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诊天天见 脊椎病——危害与生俱来

 glylucky 2016-07-28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

脊椎病很常见,有的是长期积累而成的,有的是在不经意间患上的,比如有一次擦玻璃伸手太过了,比如一次下楼梯扭到骨盆,哪怕扫地都可能闪到腰。脊椎没出症状我们还不知道,一出问题我们就会问,我这病是什么时候得的啊?怎么得的啊?我也想问一句,脊椎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又是如何得的?你一定想知道答案。

1.谁伤了你的脊椎——出生

要知道,你的脊椎问题不是一天产生的,往远了说,这个脊椎病从人一出生就开始了。《健康报》上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做“与生俱来的健康杀手”,为什么说是与生俱来呢?常常有患者问我,我这个脊椎病是先天的呢还是后天的?其实我们的脊椎病,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婴幼儿,甚至追溯到出生的时候。我曾经对一位患者朋友说,你已经42岁了,你的脊椎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42年前,也就是在你出生的时候。

我想大家都知道生孩子对母亲是个极限考验,对新生的婴儿也是个极大磨练,但是很多人不了解这样一个出生过程,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分娩时医生抓着胎儿的头部旋转90度,甚至还来回地转,拽到上百斤的力量,并通过一些协助方式,把这孩子连生带拉拽出来。你想啊,婴儿的小细脖子有多脆弱,连拧带拽上百斤,不受伤的是少数,你别欺负他不会说话,就说它没事,一样有事,婴儿的小脊椎很容易被拉伤,也许你可以回顾到你的小学同学中有一些歪脖同学,医学上叫“斜颈”,也许就是这么来的。当然有人会说了,那剖腹产是不是就省去婴儿脊椎受伤了呢?不一定,因为在剖腹产接生的过程当中,总不能为了生育的方便,一刀来一个大开膛吧。这是玩笑话,实际情况是切开一个十来厘米的口子,然后摸到哪就拽哪,这期间脊椎受伤也是很大可能的。


斜颈(歪脖):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及面部变形为特点。少数为脊椎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及颈部肌肉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斜颈患者常并发畸形足、髋关节脱位等,故有先天性因素说法。斜颈如不及时治疗,随年岁增长,则畸形更明显。

 

曾经有一个年轻的母亲跟我说,我这个小孩,可能颈椎没事,它是剖腹产。我说那可说不定,医生是逮哪拽哪,说不定用力不均,就把脊椎给拉伤呢。然后这个母亲就说,可能你说得对,他现在学爬行呢,八个月正是学爬的时候,他爬的时候老歪着屁股,而这一条腿是翘着的,很不平衡,怎么看都有点别扭。我说,那很有可能是骶髂关节,或者骨盆的某一侧歪了,小孩子是不会表示的,但是通过这些表面的观察,我们能够看到他的脊椎相关的伤害出现的症状,他要通过其它不平衡的“别扭”方式表现出来。


2.不正确的姿势和习惯——幼年

人们总是习惯地说不正确的姿势和不良习惯使我们长成不好的脊椎形状,这是只知其二,不知其一。为什么呢?因为脊椎已有的问题常常是产生不正确姿势和不良习惯的根本原因,不正确的姿势和不良习惯可能只是对脊椎已有问题的适应性的结果。当然,不注意正确的姿势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也会形成不好的脊椎形状。

从婴儿来看,一出生就可能伤到脊椎,还会受到不正确喂养方法的影响。比如,婴儿的抱姿、睡姿都有讲究,婴儿头颅骨缝还没有完全吻合,颅骨的形状也未定型,不注意睡姿就会将头型睡偏,也会影响颈椎的形状。一般婴儿总是本能的追寻母亲的声音,将脸部朝向母亲,如果不调换位置,不仅头型会睡偏,颈椎也会睡扭曲。长时间偏向一侧睡,不仅会导致婴儿脸部两侧的不对称,还会造成斜视。另外,喂奶时也要轮换左右抱,不能老是吃一侧奶,婴儿吃完奶睡着就要放下,不能老抱着。还有,三个月以内的婴儿睡觉可以不用枕头,这样会有利于幼儿脊椎正常弯曲的逐渐形成,只需在头部下方垫一块干净的毛巾即可。

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坐姿、站姿、走路都有问题,看上去很别扭,这样的孩子应当尽早去做一个脊椎专业检测。要知道出生时和婴儿期一些伤害使得脊椎内部形成了一股不平衡的扭力,孩子本能地要适应它,或本能地在进行自我调整而产生某种“不正确”的姿势。有时,你也许会发现幼儿在睡眠时可能会歪着头,或满床打滚,翻来翻去,这可能是孩子在对脊椎进行自我调整。此时如果按照专业脊骨神经医师正规检测方法来检查,就会很容易发现这些问题,也会很容易地通过专业矫正的方法矫正过来。如果不了解这种情况而只是一味地说“坐正喽,站直了”,就可能造成原有的扭曲未调整过来,反而造成代偿性的另一个弯曲。当然长大几岁后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会造成脊椎的不良形状。比如,孩子长时间趴着低头看书、写字时歪头、端肩;有的孩子爱躺在沙发上看书、看电视;有的是玩电脑时间过长,运动中碰伤等。种种不良的姿势和习惯都容易使脊椎长时间处于扭曲位或某些异常体位,从而容易导致颈椎、胸椎、骨盆等处弯曲、受损、旋转,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拉伤和扭伤,加速了脊椎的退变过程而过早发生脊椎病。


此外,有的青少年在倒立、翻跟斗、打闹时,因姿势不当或跌倒,头颈部受伤易诱发颈椎病;有的因咽喉部或颈部患有急慢性炎症时,周围组织发生炎性水肿,易诱发颈、胸椎病症状;有的是先天性颈椎管狭窄、颈椎畸形、椎体融合、颅底凹陷等先天因素,都易于诱发各种脊椎病;有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代谢紊乱,特别是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往往容易发生脊椎问题;少数则与精神因素有关,紧张、焦虑、烦躁、惊恐等不良情绪往往使孩子的脊椎病的症状加重。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爬行对幼儿脊椎的重要性。儿童在爬行的时候,首先要锻炼他的两个肩膀,使其舒展开来,肩宽、平,有力量。然后在爬的时候,他得抬着头看着前面爬,他得看着路啊,这是非常有利于颈椎形成正常的生理弯曲,肚子重量悬空让腰曲也开始形成。那么有些家庭,怕孩子在床上爬,掉在地上摔着,或者怕地上不干净,捡脏东西放嘴里,于是呢动不动就抱着,或者放在床上躺着,剥夺了孩子很多重要的爬行机会。


记得小时候我在北京上幼儿园还有个爬行班,整个那么大的屋子,地上铺得软软的,就让孩子随便地爬,这其实很科学,非常好,有利于儿童脊椎的健康,不知道现在幼儿园有没有爬行班,可能会有垫子,估计老师是不会专门让孩子上爬行班,或者训练孩子们爬。我有个强烈的愿望:希望有小孩的,正在怀孕的,或者准备要孩子的妇女,年轻的父母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能爬行的环境,让他们幼儿时期经常多些爬行。为什么呢?一方面,爬行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容易形成正常的颈、腰椎生理弯曲;另一方面呢,孩子们抱着或站着、走的时间太多时会疲劳,在爬行时,可以让他的腰椎多休息,减轻负重,不至于今后弯得太厉害。

在我们临床中,发现很多小孩的腰弯曲过度,很多成人腰椎弯曲也过度,很多老人腰椎弯曲更为过度,很可能真是始自于小时候爬得太少,过早、过多地承受身体的重力所致。所以,要形成良好的脊椎,应当从注重孩子的爬行开始。

(  本文来自董安立著作《脊梁正,不生病》)

木易筋骨堂以“调理——自愈——健康——长寿”的养生理念,独创了“通百脉——净血液——调阴阳——养元气——健精神”的天年五步法,提倡“筋柔骨正、健康以流,形正气顺、活到天年”、“三分治七分养”,手法调理,精心守护,使你经络畅通、气血合和、阴阳平衡、脊椎健康。



学艺贵乎明理,理明方能艺精,理不明,艺不精,怎能济世救人,做苍生大医!木易筋骨堂从即日起专为热爱中医养生事业,零基础中医理论的人士开办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班,学习内容:


1、十二经络、穴位及常见病的配穴、奇经八脉、阴阳五行;

2、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包括:骨胳、肌肉、五脏六腑、骨传输系统。


学习时间:从2016年5月起,每月16日报名,17日——19日全天授课,每月一期。每期学习仅限20人。

学习费用:         3690元(食宿自理)每人可复习三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