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芝的大柏树

 scygtys 2016-07-28

 

早晨8点我们就到新世纪大酒店附近的桥头停车场找车去林芝镇。去林芝镇的车很多,不过都要等坐满以后才开车,好在早晨乘车的人相对多一些,也就没有等很长时间。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八一镇仍旧沉浸在早晨的云雾缭绕之中。车开出八一镇不久就走上了318国道,沿尼洋河望去,山青水蓝,田野葱葱,云低伏着,时而淡如轻烟,时而堆积如棉,似是江南,又不是江南,江南是绝没有这派连绵群山的景致的。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10:24到达林芝镇,小小的一个镇子,比我想象得还要小。一条“丁”字街,318国道从小镇中穿过,另一条石子路是通向米瑞乡的;像样的建筑就是一个派出所、一个中国电信营业厅,其它的都已经破旧不堪了;有几家商店,几家饭馆。林芝小镇早晨清新的空气中混合着炊烟、牛粪和腐烂物的气味,但并不难闻,让人回忆起年轻时下乡的情景。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在派出所和电信营业厅中间有一个电信招待所,招待所门前停放着好几辆摩托车,几个小伙子正在检查车况,看来要出发了。这是一个摩托车旅游队,几个小伙子从青藏线进藏,打算从川藏公路回去。昨天本想到这里加油,但没加成,只好住在这里,派人回八一镇买油 

我和妻与他们道别后住进了招待所——镇里唯一的招待所。老板是个姓谢的中年妇女,四川内江人,丈夫在林芝工作,她来这里有7、8年了。屋里还有一年轻人,是老板的儿子,今年刚刚考上大学,来这里看父母的。

招待所就一排房子,有5、6间住房,每个房间4张单人床,最里面一间有两张床,是他们这里的宿舍。女老板给我和妻腾出了这间宿舍,房间简陋,但没有异味,也很便宜,在这小镇也就算不错了。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到米瑞有车吗?”我问女老板。她正忙着给我们沏茶倒水。

“有,有车。”

“这还有个达孜寺、帮达民俗村、大桑树?”

“是的,都是新开发的旅游景点。”

“从林芝镇到米瑞乡也就是二、三十公里,如果乡乡通公路,我们可以搭任何车一路玩过去,即便是步行也行,不过背包走辛苦些就是,可分两天走,第一天看达孜寺、帮达民俗村、大桑树;第二天到米瑞乡;第三天过雅鲁藏布江到丹娘乡,然后到派镇。要住嘛,就住藏族民居。关键是从米瑞到鲁夏过江,没听说有桥,但我想从增巴村到鲁夏村这一带应该是有渡口的,要不当地藏族人怎么过江?”我看着地图,跟妻商量说

“住藏居,那得小心,昨天小王师傅还说……”妻又想起去巴松措时司机小王讲的,有点顾虑地说。

“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以前山里人给外来的人下毒可能是有这回事,人们讲故事总得玄一些。你不想想,西藏也民主改革了几十年了,多少年的宣传教育,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也该有变化吧?走,咱们先去吃饭、看大柏树,下午回来再商量。”

 

离招待所不远有一家藏餐馆。藏餐馆外墙用白石灰刷过,门窗装饰颜色鲜艳,位于藏式房子的第二层,门口垂着厚厚的布帘,掀开门帘进去,屋内还算宽敞,金色纸糊的天花板和深红色瓷地板锃亮;天花板四边墙角挂着红、绿、黄色的有褶皱的短布帘;餐馆正对门的右边角落是一吧台,上面一台电视正播放着节目;吧台后边是一个放着啤酒、白酒、可乐等饮料的酒柜,旁边是一冰柜,一个放满热水瓶的茶几;房间中间摆放着几排张棕色矮桌和双人靠背椅子,桌面上铺着绿色的塑料桌布。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一位身材高大健壮的中年妇女从里屋迎了出来,她似乎是这家餐馆的女主人。 

女主人领我和妻找了一张桌子坐下。

“吃点什么?” 女主人问,汉话说得不错。

“有什么好吃的?”我问。

“藏面、藏包,还有……”

“那就每人来碗藏面。”我说。

女主人走进厨房,不一会,一手拎个热水瓶,一手拿两个杯子。

“喝杯酥油茶,你们能喝得惯不?要不给你们另沏茶。”

“不用,就喝酥油茶,尝尝嘛,我想能喝得惯。”妻说。

女主人把茶杯摆到我们面前桌上,然后手捧装满酥油茶的暖瓶,放低部位轻轻摇晃几次,倾倒在茶杯中。

我看着面前的酥油茶,是一种奶黄色的液体,上面漂着淡淡的油花,端起杯子闻起来有股香味,喝一口有点咸味。

“倒不难喝。”妻也喝了一口后说。

女主人爽朗地笑了。

女主人又给我们倒满了酥油茶。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客人喝完后把碗放到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假如你不想喝了,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你这酥油茶是怎么做的?”妻问道。

“这样做…… ”女主人一边做着手势一边给我们讲解。

原来做酥油茶时,一般先把砖茶在锅里熬成浓茶,再放少许盐巴,制成咸茶。在咸茶碗里加入一片酥油,就成了最简易的酥油茶。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则要专门打酥油茶,把熬浓的茶汁,滤去茶叶,倒入专门打茶的精致的约2尺多长的木制酥油桶,放入少量的盐,再加入一点牛奶和酥油,用力搅打,使之融为一体,再倒入陶壶,煨在有残火的炉灶上以保暖,就可以随时喝了。我们喝的酥油茶就是这样做的。富裕人家要喝更高级的酥油茶,就在上述的基础上,再打进鸡蛋,加入准备好的核桃仁、花生、芝麻等物,搅打融化,就是高级酥油茶了。

酥油茶是藏族人日常饮用、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中的不可缺少的饮料,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喝过酥油茶的人,既久久难以忘怀,又寻根究底地渴望进一步认识它。

当你踏进藏族人家,主人首先会奉上香喷喷的酥油茶,等你喝上一杯之后再开始聊天。藏族群众早上什么都可以不吃,但茶不能不喝,甚至当人们送别亲友、探视病人、去林卡也都离不开茶。在拉萨看到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那更是藏族人喜欢光临的地方。

“拉萨街上茶馆里卖的甜茶是怎么一回事?”我问道。

“那是用奶粉、糖冲成的…… ”

看来甜茶是不对我这个血糖偏高的人的口味的,还是喝略带咸味的酥油茶好。 

对面一张桌子前坐着两个皮肤黧黑、身体硬朗的藏族中年男子,边喝茶边津津有味地看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他们喝茶是端起碗来,先沿碗边轻轻吹一口气,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看他们喝得真香。

电视里正播放着赵本山、范伟演的电视剧,听着有点不对劲,仔细一听才听出是翻译成藏语的对话。赵本山原本正宗的东北方言变成了昂扬顿挫的藏语,听起来十分有趣。

又来了一位女客人,找了个座位坐下,并没有要茶点菜,女主人从屋里出来给女客人倒杯酥油茶,两个女人笑谈着,不时地开上两句玩笑,看来她们是朋友。

“加不加辣椒?” 女主人从厨房里大声问道。这里的藏族人也喜欢吃辣,可能与林芝靠近四川、云南有关系吧。

“少来点。”我回答说,一边走到厨房门口。

厨房在里间,灶里炉火正旺。女主人告诉我说这里不烧煤,烧的是劈柴,劈柴都是从山里砍了买来的。要知道西藏的林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而西藏的林区大部分都在林芝地区。近年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林芝地区出台了严格禁止砍伐森林的规定,要面对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又如何使群众的收入不至于下降,这对五成经济收入靠砍伐林木的西藏林芝地区林芝镇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女主人端上面来,浓浓的原味牦牛骨髓汤上漂着碧绿的葱花、红红的辣椒油,香嫩的牛肉臊子,溜滑的面条,让人口谗,尝了一口,味道还算鲜美可口。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生意怎样?几个孩子,家里孩子还好?”我边吃边问。

“还可以,两个,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都在八一镇上中学。现在不好好学习不行,要不然找不上工作。”

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藏族家庭与国内其他城市也有极为相似的一面,即存在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有过高的期望值,教育上的投资相应较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西藏城镇里不论是藏族家庭还是汉族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总是舍得花钱。

林芝镇的小藏餐馆,是我们到西藏后去的唯一的一个藏餐馆,吃藏面,喝酥油茶,虽不像都市里的饭馆酒楼富丽堂皇,流光溢彩,但这里的自然淳朴、纯情野趣,却是都市人体会不到的。

告辞了女主人,准备动身去巴结村去看“大柏树”。藏餐馆旁边有一家青海西宁来的回民新开的卖大饼的小店,我们买了两个饼,当作中午的干粮。

 

巴结巨柏林位于八一镇到林芝镇的公路边,来往车辆不断。可以从林芝镇搭乘往八一镇去的营运小面包车,给司机说到“大柏树”他们就会在往“巴结巨柏林保护点”的岔路口停。

一辆小面包车停在路口。

“上车吧,去八一的。”司机看我们过来,招呼着。

车上几乎坐满了乘客,我俩有点犹豫。

“还有座,要等下一辆还得等一会儿,都要等坐满了才走。”

我和妻上去后,车立即开了。

“到‘大柏树’,到地方招呼一下。”我对司机说。

“他们几个也到那儿下,没问题。”司机回答。

几个藏族乘客,两个中年男人,三个中年妇女,穿着与以前见的藏族人略有不同。妻说这是林芝地区藏族人的服饰,又称“工布服”。

原来在林芝县、贡布江达县、米林县这些地方,古称贡布地区。无论是秋冬季节,还是春夏时令,许多中老年藏族人都身着一种用黑色氆氇呢织缝的服装。此装无领无袖,下幅分作前后两摆,似裙齐膝。衣襟衣袖口和下摆衣缘镶着金边,古色古香,倒有点像外国影片欧洲中世纪的人穿的服装。这种服装称为工布服,至今有大约700年历史。

林芝的工布服是西藏众多藏族服饰中独具一格的服装,目前,不仅林芝县、工布江达县、米林的藏族人一年四季穿工布服,而且在西藏其他地区的藏族人、珞巴人、门巴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愿意把自己打扮成工布人的。 

“你看她们穿的鞋。”妻对我说。

我看过去,几个妇女脚上穿的鞋也有特色,她们穿的鞋,鞋尖朝上耸起,宛如木船的前端。鞋帮用黑色氆氇和围裙料子做成,黑色在下,约一尺高;彩条围裙料呢在上,约二寸,花纹竖立,后帮开五寸长的竖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羊皮加固,便于拉携。鞋以牛皮作底,鞋后跟和鞋尖缝上黑色牛皮,鞋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线镶边,既结实又美观。她们称这种鞋为嘎洛鞋

 

到了巴结村岔路口下车了,几个藏族人同我们分手到村里去,我和妻沿岔路向“大柏树”走去。这里现在成了一片园林。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大门口门柱为四个方塔,塔顶筒瓦铺面,四角高挑,像传统臧式建筑一样,塔顶下一段以红色矿物颜料绘,以下其余部分刷成白色。左边门柱上是藏文金字,我不认识。右边门柱上是“世界柏树王园林” “广东援建”几个金色大字。

广东省把这里援建成了一个自然保护区叫“世界柏树王园林”,其实这里坐北向南的山坡上自然生长有一片古老而苍翠挺拔的柏树林。近两年广东省帮助这里修建了大门和一道围墙,这里成了一个自然保护区。

门口有内陆游人打趣,说看看这些广东人,到西藏做了好事是一定要留名的。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园内是一片山地,散布生长着数百棵藏语称为“桂辛秀巴”的西藏特有的雅鲁藏布江柏木。这里的古柏平均都有30-40米高,树径1米到1.5米, 或有斜倒而长,或有四树连干而生,更多的是挺拨而立,伟岸苍劲。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进入柏林中有一株巨柏王,身高50多米,直径近6米,十个人都不能环抱其腰,树冠巨大,据说这树龄已有2000~2500年之久。当地传说这株巨柏是苯教祖师顿巴兴饶的生命树,人皆以“神树”尊之。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这一片柏林奉为圣地,一座座大小不一的玛尼堆遍布各处,多株巨柏上都缠挂着串串五色经幡。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再往山上走,还有形如铁掌的四连柏,中空如洞的求子柏等。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在内陆许多庙宇院内,至今古柏林立,自古以来汉族人都崇尚松柏,赞誉柏树为“百木之长”, 中医学也认为,柏树全身是宝,树脂、树油、果实、枝节、树叶均能入药使用。柏树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可祛病抗邪,培养人体正气。据测试,其主要成分为菘萜、柠檬萜。这些天然物质不仅能杀灭细菌、病毒,净化空气,而且具有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的作用。人们吸入柏树的香味后,可使血压下降,大脑血流量减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西藏藏族人对柏树也是一样崇敬,他们认为柏树是专为释迦牟尼的而生神树。在藏药中也常常用柏树果、树脂、树叶等入药。

巨柏前面广场角上有一白墙红柱金顶的楼阁,楼阁前一藏族男子正在贩卖用在宗教礼仪上的藏香。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卖的是什么?”我问。

“藏香。”

“能点着吗?”   “能,它的烟可香呢。” 
  “我可以拿一根吗?” 
  “行。” 
  我拿了一根香放在鼻子底下,有一股浓烈的植物香味。

卖藏香的藏族男子穿戴得不象林芝地区的藏族人,一件藏袍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一块毛皮系在腰间,蓄发留辫,梳一条辫子盘在头顶。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哪儿来的?这香是本地做的吗?”

“尼木,拉萨去日喀则的路上。”他用不熟练的汉语说。

“对,尼木县出产藏香,还挺有名的。”妻对我说。

“制作藏香的地方在拉萨西边的尼木县吞巴村,过几天我们到日喀则去会路过的。”她又接着说。

她从我手里接过那根藏香端详着说:“你瞧这藏香,制作得多细密。”

藏香主要用在宗教礼仪上,它的主料就是由柏树干制作成的。制作时先把柏树树干锯成若干小段,去皮。把去皮的柏树段中间打孔,再用一个木楔子紧紧地插上,然后把木段挂在水车的摇臂上,在水车的带动下,这些木段昼夜不停地在铺着石板的槽中摩擦,直到全部磨成木泥。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时的往槽里加水,不让已经磨成粉末状的柏树随风吹散。水量的多少也要靠经验来掌握,水分过少,风会把柏树沫吹跑,水分过多,在晾晒的时候要花很多时间去晾晒,晾晒时间过久就会散失部分柏树原有的香气。

接下来把已经磨好的柏树沫和各种香料一起搓揉。香料通常是以各种藏药合制而成,不同的香料有不同的味道和颜色。藏香是佛前供奉的必要之物,所以在搓揉之前,要延续最初的圣洁与虔诚,事先要洗手和清洗器具,一方面是为了保证藏香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要洗去内心的杂念,一尘不染,心如明镜。

再把混着各种香料的木泥放入牛角,再挤出来成型。这是制作藏香一道很关键的程序,要求成型的藏香成笔直的线条状。

制作藏香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晾晒,晾晒过程相当重要,不能长时间暴晒,只能是在阳光充足但温度不高的地方摆放。最后经过两到三天的晾晒程序便可以包装出售了。

吞巴村制作的藏香不但用于西藏普通百姓拜佛或者家用,甚至一部分还销往东南亚一些佛教国家。用于制作藏香的主料柏树干,在尼木县这样高海拔的地方并不生长,从古至今林芝一带供应了大部分所需的柏树干。

“看来你在家看过关于西藏的书没有白看。”我打趣地评价说。  

我看着手里拿的这根藏香,它收藏了全世界最纯净的阳光,蕴含着雪域高原最单纯的香氛,无声地向世人诉说着藏族人虔诚的信仰,又看着尼洋河谷两边的高山上逐渐稀少的柏树,心想还有多少树木能让人砍伐呢?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朝山下走去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远处尼洋河畔有一造型别致引人注目的建筑,白墙金顶,在绿色的山谷中特别醒目,那是烈士陵园,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进藏时和修筑川藏公路时牺牲解放军战士修的。1950年解放军开始进藏,一边打仗,一边修路,因气候恶劣,食物缺乏,许多战士、民工病死冻死在路上。修筑川藏公路牺牲了3700多名战士和民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修路后人通行,愿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安息,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丰功伟绩。

尼洋河畔——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去看大柏树——背着背包走西藏10 - 一片羽毛 - 一片羽毛的博客

 

 下山朝公路走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