘自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版):

        (一)高血压。

        根据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估算患病人数为2.7亿,而2009年中国高血压控制率只有6.1%。换句话来说, 100个高血压患者,只有6个血压控制是达标的,在我国,血压未控制达标的人群数以亿计!

        (二)吸烟。

        中国男性一直属于世界上最高的人群之一。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15岁及以上男性吸烟率为52.9%,女性吸烟率为2.4%,并且7.38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三)血脂异常。

        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研究报告,≥18岁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水平,均较2002年明显增高。胆固醇≥6.22 mmol/L的患病率男性为3.4%,女性为3.2%,城市高于农村。甘油三酯≥2.26 mmol/L的患病率男性为13.8%,女性为8.6%。其中仅39%的血脂异常患者接受降脂治疗。

        (四) 糖尿病。

        2010年中国慢性病调查数据,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并且72.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而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综合达标率只有5.6%。

        (五)超重/肥胖。

        近20年来,在我国九省市人群进行的调查显示,人群超重、肥胖患病率呈持续的上升趋势,超重+肥胖率由1991年的24.7%上升到2011年的44.0%。


  上医治未病,面对上面触目惊心的数字,要降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控制好上游的危险因素(五高+吸烟)势在必行。控制的手段有两种: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经过非药物治疗指标仍未达标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整个过程中,定期体检尽早发现问题是防治冠心病的前提。


三、发生胸痛市民该怎么办?

        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为心前区(大概左侧胸部)压榨样疼痛,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偶有濒死的恐惧感觉,常放射至左肩、左臂,颈、咽下颌部,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一般持续3-5分钟后逐渐缓解,如果超过这时间不能缓解甚至越来越严重,就要考虑发展至心肌梗塞的可能(心肌梗塞为冠心病一种极端的严重情况,为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细胞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 冠心病心肌梗塞会引起胸痛,但胸痛不等于心肌梗塞,引起胸痛的原因还包括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肋间神经痛,甚至焦虑症等等。由于胸痛病因复杂,普通老百姓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是不是心脏方面的原因(事实上,哪怕是医务人员,在缺乏器械检查的前提下,对心肌梗塞也很难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故不建议患者在未明确诊断前自行乱用药物,更不建议微信所转的耳垂放血抢救心肌梗塞!


        抢救心肌梗塞患者,时间就是生命,耽误一分钟,由于缺血导致死亡的心肌细胞成倍增加,病人的心脏功能下降明显。故发病后能否早期实施介入手术治疗(包括支架植入)或溶栓治疗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决定心肌梗塞患者预后最主要因素,发病后早期介入手术(包括支架植入)治疗不足和时机延误是影响我国心梗患者预后的最重要的原因。分析导致我国早期介入治疗比例低下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患者发病后延迟就医,我国心梗患者发病后就诊于医院的平均时间为5~8小时,而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是在发病后2~3小时以内。二是医疗系统内缺乏快速救治绿色通道,接受介入的患者平均从进入医院大门开始到-球囊扩张(介入治疗的一个步骤)时间为112分钟,也远远超出了指南中90分钟的基本要求,上述因素共同造成了我国心梗患者发病后早期再灌注治疗率低,这是导致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在应对策略上,我们建议出现上述胸痛特别是有前文提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五高+吸烟)人群,立即到医院就诊,行必要的检查例如心电图,以鉴别冠心病心肌梗塞。在医院层面上,优化抢救流程,建立胸痛中心开通心梗病人绿色通道是大势所趋。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建立,至今美国“胸痛中心”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胸痛中心的建立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心梗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目前我国认证胸痛中心的医院大约70多家,我院是中山地区最早筹建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的医院,并且成功抢救了不少危重的心梗病人,把TA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本文开头提到那位发生心梗的医生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心梗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医患双方的努力缺一不可,患者方面要有正确的健康意识,胸痛时尽早到医院就诊。同时医院方面要能够做出快速诊治(如胸疼中心的建立和绿色通道的开放),减少不必要的弯路,缩短患者进入医院大门-球囊扩张时间,尽早挽救濒死心肌。也只有这样,胸痛的病人才能得到及时救治,心梗患者才能多一份存活的希望!


感谢中山市高血压防治专家敖道畅,中山市高血压防治专家组副组长黄炫生为本文提供部分文字内容,感谢中山市高血压防治专家组组长冯力主任医师对文稿做专业审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