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贫乐道,中国古代读书人的风骨

 文山书院 2016-07-28


清朝有个读书人叫徐士林,曾经做过乾隆皇帝的老师,山东人,他在诗中写道:“乾坤岂是无情物,民社还依至性人。不有一腔真热血,庙堂未许说经纶。但使无颜皆可富,若非有骨岂能贫?双睛不染金银气,才是英雄一辈人。”




这就是古代读书人内心的写照。天地对万物有情,民族社稷要靠那些有真性情、有大爱的人。“庙堂未许说经纶”,“庙堂”可以解读为朝堂和学堂。


“但使无颜皆可富”,如果一个人不顾惜自己的颜面,发财却丢了人格,看不到百姓的疾苦,只顾自己,这在古代读书人是非常鄙视的,因为没有了读书人的风骨。




“若非有骨岂能贫”,古人说安贫乐道,乐道说的是生命,安贫说的是生存。在读书人看来,生存之后就要追求生命的圆满。因为乐道,所以安贫,内心无道可乐,贫困的生活过不了。


“双睛不染金银气”,这双眼睛不去沾染那些金银之气,才是真正有所追求的人。




徐士林晚年生活过得很平淡。古代很多读书人都不太蓄家资,像王阳明、范仲淹,连准备棺椁的钱都没有。他们到了晚年那么贫困,后人看不懂,因为不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知道他们的追求。


《论语》里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国家处在乱世,自己还独富,积蓄了很多钱和米,百姓却没有饭吃,作为读书人是可耻的。




从这些诗赋能够看到,古人一直在追求一种生命的世界,以生命的圆满作为幸福终点。不是不要生存,而是没有在生存世界过于沉溺。




(选自李柏映《师德师范师道》,世知东方文化出品)


明伦书院minglun366

读书论道  游历天下

热线电话:4008-389-366

国学网站:www.minglunshuyuan.cn

游学网站:www.chongzousilu.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