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乐:雅俗共赏,金声玉振(2)

 青梅煮茶 2016-07-28

铜铙 战国晚期 高27.5cm 包山2号墓

铙是手持的打击乐器,最早见于商代。单件的铙,是用以退兵时指示停止击鼓,即“鸣金收军”。大小相次的编铙则用于祭祀宴乐。其后,编铙为了便于演奏,变得大型化,成为倒悬的编钟。在记录随葬品的遣策上记有“一铙”,应是指此件器物。这是最晚见的铙,可能是军用的。特别的是,这件铜铙的内壁满饰龙纹,这在先秦的铸造工艺中十分罕见,表明楚人已成功解决了铜器内壁装饰纹样要受到范型垫片限制等技术难题。

在八音之中,楚人偏爱钟。仅文献记载的楚国以钟为氏的楚乐官便有钟仪、钟建和钟子期。钟仪不仅是乐官,还是郧公。楚共王九年(公元前582年),晋景公为了与楚国和好,主动释放了他,“使归求成”(《左传·成公九年》),可见钟仪这位乐官的地位举足轻重。钟建娶楚昭王的妹妹,任乐尹,成为王亲贵戚。钟氏地位如此显赫,与楚国视钟为重器有关。如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吴人入郢,“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前者是为了削弱楚国的经济实力,后者则企图在政治上动摇楚国的统治,可见楚人是把钟视为王权的象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